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sx_gaohm
2016-03-03
高中会考就是高中的毕业考试,分为考试科和考查科,考试科分A、B、C、D四档,C及其以上为及格的,会考全部通过可以领高中毕业证书并参加高考,高中肄业,有资格参加高考。以下是威廉希尔app 为大家整理的浙江2016年1月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希望可以解决您所遇到的相关问题,加油,威廉希尔app 一直陪伴您。
考生须知:
1.本试题卷分选择題和非选择超两部分,共6頁,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10分钟。
2.考生答題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上。
3.选择题的答案須用2B锘笔将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要改动,须将原填涂处用橡皮擦净。
4.非选择题的答案須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写在答题纸上相应区域内,答案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題共18小题,每小題3分,共54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項中只有一个是符合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赊账(shē) 炮烙(pào) 暮霭(ǎi) 蹑手蹑脚(niè)
B.国粹(cuì) 矜持(jīn) 迸发(bèng) 雕栏玉砌(qiè)
C.蓬蒿(hāo) 画舫(fǎng) 蹙眉(cù) 茕茕孑立(qióng)
D.赦免(shè) 数落(shǔ) 荒芜(fú) 殒身不恤(yǔn)
2.下列句子中没有别字的一项是( )
A.落叶或漂摇歌舞或坦然安卧,满园中播撒着熨帖而微苦的味道。
B.李克强总理阐述了宏观经济政策取向,并部署了重点经济工作。
C.在山体滑坡救援现场,捜救人员锁定了一处人体生命体症信号。
D.各方要通过充分的表达、协商乃至搏弈来解决公用事业改革问题。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最( )
(1)有些作品抄袭模仿,有些扭曲经典,有些一味媚俗,凡此种种,都 我们,文艺不能在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
(2)我国机器人产业表面繁荣的背后潜藏着原创动力不足和知识产权贫乏的危机,最终可能落到替外国公司拼装加工的 。
(3)中科院研究人员在湖南道县发现具有完全现代人特征的牙齿化石,表明8万至12万年前,现代人在 地区已经出现。
A.警醒 境地 本 B.警示 境况 本
C.警示 境地 该 D.警醒 境况 该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电力体制改革的讨论甚嚣尘上,但各方要达成一致意见为时尚早。
B.报告洋洋洒洒,分析了我国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C.“微阅读”方兴未艾,未来电子书也许会与纸质出版物分庭抗礼。
D.互联网安全日趋重要,建立有效的国际对话和合作机制刻不容缓。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自推行城镇化政策以来,多元的、互补的经济格局正在快速发展。
B.研究团队在泰岭大鱼洞内发现了描述过去几百年气候信息的碑文。
C.银黄注射液的主要成分含有金银花、黄芩中提取的物质配制而成。
D.中国男篮在决赛中以11分的优势击败了对手,并问鼎最后的冠军。
6.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大体说来,两种不同文化(带着自己的文化传统)由于婚姻、交通、贸易、侵略、扩张等原因相接触而互播时,起先往往 ;而后则 ;最后乃 。
①互相攻讦,彼此拒斥 ②互相学习,彼此交流 ③互相惊奇,彼此现望
A.③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① D.②①③
7.对下面语段主要内容的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农耕文明的产物,是植根于民族民间土壤中的活态文化,它伴随着特定的文化生态环境而传承发展。当今现代化的发展和城镇化的推进,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带来了新的难题。几亿农民涌入城市求学打工、移民定居,致使很多传统村落变成了“空心村”、“老人村”,传统村落加速衰落;而一些地区打着城镇化建设的旗号大拆大建、拆旧建新,也造成了大量富有民族特色和历史文化价值的传统村落毁亡。这些都使不少非物质文化遗产失去了賴以生存发展的环境和条件。
A.非物质文化伴随特定社会生态环境生存发展。
B.现代化、城镇化发展导致传统村落加速衰亡。
C.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城镇化建设中艰难传承。
D.非物质文化遗产遭受现代化、城镇化的冲击。
8.对下列诗句运用的修辞手法的说明,有误的一项是
A.日光把金色的诗琴,赠给恬静的繁星,让它们弹奏永恒的光明。(比喻、拟人>
B.幢幢树影里,黄昏把生机倾泼,萤火虫一闪一闪,飞得多欢快。(借代、拟人〉
C.啊,诗从何处寻?微风里,飘来流水曲;细雨下,点碎落花声。(设问、对偶>
D.我愿听星河绕日的歌声!我愿听白云流空的歌声!我愿听摇篮边慈母的歌声!(排比、反复)
9.对下列文化常识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A.“永和九年,岁在癸丑”的“永和”是皇帝的年号。
B.“江州司马青衫湿”的“青衫”指唐代的一种官服。
C.“举臣秀才”中的“秀才”指科举时代州县的生员。
D.“六艺经传”中的“六艺”指儒家的六部经典著作。
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B.泣孤舟之嫠妇
C.李牧连却之 D.臣具以表闻
11.下列句子的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而君幸与赵王 B.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
C.月出于东山之上 D.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12.下列各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已封赏了东边的郑国,又想增加它西边的封赏。
B.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也。——这样虽然免不了行走,但仍然是有所等待的。
C.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我蔺相如虽然愚笨,就害怕廉将军一个人吗?
D.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有时候倾吐襟怀抱负,在一室之内促膝交谈。
13.下列对《念奴娇.赤壁怀古》的理解与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A.“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既是对江山的赞美,也是对豪杰的烘托。
B.上片由眼前的江水联想到逝去的英雄,突出表现词人的人生虚无感与幻灭感。
C.下片中年轻有为、儒雅从容的周瑜,与“早生华发”、壮志难酬的词人形成对照。
D.词人以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将眼前的景物与古代的人事融为一体,境界恢弘。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4—16题
沛公已出,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樊哙曰:“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于是遂去。乃令张良留谢。良问曰:“大王来何操?”曰:“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会其怒,不敢献。公为我献之。”张良曰:“谨诺。”当是时,项王军在鸿门下,沛公军在霸上,相去四十里。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沛公谓张良曰:“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沛公已去,间至军中。张良入,谢曰:“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谨使臣良奉白璧一双,再拜献大王足下;玉斗一双,再拜奉大将军足下。”项王曰:“沛公安在?”良曰:“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脱身独去,已至军矣。”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曰:“唉!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沛公至军,立诛杀曹无伤。
(节选自《鸿门宴》)
14.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如今人方为刀俎 俎:砧板
B.沛公则置车骑 置:留下
C.谨使臣良奉白璧一双 奉:进献
D.闻大王有意督过之 督:督促
15.下列句子中为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A.为之奈何 B.何辞为
C.公为我献之 D.吾属今为之虏矣
16.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交代两军驻地及彼此距离,与刘邦“道芷阳间行”相呼应。
B.“拔剑撞而破之”等细节描写,表现范增鲁莽、暴躁的性格。
C.人物语言贴合各自身份,寥寥数语就凸显他们鲜明的个性。
D.从“沛公已出”到“立诛杀曹无伤”,环环相扣,叙事分明。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7—18题
在一些人看来,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似乎就是引经据典、吟花弄月,对国是民瘼闻不问, 浙江学业水平考试语文2016年1月浙江省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答案其成果不需要转化。这是很大的误解。我以为人文杜会科学成果有必要转化,現代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是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学术活动。一些看似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不那么密切的人文社会科学成果,经过转化可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撑。还有许多人文社会科学成果转化是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塑造人,提高人们的人文素养,影响人们的行为。大而言之,人文社会科学成果转化还可以改变整个社会的风尚,提升民族素质和国家软实力。有人怀疑人文科学成果转化的现实可能性,这也是多余的。当今人文社会科学成果评价体系中已经引入很多社会效益、对公众影响等参数和指标。
一般而言,人文社会科学成果可以划分为基础理论型和应用实践型。基础理论型成果旨在攻克学科前沿问题、探索新知识、创建新理论等,是学科发展的理论根基,其价值在于探索社会现象的本质和一般规律,发现和开拓新的知识领域,提出新学说、新思想;应用实践型成果主要是运用基础理论和有关知识,研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些重大问题,以及社会治理中一些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决策提供咨询、建议等。人文社会科学成果转化,主要是指人文社会科学成果应用于具体实践并发生实际效用,如影响领导决策、推动管理创新、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案等,发挥资政启民、影响舆论和公众等作用。人文社会科学成果转化的过程,是使社会主体接受研究成果的影响或运用研究成果进行政策制定、管理、决策、咨询等活动,最终实现研究成果价值的过程。
也应看到,人文社会科学成果转化毕竟不同于自然科学,两者在转化方法、表现方式以及成果发挥作用的形式上存在明显差异。因此,切忌按照自然科学和技术成果转化机制来推动人文社会科学成果转化,而是要探索适合人文社会科学发展规律的成果转化机制。
(节选自2015年12月25日《人民日报》,有期改》
17.下列不属于“人文社会科学成果有必要转化”的理由的一项是
A.社会科学成果经转化可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撑。
B.许多人文社会科学成果转化是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塑造人,可提髙人们的人文素养,影响人们的行为。
C.部分人文社会科学成果经过转化可以改变我们整个社会的风尚,进而提升民族素质和国家软实力。
D.人文社会科学成果转化机制虽未形成,但其评价体系已经引入社会效益、对公众影响等参数和指标。
18.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活动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它的成果可以用经济指标来衡量。
B.人文社会科学成果的社会效用是间接的渐进的,其研究成果的转化是漫长而复杂的。
C.人文社会科学成果分为基础理论型和应用实践型,后者是前者实现转化的前提条件。
D.人文社会科学成果转化的方法、表现形式有别于自然科学,其转化机制不可简单套用。
非选择题部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9题4分,第20题2分,共6分)
19.补写下面名句的空缺部分。(任选4句,如果超出4句,则取前4句评分)(4分)
(1)水击三千里, 。 (庄子《逍遥游》)
(2)君子生非异也, 。 (荀子《劝学》)
(3)万里悲秋常作客, 。 (杜甫《登高》)
(4)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 。 (柳永《雨霖铃》)
(5)寄蜉蝣于天地, 。 (苏轼《赤壁赋》)
20.文学常填空。(2分)
(1)“枫叶四弦秋,枨触天涯迁谪恨;浔阳千尺水;勾留江上别离情”所写的诗人是唐代的
(人名)。
(2)“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所写的词人是宋代的 (人名)。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題,第21题2分,第22、23各4分,共10分〉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21—23题.
我因为常见些但愿不如所料,以为未毕竟如所料的事,却每每恰如所料的起来,所以很恐怕这事也一律。果然,特别的情形开始了。傍晚,我竟听到有些人聚在内室里谈话,仿佛议论什么事似的,但不一会,说话声也就止了,只有四叔且走而且高声的说:
“不早不迟,偏偏要在这时候——这就可见是一个谬种!”
我先是诧异,接着是很不安,似乎这话于我有关系。试望门外,谁也没有。好容易待到晚饭前他们的短工来冲茶,我才得了打听消息的机会。
“刚才,四老爷和谁生气呢?”我问。
“还不是和样林嫂?”那短工简捷的说。
“祥林嫂?怎么了?”我又赶紧的问。
“老了。”
“死了?”我的心突然紧缩,几乎跳起来,脸上大约也变了色,但他始终没有抬头,所以全不觉。我也就镇定了自己,接着问:
“什么时候死的?”
“什么时候?——昨天夜里,或者就是今天罢。——我说不清。”
“怎么死的?”
“怎么死的?——还不是穷死的?”他淡然的回答,仍然没有抬头向我看,出去了。
然而我的惊惶却不过暂时的事,随着就觉得要来的事,已经过去,并不必仰仗我自己的“说不清”和他之所谓“穷死的”的宽慰,心地已经渐渐轻松;不过偶然之间,还似乎有些负疚。晚饭摆出来了,四叔俨然的陪着。我也还想打听些关于祥林嫂的消息,但知道他虽然读过“鬼神者二气之良能也”,而忌讳仍然极多,当临近祝福时候,是万不可提起死亡疾病之类的话的,倘不得已,就该用一种替代的隐语,可惜我又不知道,因此屡次想问,而终于中止了。我从他俨然的脸色上,又忽而疑他正以为我不早不迟,偏要在这时候来打搅他,也是一个谬种,便立刻告诉他明天要离开鲁镇,进城去,趁早放宽了他的心。他也不很留。这佯闷闷的吃完了一餐饭。
冬季日短,又是雪天,夜色早已笼罩了全市镇。人们都在灯下匆忙,但窗外很寂静。雪花落在积得厚厚的雪褥上面,听去似乎瑟瑟有声,使人更加感得沉寂。我独坐在发出黄光的莱油灯下,想,这百无聊赖的祥林嫂,被人们弃在尘芥堆中的,看得厌倦了的陈旧的玩物,先前还将形骸露在尘芥里,从活得有趣的人们看来,恐怕要怪讶她何以还要存在,现在总算被无常打扫得于干净净了。魂灵的有无,我不知道;然而在现世,则无聊生者不生,即使厌见者不见,为人为己,也还都不错。我静听着窗外似乎瑟瑟作响的雪花声,一面想,反而渐渐的舒畅起来。
(节选自《祝福》)
21.根据节选文字,加点的“无聊生者”指的是 ,“厌见者”指的是 。(2分)
22.从文中画线句看,鲁四老爷是个什么样的人?(4分)
23.选文最后一段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4分)
四、写作题(本大题30分〉
24.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30分)
年轻的毕业生准备开始新的生沽,临行前去咨询自己的老师。
老师说:“记住人有三根骨头,你就能面对任何困境了。”
“哪三根骨头呢?”学生问。
“眉骨、颌骨和脊梁骨。眉骨让你不断开阔视野;颌骨会助你在有疑问的时候找出答案;脊梁骨则会让你坚定立场,盯住目标,直至成功。”
这则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感悟?请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自选角度,自拟题目。②明确文体,但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少于600字.
标签:高考会考试题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