编辑:sx_liujy
2015-05-20
气压带和风带是高一地理的难点之一。威廉希尔app 高中频道整理了高一地理教案:气压带和风带,希望能帮助教师授课!
【教学目标】
一. 知识与技能
1. 指导学生绘制气压带和风带分布示意图,从中分析大气运动的规律性,并培养和提高学生绘制原理形成示意图的地理技能。
2. 运用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原理进行解释,加强学生对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的形成和分布的理解。
3. 使学生理解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二.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三圈环流模拟演示,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2. 通过对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影响的两图示的对比分析,让学生读图思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和原因。
3. 利用成因分析法引导学生探究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机制。
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培养学生辨证唯物主义观点。
2. 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教学重点】
1. 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
2. 北半球气压中心冬夏季分布及对气候的影响。
3.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教学难点】
1. 三圈环流示意图的绘制与理解,特别是低纬环流圈中高空气流在30的纬度处的运动规律,极地东风与中纬西风相遇时气流运动规律,内容较抽象,一般学生较难理解。
2. 北半球气压中心冬夏季变化规律。
3. 亚欧大陆东岸受季风环流影响而西岸受气压带、风带影响的原因。
4. 气压带、风带对降水的影响。
【教学设计】
(讲述)前边学习了大气运动,太阳辐射对地表加热是不均匀的,造成高低纬度间温度差异,这种热量上的差异会使全球大气有规律地运动起来。
一.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1. 大气环流
(1)概念: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通称为大气环流,它反映了大气运动长时期的平均状态。
(2)成因:高低纬度间因太阳辐射的不同而产生的热量差异。
(3)意义:输送热量和水汽,影响天气和气候。
(讲述)全球大气是如何运动的?我们假设大气是在均匀的地球表面上运动的,引起大气运动的因素是高低纬之间受热不均和地转偏向力。我们以 北半球为例来看大气的运动。
2. 三圈环流和气压带、风带
(1) 前提条件和形成因素:假设地球表面是均匀的,引起大气运动的因素是高低纬之间的受热不均和地转偏向力。
(2) 形成过程(以北半球为例,结合下图)
①低纬环流
(提问)赤道与极地附近的热量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两地气流是怎样垂直运动的?
——赤道近地面空气受热上升,所以地面形成低压,高空形成高压;极地地面气温低,空气收缩下沉,使地面形成高压,高空形成低压。所以高空的空气水平方向上由赤道向极地运动,而近地面的空气则由极地向赤道运动。
我们将赤道近地面形成的低压带称为赤道低压带;
而在极地近地面形成的高压带称为极地高压带。
(转折)但是水平运动的大气不可能由赤道运动到极地,或者由极地到达赤道,因为大气在运动过程中,时刻都要受到地转偏向力的影响,运动方向不断发生变化。
所以,从赤道上空向北极运动的气流,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由南风逐渐向右偏转成西南风,到北纬30°附近气流已经转变为西风,于是这些气流便不能继续北进,而是变成自西向东运动。随着赤道上空的气体源源不断地流过来,在北纬30°上空不断堆积,于是在重力作用下下沉,使地面(北纬30°附近)形成高气压,我们把这个高压带称为副热带高气压带。
在近地面,自副热带高压带流出地气流分为南北两支。向南流向赤道的一支,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向右偏,逐渐转变为东北风,称为东北信风。它刚好补充了赤道近地面的上升气流,构成一个环流圈,称为低纬环流。
0° 90°
赤道 极地
低气 高气
压带 压带
② ①赤道上升气流
②赤道高空南北分流中的北支
① ③ 气流,在地转偏向力影响下,
④ 右偏为西风
③30°N附近下沉气流
④东北信风
②中纬环流和高纬环流
从副高流出的北支气流,在向极地的运动过程中不断右偏,逐渐变成西风,被称为盛行西风带。同理,从极地高压带向南运动的气流也会发生偏转,右偏为东北风,称为极地东风。于是极地东风和盛行西风在60N附近相遇,一支是从赤道来的暖气流,一支是来自极地的冷气流,冷暖气流交汇,就形成一个锋面,这个锋面被称为极锋。在锋面上,暖而轻的气流会爬升到冷重的气流之上,在副极地形成上升气流,地面形成低气压,称为副极地低气压带。在高层,气流又分向南北流出,这样就形成了中纬环流圈和高纬环流圈。
标签:高一地理教案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