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一 > 高一语文 > 高一语文试题

汕头市高一语文下册期末模拟真题

编辑:sx_yanxf

2016-06-27

威廉希尔app 高中频道为大家推荐了高一语文下册期末模拟真题,相信大家阅读之后一定会对大家的学习有帮助的。

一、语言基础题

1.选出加点的字每对读音完全不同的一项(3分)

A.抹布/涂抹  瘦削/削皮   戏谑/虐待   惦记/掂量

B.散文/散乱  拓片/开拓   承诺/偌大   租赁/凭借

C.拗断/执拗   着陆/着手   蹩脚/憋闷   硅片/低洼

D.模糊/模样   畜生/畜牧   陡峭/俏丽   湛蓝/不堪

2.选出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3分)

A.前几年的广州给人的印象是一个尘土飞扬,拥挤嘈杂的城市,曾几何时,亚运会后的广州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B.日本政府在有关福岛核泄漏问题上表现出来的危言危行,引发了全世界对核安全问题的担忧和反思。

C.他考试的时候总是粗心大意,没有认真审题,看漏要求,这种目无全牛的习惯真让人头疼。

D.刘翔出场了,体育馆内上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振聋发聩,经久不衰。

3.选出没有语病,表意明白的一项(3分)

A.面对高中繁重的学业,使很多同学感到不适应。我们现在所缺乏的,一是正确的方法,二是坚定的信念。

B.我仿佛又看到故乡那有着鬈曲飘拂长须的老榕树和时时出现在梦中的潺潺溪水流声。

C.作为开国领导人,周总理大公无私,为新中国奉献了自己的一切。“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句话是周总理一生的真实写照。

D.庄子《逍遥游》中的“有所待”,指的就是有所凭借、有所约束、不自由之谓。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温家宝总理在记者招待会等公开场合,经常引用诗文来为自己的讲话做注脚:在谈自己的工作态度时他说:        ;在概括今后工作时他说:        ;在谈宏观经济政策走向的问题时他说:        ;在谈到两岸合作问题时他说:        ;在回答记者“什么是快乐”问题时他说:        。他在各类讲话中对诗文的灵活运用,充分体现了中国领导人熟练运用本民族的传统智慧应对处理各类事务的能力,也为他所引用的诗歌赋予了时代新意。

①“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②“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③“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④“去问开化的大地,去问解冻的河流”

⑤“时进则进,时退则退,动静不失其时”

A.①⑤③②④     B.⑤①③④②     C.③⑤①④②     D.③①⑤②④

二、古诗文阅读

阅读以下两个文段,完成5~9题:

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子张问于孔子曰:“何如,斯可以从政矣?”子曰:“尊五美,屏四恶,斯可以从政矣。”子张曰:“何谓五美?”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子张曰:“何谓惠而不费?”子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得仁,又焉贪?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子张曰:“何谓四恶?”子曰:“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小气)。”

5.对下列句子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无乃尔是过与   责备        B.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借口

C.泰而不骄,威而不猛 庄重       D.正其衣冠,尊其瞻视    尊重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B.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斯不亦泰而不骄乎

C.何以伐为                          则修文德以来之

D.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择可劳而劳之

7.选出句式与例句“固而近于费”相同的一项:(3分)

A.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B.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C.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             D.恐年岁之不吾与

8.选出对本文理解有误的一项:(3分)

A.孔子反对季氏攻打颛臾的三个理由,体现了他治国以礼,为政以德的政治主张。

B.孔子连用三个比喻,批评冉有、季路推卸责任的态度。

C.孔子理解季氏为子孙后代的担忧,但他认为解决忧患的方法是“修文德”。

D.孔子认为,不经告诫却要看到成果,政令拖延却要限期完成,这些都是“恶政”。

9.翻译以下句子:(9分)

①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②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③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

10.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雨霖铃》  宋 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本词以“伤离别”为主线,请分别从“人”和“景”两个角度,赏析作者是如何表现“伤离别”的。(6分)

11.默写(共5道题,任选其中4道,全选按前4道计分,出现错别字该空不得分)(8分)

①日月忽其不淹兮,              。              ,恐美人之迟暮。(屈原《离骚》)

②驾一叶之扁舟,举匏尊以相属。              ,              。(苏轼《赤壁赋》)

③               ,渚清沙白鸟飞回。             ,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④             ,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白居易《琵琶行》)

⑤故木受绳则直,                。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

三、论述类文本阅读

论老子的无为   江上郎

老子的无为思想具有双重意义,即本体论意义和方法论意义。本文着重从其方法论意义讨论老子的无为思想。

譬如一个碗,有人认为所谓的碗就是实的碗壁,这是根本理解错误了。一个完整的碗是由实的碗壁和碗中的虚无部分共同组成的,碗中的虚无部分和实的碗壁一样必不可少,而且以老子和王弼等虚无学派看来,这虚无部分远比实的碗壁要重要。就是说实是虚有用的条件,而真正发挥作用的还是虚无的部分。正是这种虚实结合,而以虚为用的观点奠定了老子的无为思想的基础。

很多人认为老子的无为就是什么也不做,只躺在那儿睡大觉。但是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这是对老子无为思想的误解。无为决不是什么也不做,而是只做那属于碗壁的部分。只要把碗壁部分做好了,不多做一点,也不少做一点,然后你才可以躺在那儿睡大觉。你若是少做了一点,碗就会漏水;你若是多做了一点,你就是用实的部分把虚无部分填满,此时,这个碗还盛得了水吗?完全填满了,不但盛不了水,而且根本不能算是碗了,只不过是一块瓷石而已。

老子的无为思想在中国政治上的影响表现为几乎历朝历代都有的休养生息、无为而治,但施行这种政策的朝廷决不是什么也不做,他们必须做好军队和儒家的宗法伦理这些作为碗壁的部分。

在中国的文学艺术上,老子的无为思想影响更大,可以说根本上促成了中国文学艺术的特有风格。我们只要把它一与外国的热情奔放、直抒胸臆的诗歌等文学艺术相比,马上就能感觉到中国的诗歌等文学艺术委婉含蓄的特点。在国画中有一种基本的技巧叫做“留白”,这一点最能体现老子的无为思想了。一张白纸,可以说是个虚无,但是画家在上面略点几笔,虚无部分就马上会变成画中最有意义最不可少的部分。在此,画家的工作正是只完成碗壁的部分,正是无为。

在今天的管理界有一条得到普遍认同的法则:一个事无大小全部过问,甚至还要亲身躬行的管理者不是一个好管理者。显然这样的管理者的毛病就在于他们吃力不讨好地把碗中的虚无部分填满了。作为一个好的管理者只要制定好制度等重要工作,做好碗壁部分就行了,而且惟有如此,才是最高明的管理者。

在哲学上,老子的思想可以说也代表了东方哲学特有的风格。东方哲学含混,西方哲学明确。东方哲学对于事理只是点到为止,而并不像西方哲学那样必要做严密系统的论证。

免责声明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