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一 > 高一语文 > 高一语文试题

下册高一语文第三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

编辑:sx_gaohm

2016-02-23

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是威廉希尔app 为大家整理的下册高一语文第三单元检测试题,希望可以解决您所遇到的相关问题,加油,威廉希尔app 一直陪伴您。

第Ⅰ卷(选择题30分,每小题3分)

一、(12分)

1.下列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行伍(hánɡ)     阿谀(yú)

数罟(ɡǔ)  洿池(kuā)

B.跬步(kuǐ)  针砭(biān)

经传(zhuàn)  度长絜大(duó)

C.骐骥(qí)  句读(dòu)

颁白(bān)  万乘之势(shènɡ)

D.驽马(nú)  郯子(tán)

归顺(ɡuī)  比权量力(liànɡ)

【答案】 A(洿:wū)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金就砺则利(金:金属制的刀剑等;砺:磨刀石)而致千里(致:到达)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水:动词,游水;绝:横渡)

B.是故圣益圣(前后两个“圣”都是形容词,指圣明)吾师道也(师:动词,学习)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六艺:书,数,礼,乐,射,御)

C.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之:这些;贤:才干)而耻学于师(耻:认为可耻)惑之不解(解:解决)

D.爱其子,择师而教之(其:自己;教,教育)小学而大遗(小:小的东西,形容词作名词)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是故:因此)

【答案】 B(前一个“圣”是形容词用作名词,圣明的人,后一个“圣”是形容词,圣明;六艺:指六部经书)

3.下列加点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B.七十者衣帛食肉

C.外连横而斗诸侯

D.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答案】 C(C是使动用法,其它的是名词活用作动词)

4.下面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荀子,名况,当时的人们尊称他为荀卿。在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人物是孔子和孟子。

B.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他和柳宗元在这次运动中一起提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

C.孟子是战国时期邹国人,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孔子以后的儒学大师,被尊称为“亚圣”。

D.“说”是一种议论文的文体,可以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

【答案】 A(“孔子”应改为“荀子”)

二、(9分)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5~7题。

(甲)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乙)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圣人所不知,未必不为愚人之所知也;愚人之所能,未必非圣人之所不能也。理无专在,而学无止境也,然则问可少耶?《周礼》,外朝以询万民,国之政事尚问及庶人。是故贵可以问贱,贤可以问不肖,而老可以问幼,惟道之所成而已矣。孔文子不耻下问,夫子贤之。古人以问为美德,而并不见其有可耻也,后之君子反争以问为耻,然则古人所深耻者,后世且行之而不以为耻者多矣,悲夫!

5.在下面两组选择中,分别选出正确的答案。(  )

(1)A.甲中的“是故”与甲中的“所以”同义。B.甲中的“是故”与乙中的“是故”同义。C.甲中的“所以”与乙中的“是故”同义。

(2)A.甲中的“贵”“贱”与乙中的“贤”“不肖”同义。B.乙中的“贤可以问不肖”的“贤”与乙中的 “贤之”的“贤”词性相同。C.乙中的“贤”“不肖”在甲中找不到同义词。

【答案】 (1)B (2)C

6.对“夫子贤之”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夫子很尊敬孔文子。

B.夫子认为他是贤能的人。

C.孔文子认为他有贤才。

D.那您很尊敬他了。

【答案】 B

7.上面两段文字阐述的观点基本相同,对这个相同点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都强调了古今求学的人都必须有老师。

B.都说明了古代的圣人是不耻下问的,而圣人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所以我们也要不耻下问。

C.都强调了有了疑难问题要“问”,而问的对象不必管他贵贱,而只看他是否懂得“道”。

D.都批判了那种以问为耻的作风。

【答案】 C

三、(9分)

阅读下文,完成8~10题。

蒙恬者,其先齐人也。恬父武为秦禆将军。攻楚,大破之,杀项燕,虏楚王。始皇二十六年,蒙恬为秦将,攻齐,大破之,拜为内史,而弟毅位至上卿。秦已并天下,乃使蒙恬将三十万众北逐戎狄,收河南。筑长城,因地形,用制险塞。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余里。于是渡河,据阳山,逶蛇而北。暴师于外十余年,居上郡。是时蒙恬威振匈奴。始皇甚尊宠蒙氏,信任贤之。时中车府令赵高有大罪,秦王令恬弟毅法治之。毅不敢阿法,当高罪死,除其宦职,帝赦之,复其官爵。

始皇三十七年冬,行出游会稽。道病,至沙丘崩,秘之,群臣莫知。是时丞相李斯、中车府令赵高从。高雅幸于公子胡亥,欲立之,又怨蒙毅法治之而不为己也,因有贼心,乃与丞相李斯、公子胡亥阴谋,立胡亥为太子。太子已立,遣使者以罪赐公子扶苏、蒙恬死。扶苏已死,蒙恬疑而复请之。使者以蒙恬属吏,囚于阳周,而系蒙毅于代。丧至咸阳,已葬,太子立为二世皇帝。赵高欲灭蒙氏,日夜毁恶蒙氏,求其罪过,举劾之。二世乃遣御史曲宫赐蒙毅死,又上使者之阳周,令蒙恬曰:“君之过多矣,而卿弟毅有大罪,法及内史。”蒙恬喟然太息曰:“我何罪于天,无过而死乎?”良久,徐曰:“恬罪固当死矣。起临洮属之辽东,城堑万余里,此其中不能无绝地脉乎?此乃恬之罪也。”乃吞药自杀。

太史公曰:吾适北边,行观长城亭障,堑山堙谷,固轻百姓力矣。夫秦之初灭诸侯,天下之心未定,痍伤者未痊,而恬为名将,不以此时强谏,振百姓之急,养老存孤,而阿意兴功此其兄弟遇诛不亦宜乎何乃罪地脉哉?

(节选自《史记•蒙恬列传》)

8.下列加点词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其先齐人也

②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B.①据阳山,逶蛇而北

②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C.①暴师于外十余年

②虽又槁暴,不复挺者, 使之然也

D.①吾适北边

②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答案】 C(“暴”通“曝”,曝晒,无所遮盖。A项前者释为“已去世的(祖先)”,名词;后者释为“以……为先”,“把……放在前面”,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的意动用法。B项前者释为“向北进军”,名词活用为动词;后者释为“北面”,名词。D项前者释为“到、往”;后者释为“享受”。)

9.下列各组加点虚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①蒙恬疑而复请之

②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

B.①至沙丘崩,秘之

②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往往有得

C.①乃与丞相李斯、公子胡亥阴谋

②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D.①因有贼心

②因利乘便,宰割天下

【答案】 A(均为顺接连词,可译为“就”,也可不译。B项前者释为“这事”,代词;后者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助词。C项前者释为“于是”,副词;后者释为“竟然”,均为副词。D项前者释为“因而”,连词;后者释为“趁着”,介词。)

10.对文章内容分析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蒙氏家族为秦统一天下立下了赫赫战功,蒙恬蒙毅兄弟也曾得高爵显位,但最终兄弟俩均遭秦始皇杀害。

B.秦始皇让蒙毅审判犯罪的赵高,蒙毅不违背法律,判了赵高死罪,因而被革掉官职,后来秦始皇赦免了蒙毅,又恢复了他的官职。

C.秦始皇外出巡游,在沙丘病死,赵高和李斯拥立太子胡亥在沙丘做了皇帝,这就是二世皇帝。

D.面对处死自己的命令,蒙恬起初对当权者还抱有幻想,要向皇上请求复核,后来又自己归罪为修长城挖断了地脉,这反映了他的愚忠和迷信。

【答案】 D(A项杀害蒙氏兄弟的不是秦始皇。B项被免除官职的是赵高,被皇上赦免和复职的也是赵高。C项胡亥是在咸阳被立为皇帝的。)

第Ⅱ卷(120分)

四、(23分)

11.按要求完成下面各题。(10分)

(1)翻译下列句子。(6分)

①乃使蒙恬将三十万众北逐戎狄,收河南。筑长城,因地形,用制险塞。

翻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高雅幸于公子胡亥,欲立之。

翻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用“/”为文末加波浪线的文字断句。(4分)

而阿意兴功此其兄弟遇诛不亦宜乎何乃罪地脉哉?

【答案】 (1)①(秦始皇)就派遣蒙恬统率三十万军队,向北追击戎狄,收复了黄河以南的土地。修筑长城,按照地形,来设置要塞。

②赵高向来被公子胡亥所宠幸,(赵高)想要拥立胡亥(做太子)。

(2)而阿意兴功/此其兄弟遇诛/不亦宜乎/何乃罪地脉哉?

12.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8分)

忆江上吴处士①

唐•贾岛

闽国扬帆去,蟾蜍②亏复圆。

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

此地聚会夕,当时雷雨寒。

兰桡③殊未返,消息海云端。

【注】 ①处士:隐居林泉不仕的人。②蟾蜍:虾蟆。此处是月的代称。③兰桡(ráo饶):用木兰树做的桨,代指船。

贾岛写诗特别注重铸字炼句,其诗中名句多为后代名家引用。请指出该诗中的名句,并结合全诗从意境、结构、语言、手法中某一方面说说这两句诗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诗中名句为“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从意境上看,它既写出秋天的典型景象与气氛,又形象地烘托出自己怀念朋友的凄冷心情;从章法上看,它上承秋月“蟾蜍亏复圆”,又从长安引出“此地聚会夕”,细针密缕,见出诗人行文构思的缜密严谨(第二点亦可答为“从格律上看,运用对仗,简练地描绘出眼前的景物,同中有异,对称而不平板,语言生动,音节铿锵”)。(大意对即可,鼓励学生创造性发挥,但要合情合理。否则不给分。)

13.默写课文名句。(5分)

(1)数罟不入洿池,______________;斧斤以时入山林,______________。

(2)谨庠序之教,______________,颁白者______________。

(3)吾尝终日而思矣,______________;吾尝跂而望矣,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不能十步;______________,功在不舍。

(5)奋六世之余烈,______________,吞二周而亡诸侯,______________,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

(6)斩木为兵,______________,天下云集响应,______________。

(7)是故无贵无贱,______________,道之所存,______________。

(8)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______________,闻道有先后,______________,如是而已。

【答案】 见课本

五、(2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17题。

谏说之难

免责声明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