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一 > 高一语文 > 高一语文同步练习

高一年级语文荷塘月色同步达纲练习2016

编辑:sx_gaohm

2016-03-03

荷塘月色虽然在主体部分集中笔墨写景,但这些景都是为抒发感情服务的,是借月夜荷塘美景抒发情怀。以下是威廉希尔app 为大家整理的高一年级语文荷塘月色同步达纲练习,希望可以解决您所遇到的相关问题,加油,威廉希尔app 一直陪伴您。

一、课内练习

1.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1)小煤屑路(   )   (2)弥望(   )    (3)袅娜(   )

(4)点缀(   )       (5)倩影(   )    (6)参差(   )

2.根据注音写出汉字。

(1)yōu(   )僻    (2)miǎo(   )茫   (3)bān(   )驳

(4)lǎnɡ(   )照   (5)没精打cǎi(   ) (6)妖童yuàn(   )女

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3~7题。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3.运用“置换法”体会文中加粗词语的精妙之处。

(1)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

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

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

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

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运用“还原法”分析以下各句的修辞效果。

(1)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2)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3)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

5.下面画线的词语与“只有些大意罢了”中的“大意”意思最接近的一项是(   )

A.此事关系重大,大家千万不要大意。

B.聂卫平此番败给少年棋手,真可谓是大意失荆州啊。

C.这巨幅碑刻经过了上千年的雨淋风蚀,现在只能看出个大意来了。

D.分析一篇较长的散文,得先从理解语句、归纳段落大意开始。

6.第二段文字在描写荷塘周围的树木时,用了好几个叠音词。试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说明它们的好处。

答:内容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形式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一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8~11题。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8.下列各词语中的“弥”字与“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一句中“弥”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弥留之际     B.欲盖弥彰     C.弥天大谎     D.弥补过失

9.“不能见一些颜色”一句中“颜色”的含义应是(   )

A.面貌,容貌           B.情态,样子

C.色彩             D.显示给人看的厉害的脸色或行动

10.把荷叶比喻为“舞女的裙”,写出了荷叶的特点是(   )

A.翠绿欲滴     B.轻盈飘逸     C.舒然展放     D.高高耸立

11.根据语段内容填空。

这段文字依次写了荷__________、荷__________、荷__________、荷_________。

二、课外练习

阅读朱自清的另一篇散文《绿》,完成12~14题。

绿

我第二次到仙岩的时候,我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

梅雨潭是一个瀑布潭。仙岩有三个瀑布,梅雨瀑最低。走到山边,便听见花花花花的声音;抬起头,镶在两条湿湿的黑边儿里的,一带白而发亮的水便呈现于眼前了。我们先到梅雨亭。梅雨亭正对着那条瀑布;坐在亭边,不必仰头,便可见它的全体了。亭下深深的便是梅雨潭。这个亭踞在突出的一角的岩石上,上下都空空儿的;仿佛一只苍鹰展着翼翅浮在天宇中一般。三面都是山,像半个环儿拥着;人如在井底了。这是一个秋季的薄阴的天气。微微的云在我们顶上流着;岩面与草丛都从润湿中透出几分油油的绿意。而瀑布也似乎分外的响了。那瀑布从上面冲下,仿佛已被扯成大小的几绺;不复是一幅整齐而平滑的布。岩上有许多棱角;瀑流经过时,作急剧的撞击,便飞花碎玉般乱溅着了。那溅着的水花,晶莹而多芒;远望去,像一朵朵小小的白梅,微雨似的纷纷落着。据说,这就是梅雨潭之所以得名了。但我觉得像杨花,格外确切些。轻风起来时,点点随风飘散,那更是杨花了。——这时偶然有几点送入我们温暖的怀里,便倏的钻了进去,再也寻它不着。

梅雨潭闪闪的绿色招引着我们;我们开始追捉她那离合的神光了。揪着草,攀着乱石,小心探身下去,又鞠躬过了一个石穹门,便到了汪汪一碧的潭边了。瀑布在襟袖之间;但我的心中已没有瀑布了。我的心随潭水的绿而摇荡。那醉人的绿呀!仿佛一张极大极大的荷叶铺着,满是奇异的绿呀。我想张开两臂抱住她;但这是怎样一个妄想呀。——站在水边,望到那面,居然觉得有些远呢!这平铺着、厚积着的绿,着实可爱。她松松的皱缬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她滑滑的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她又不杂些儿尘滓,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只清清的一色——但你却看不透她!我曾见过北京什刹海拂地的绿杨,脱不了鹅黄的底子,似乎太淡了。我又曾见过杭州虎跑寺近旁高峻而深密的“绿壁”,丛叠着无穷的碧草与绿叶的,那又似乎太浓了。其余呢,西湖的波太明了,秦淮河的也太暗了。可爱的,我将什么来比拟你呢?我怎么比拟得出呢?大约潭是很深的,故能蕴蓄着这样奇异的绿;仿佛蔚蓝的天融了一块在里面似的,这才这般的鲜润呀。——那醉人的绿呀!我若能裁你以为带,我将赠给那轻盈的舞女;她必能临风飘举了。我若能挹你以为眼,我将赠给那善歌的盲妹;她必明眸善睐了。我舍不得你;我怎舍得你呢?我用手拍着你,抚摩着你,如同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我又掬你入口,便是吻着她了。我送你一个名字,我从此叫你“女儿绿”,好么?

我第二次到仙岩的时候,我不禁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

(写作背景:本文写于1924年,作者时年26岁,任浙江省立第十中学国文教员。当时,南方已成为革命策源地,北伐战争正在酝酿之中)

12.运用“置换法”体会文中加粗词语的精妙之处。

(1)抬起头,镶在两条湿湿的黑边儿里的,一带白而发亮的水便呈现于眼前了。

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个亭踞在突出的一角的岩石上,上下都空空儿的;仿佛一只苍鹰展着翼翅浮在天宇中一般。

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三面都是山,像半个环儿拥着;人如在井底了。

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梅雨潭闪闪的绿色招引着我们。

招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运用“还原法”分析以下各句的修辞效果。

(1)(梅雨潭)仿佛一张极大极大的荷叶铺着,满是奇异的绿呀。

(2)她松松的皱缬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

(3)我送你一个名字,我从此叫你“女儿绿”,好么?

14.细读原文,结合文章后面提示的写作背景,概括出作者在文中表现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5~18题。

河 流

沈天鸿

现代美国诗人兰斯敦•休斯写过一首《黑人谈河流》,其中有这样的句子:“我了解河流|我了解河流和世界一样古老,比人类血管中的血液还要古老‖我的灵魂与河流一样深沉。|……我了解河流|古老的,幽暗的河流。”第一次读到,我就喜欢上了它,它说出了我没有说出的对河流的感受。这的的确确是只有对河流有着深刻了解的人才能写出的诗句,是“古老的,幽暗的河流”,抓住了河流深沉的魂——河流深沉的灵魂只有在幽暗中才能呈现出来,才能被看见。阳光太亮的时候,河流以流水的强烈反光对抗,它的灵魂,它的水声,那灵魂的声音,都被细碎而刺眼的强烈反光遮掩住了。

观看河流的最好时间是在晚上,夜色笼罩,河流在白天暗藏不现的光从层层流水中照射出来,但只照亮它自己,让流水在自己的光中流淌。这种流淌与白天是那么的不同,看上去几乎停止不动,平静、安静,但水声响亮起来,向夜色的深处流去,使人知道,那静谧不动的河水其实是在一刻不停地流动,流动就在不流的表象之中,而且那水仿佛不是在水中流,而是在水声中流。当水声大了起来时,便是河流在拐弯了,如果是乘着小船顺着河床前行,这时尽可以停下桨来,即使不是汛期而是深秋河水枯瘦季节,拐弯处的水流也仍然会以足够的速度将你的小船送过这“转折点”——河流拐弯处的确可以用“转折点”来形容,接近拐弯处时,黑暗突然加深了,只有紧贴河面的黑暗因为被水光照射才稍淡一些,变成一种幽暗。河水肯定也觉察到了这一点,因此它的速度也突然加快了,带着小船猛然拐过弯去,水光顿时明亮起来,夜色也顿然淡了几分,让人体验到一种柳暗花明的豁然开朗的感受。不过,不论你有什么感受,做出什么样的举动,在自己的光中幽暗深沉的河流,总是对一切视如不见听若不闻地在自身中在水声中,在天空和大地之间一如既往地流淌。如同休斯熟悉他家乡的密西西比河那样,我也极其熟悉我家乡每一条河流上这样的夜晚,我多次在夜晚的河流上独自划一条小船劳作,休息时,放开桨听任小船随水流飘荡,古老的水声敞开它的门任我进进出出,又像一种灵魂的叹息声,抚摩着我什么也不想,但又正因为什么也没想便什么都似乎全想到了。这时,河流的灵魂和我的灵魂便融合在一起,与休斯不同的是,河流的深沉让我感到不可企及。人,一个如此为衣食住行殚精竭虑劳碌终生,而且生命大多不过以两位数计的人,灵魂虽然也可以深沉,但那深度那重量如何能与河流相比?人,永远只能向河流学习而已。

体内藏着意外的高峰的河流,一直保持着一成不变的朴素,就连对于颜色,它也所取甚少,只取浑浊的黄色这一种,此外就是无色了——无色之色就是清澈。这样的深刻,这样的朴素,从河流边发源的人类,究竟又学到了多少?

“我听到密西西比河在歌唱,我看到河流混浊的胸脯被落日染得金黄。”将密西西比河染得金黄的落日,也同样将地球这边我中国家乡的河流染得金黄,那金黄的胸脯中,有比一切都深沉、有力地搏动着的心脏!

15.作者为什么喜欢休斯写的《黑人谈河流》?找出文中的原句作答。

16.河流的灵魂最本质的特点是         。在文章的第二段中找出最能体现这一特点的两个句子。

答: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第三段中“朴素”一词的语境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下列对文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全文以河流为“主人公”加以描绘、讴歌,实则寓情于物。

B.作者对河流灵魂的赞扬,使人体味到其实是对某种人生态度的审视和颂扬。

C.说河流“体内藏着意外的高峰”,在文中“高峰”实指“朴素”。

D.河流在文中已不是单纯的“物”,它融合了作者丰富的感情,是作者内心世界的外化。

免责声明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