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一 > 高一语文 > 高一语文同步练习

人教版故都的秋高一语文必修2上册课后练习

编辑:sx_yangk

2014-10-13

高中最重要的阶段,大家一定要把握好高中,多做题,多练习,为高考奋战,小编为大家整理了故都的秋高一语文必修2上册课后练习,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一.学习要点

(一)作者简介

郁达夫(1896——1945),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因在南洋从事抗日工作,1945年9月17日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于苏门答腊。1952年中央政府追认他为革命烈士。

1.良好的家学与启蒙教育

郁达夫出身于知识分子家庭,虽早年丧父,但七岁开始入塾启蒙,从小熟读唐宋诗词和小说杂剧。

2.反叛的时期

1912年考入之江大学预科,因参加学潮被校方开除。后进杭州蕙兰中学,因不满教会学校的奴化教育退学。

3.留学日本,投身文学创作

1913年——1922年留学日本,毕业于日本东京帝国大学经济学部。留日期间他开始接触西洋文学,并开始尝试小说创作。1921年6月,与郭沫若、成仿吾、张资平发起成立了创造社。7月第一部小说集《沉沦》问世。

《沉沦》的主人公正值青春年华,在异邦文化熏染下个性意识觉醒了。但礼教和宗教的禁欲主义教育早就给他埋下了有缺陷的心理结构,弱国子民的卑怯心理又使这个结构发生更严重的倾斜,这就使他的个性意识无可逃避地蒙上感伤情调的悲剧色彩。 他的个性主义追求,只能把自己病态的生命献上反叛社会的祭坛。这部作品的难得之处在于作者大胆地描写性欲与变态心理,在新文学人士热心讨论着各类问题的时候,郁达夫坦诚地说:“问题”在于我们自身。

4、国内的创作与革命活动(1922年——1938年)

创作:

1923年7月发表小说《春风沉醉的晚上》。现代文学史上最早表现工人形象的作品之一。

1932年末发表小说《迟桂花》。主人公在杭州的迟桂花香中,与友人的妹妹相遇,灵魂相对,却被她“洁白得白纸似的”气质,把跃动的情欲净化了。于是以兄妹相待,在山寺中买了两株翠竹,刻上“郁翁兄妹放生之竹”以纪念这段心史。

1935年发表最后一篇小说《出奔》。描写尖锐的阶级斗争。

革命活动:

1923年5月,《创造周刊》创刊。同月发表《文学上的阶级斗争》。

1928年春秘密加入太阳社,9月在鲁迅支持下主编《大众文艺》。

1930年作为发起人在上海成立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

1930年3月发起成立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1932年2月与鲁迅、茅盾等联合发表《上海文化界告世界书》。

1938年当选为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常务理事。

5.客居南洋,曝尸郊野(1938——1945)

1938年末,任新加坡《华侨周报》主编,《星州日报》副刊副主编。坚持进行抗战宣传工作。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参加华侨文艺界的抗日工作。日军逼近新加坡后,辗转到苏门答腊的巴爷公务,在该地以办酒厂为掩护,化名赵廉隐居下来。不久被日军胁迫做翻译达7、8个月之久,在此期间,他暗中帮助和营救了不少印尼人民和华侨,获悉了日本宪兵部的许多秘密。1945年日本宣告投降后,在9月17日被日本宪兵部秘密杀害于武吉丁宜近郊的荒野中。

《故都的秋》写于1934年,此时的郁达夫刚刚举家由上海迁居杭州,与他交往密切的朋友这样回忆:“也不知道是生活比较安定的缘故呢,还是周遭的情势驱使他如此呢,总之,在我眼中的达夫,那时候和迁杭以后的一段时期中,确是由一般文人,逐渐走向中国式名士型的路上去了。其时,他喜欢游山玩水,写几段流利轻松的游记;喜欢低吟浅酌,做几首清新隽逸的诗词;收集不少地方志书;雅好各种线装古籍。从前那种桀骜不驯的露骨牢骚,也变为含蓄蕴藉,谑而不刺的言辞。”1934年7月杭州酷热,郁达夫携妻儿到青岛避暑后到北平。8月应约稿急就而成《故都的秋》。

郁达夫一生虽未在北平久住,却挚爱北平的一切,在此文的姐妹篇《北平的四季》中他写到“北平的人事物品。原是无一不可爱的”。

免责声明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