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sx_wangha
2012-08-21
【编者按】威廉希尔app 高中频道为广大朋友编辑了“高中语文文言文学习指导”,希望对广大朋友有所帮助!
高中阶段第一次接触文言文。文言是指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先秦两汉时的书面语言,以及后来历代作家(如唐宋八大家等)仿古作品中的语言。文言文是我国古代书面表达的基本形式,很多宝贵的文化遗产都是用文言记载下来的。作为当代人,读一定数量的文言文很有必要,也很有好处。学习文言文可以了解语言的发展变化,可以了解古代社会、古代文化知识,可以从中吸收古代文化的精华,陶冶思想情操,发扬民族传统,提高民族素质,增强民族自信心。文言(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有承传关系。现代汉语是文言的继承和发展,它们之间异中有同,同中有异。异中有同,显示文言文易学的一面,可以以今度古,“望文生义”;同中有异,又显示文言难学的一面,恰恰说明了“望文生义”常常会出错。语言是思想的直接显示,我们要学习文言表达的习惯,才能达到“古为今用”的目的。
学习文言文要注意文言文学习的一些基本要求,了解文言文的一些基本知识,掌握文言文学习的一些基本技巧。
1.文言文学习要重视诵读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高中文言文学习要求学生能“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易文言文,理解词句的含义和作品的思想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这就说明我们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一定要重视经典名篇和课文的诵读和背诵指导,让学生在一定方法的指导下,熟读或背诵一定数量的文言篇目,加深对文言文的文意理解,培养语言感知、直觉、积累、顿悟能力,从而逐步掌握文言文的学习方法,培养独立阅读和鉴赏浅易文言文的能力。这里所说的文言文诵读是指采用标准的普通话,结合文章或作品中固有的语气、节奏、情感而对文章或作品进行感知、熟悉、记忆、理解的一个过程。因此,文言文的诵读势必就要和文言基础知识的学习紧密地结合起来,这其中就包括正字正音、辨词析句、层次疏理、文意理解、语言鉴赏等多项文言基础知识的学习。
2.要读准文言文的语音 -
文言文的语音部分,除了多音字的辨析之外,还包括异读字的问题。文言文异读字有三种情况:
破音异读、通假异读和古音异读。所读破音异读,传统上又叫“读破”。它是采用改变字(词)通常读音的方法来表示该字(词)词性和意义的改变。例如:“失时不雨,民且狼顾。”(贾谊《论积贮疏》)在这一句中,否定制词“不”修饰“雨”,可知这个“雨”字已经不再是名词了,而活用为动词,作“下雨”讲。所以,在习惯上把它读作“yÙ”,以表示和作名词的“雨”的区别。
所谓通假异读,是指在通假现象中,通假字要按本字的读音去读。例如:“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这里的“说”是“悦”的通假字,因此,就应该读成它所通的“悦”字音“yuè ”, 而不能再读它的本音“shuõ”了。
所谓古音异读,是指古代的一些专有名词,如人名、地名、官名、族我、器物名、姓氏等,因其专有,就有了固定性,从而保留发古音。例如:“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木兰诗》)此句中“可汗”是对我国北方部族首领的称呼,应读为“kè hán”,而不要读为“kěhàn”。需要指出的是:由于语言的约定俗成性,有些古音,在流传过程中逐渐被废除了,并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如“叶公好龙”的“叶”是姓,古音读“shè”,由于大多数人都把它读作“yè”, 现在已经读为“yè”了。作为地名和姓氏的“费”,古音读“bì”,但现在人们都把它读作“fèi”。对于这类字,要根据普通话审音委员会编的《普通话异读审音表》的规定,凡是明令废除古音的字,一律要读今音。
以上说的文言文的三种异读字和我们通常说的多音字多义字是有区别的。多音多义字的音和义在千百年来早已完全固定下来,为大家认可,并经常运用,而这里所说的异读,则只表示在具体的文言环境中,某个字音、义的变化,因此,切勿把它与我们现在多音多义字混为一谈。
3.注意文言实词的积累
学习任何一种语言,语音、词汇、语法三者缺一不可,而三者之中,词汇居于首位。古代语言的词汇中最重要的是实词,掌握积累一定数量的实词是阅读文言文的基本功。作为我们中学生,要起码掌握教材附录中的实词表所列的文言实词。具体而言,我们应在平时的学习中逐课积累文言实词。这样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我们掌握的文言实词就会越来越多,就能达到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要求。所以,我们在平时的文言文学习过程中,积累、掌握相当数量的文言实词,了解它的丰富含义以及发展变化的情况,同时了解一些相关知识,掌握规律,举一反三,是非常重要的。
4.注意文言虚词的积累
与文言实词相比较,文言虚词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用法比实词灵活,往往一个字有好几种用法,好几种解释,甚至分属好几类词。二是使用频率比实词高,许多常用的虚词,在一篇中会多次出现。三是语法功能比实词强,实词往往要靠虚词的组合、连接、辅助而成为完整的句子,体现不同的意思,抒发不同的感情,表达不同的语气。四是在汉语的发展历史中,变化比实词大。因此,确切掌握文言虚词的这些特点,掌握常用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对增强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是大有好处的。中学语文里常见的文言虚词有许多,每个虚词的意义又很丰富,要想把虚词学习好,一古脑死记硬背效果肯定不好。对文言虚词有意识地进行梳理,抓住学习要点,可提高复习效率。在学习过程中对同类虚词进行分类整理和同义归纳就显得十分重要了。如文言虚词中表“都”、“只”的副词有好几个,表否定的副词不少,表“你、我、他”的人称代词也各有好几个,学习时可以将这些词进行同义归类,减少记忆量。另外,还可将表时间的副词可按过去时、现在时归类,将表短促时间和迅速的副词分类整理。对用于句首和句末的语助词也可以分别进行归纳。
5.注意一词多义现象
一词多义,即一个词具有多种含义,乃至属于不同词类。这种现象在白话中常见,在文言中尤为普遍。如,笔画最少的“一”字常用义项就有六七个:一(数目)人,一桌(《口技》);古今一(相同,一样)也(《察今》);六王毕,四海一( 统一)(《阿房宫赋》);用心一(专一)也(《劝学》);上下天光,一(满,全)碧万倾(《岳阳楼记》);一(竟,乃)至此乎(《史记· 滑稽列传》)。
面对纷繁复杂的文言词汇及其丰富的义项,我们只有靠长期的积累和整理,才能尽可能地掌握它们。要尽可能地掌握词的各种义项,就必须了解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假借义的知识。词义的分化衍生是有基本规律的,后起义往往是以原有义为基础扩展衍生的,与原有义有着直接或间接的意义联系。词的本义是最初造字时表示的意义,引申义是由本义引申出来的意义,比喻义是用比喻的方法形成的新的词义,假借义是借用作另外一个同音的词的意义。
6.注意文言实词的古今变化
标签:文言文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