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sx_yangj2
2015-07-02
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威廉希尔app 为大家整理了高一语文必修一,让我们一起学习,一起进步吧!
高一语文必修一:第二单元过关检测试
一、基础知识(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
A.允许/陨石/吮吸/殒身不恤 B.懒惰/水獭/癞子/万籁俱寂
C.攘袂/决心/诀别/难以抉择 D.手谕/绝域/熨帖/嘉峪关
解析:A项,”吮”读”shǔn”,其余读”yǔn”;B项,分别读”lǎn”“tǎ”“lài”“lài”;C项,”袂”读”mèi”,其余读”jué”;?D项?全?读”yù?”。 答案:D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推崇/追朔/撰写/在所不惜 B.书籍/薪水/商榷/名噪一时
C.碟片/聘请/扼要/凭心而论 D.喧闹/严竣/扉页/催枯拉朽
解析:A项,”朔”应为”溯”;C项,”凭”应为”平”;D项,”竣”应为”峻”,”催”应为”摧”。 答案:B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以后,生活还是像过去一样 。
(2)如果我能依据一些其有效性在我看来是毋庸 的命题来加以证明,那么我就完全心满意足了。
(3)按其成就,(华罗庚)已经越过了每一条学院式的要求,但在剑桥大学他从未正式入学, 没有得到博士学位。
A.俭朴/质疑/因而 B.简朴/置疑/因而
C.简朴/质疑/从而 D.俭朴/置疑/从而
解析:”俭朴”,俭省朴素,侧重于”俭省”。”简朴”,(语言、文笔、生活作风等)简单朴素,侧重于”简单”。”置疑”,怀疑,多用于否定句。”质疑”,提出疑问。”因而”,表示结果。”从而”,上文是原因、方法等,下文是结果、目的等;因此就。 答案:B
4.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读者在未弄清其寄托意义前,也觉得它有完整的欣赏价值,而一旦弄清了它的寄托意义,则倍觉意味深厚,魅力无穷。例如朱庆馀的《近试上张水部》,从作品的字句所提供的情景来看,可以组成一幅洞房初晓闺意图,其中的人物形象与社会风俗宛然在目;但从作者的生平背景所提供的材料来看,这又是一首干谒请托的赠诗,作者焦急与渴望的心情昭然若揭。
A.魅力无穷 B.宛然在目 C.干谒请托 D.昭然若揭
解析:D项,”昭然若揭”形容真相毕露,所有的一切都已显现了出来。此处不合语境。 答案:D
5.下列各句中,句意不明确、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在短短的任职期内,孙中山颁布了许多除旧布新的政令:限期剪辫,劝禁缠足,禁止刑讯,保障人权,禁止买卖人口,禁绝贩卖”猪仔”,保护华侨,严禁鸦片,改革称呼,废止跪拜,禁止赌博,提倡廉洁奉公、民主作风,任人唯贤。
B.由于华罗庚在科学研究史上的卓越成就,先后被选为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法国南锡大学、美国伊利诺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博士,联邦德国巴伐利亚科学院院士,他的名字已载入国际著名科学家的史册。
C.天上掉馅饼,不是圈套而是陷阱。面对轻易就可到手的利润,一定要多留个心眼,不要等到上当后才后悔。
D.与其他记录爱因斯坦的书籍有所不同,本书对他在科学上的成就,并没有进行晦涩铺排的展示,而是用编年表、讲故事的方式,简单、幽默地把一代科学巨匠的人生经历,全方位地展现在广大读者眼前,同时将他灵魂深处那种对人类终极的善意追求,悄然隐秘于所有生动故事的背后。
解析:C项,关联词语使用不当,应把”而是”改为”就是”。答案:C
6.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这样的世界,显然不适合人类居住
②它不能帮助人解决人生问题,它的存在,只是”一个梦、一则幻想”而已
③诚如台湾作家张大春所说,文学带给人的往往是”一片非常轻盈的迷惑”
④一个语言无味的世界,必定是一个坚硬、僵死的世界
⑤因为人心所需要的温暖、柔软和美好,并不会从这个世界里生产出来
⑥这个时候,就不由得让人想念起文学来了——文学的重要功能之一正是软化人心、创造梦想
A.④①⑤⑥③②B.④⑤①②③⑥ C.③②①④⑤⑥D.③④①⑥⑤②
解析:注意话题的一致性和代词的提示作用。①④⑤都以”世界”为话题,应放在一起;②③⑥都以”文学”为话题,应放在一起。 答案:A
二、阅读鉴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从爱因斯坦的成功看教育的局限
①爱因斯坦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是国人皆知的。爱因斯坦同时又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却并不为国人共知。直到上世纪末西方国家评选谁是20世纪的”千年思想家”,汇集全球一个月的投票结果:马克思居第一,爱因斯坦第二,这才引起人们对爱因斯坦作为伟大思想家的重视。
②像马克思一样,爱因斯坦极为重视每一个人的才能发展,同时又指出人是作为社会的人存在的。他说:”一个人的真正价值首先决定于他在什么程度和在什么定义上从自我解放出来。”当爱因斯坦受到普遍赞誉时,他并不认为自己是什么了不起的权威。他认为应该”让每一个人都作为个人而受到尊重,而不让任何人成为崇拜的偶像”。爱因斯坦十分蔑视自以为是真理化身的权威,他说:”谁要是把自己标榜为真理和知识领域里的裁判官,他就会被神的笑声所覆灭。”爱因斯坦与一群儿童的讲话,最清楚又深刻地表达了他平凡又伟大的心态:
③”要记住,你们在学校里所学到的那些奇妙的东西,都是多少代人的工作成绩,都是由世界上每个国家里热忱的努力和无尽的劳动所产生的。这一切都作为遗产交到你们手里,使你们可以领受到它,尊重它,增进它,并有朝一日又忠实地转交给你们的孩子们。这样,我们这些总是要死的人就在人们共同创造的不朽事物中得到永生。如果你们始终不忘掉这一点,你们就会发现生活和工作的意义,并且对待别的民族和别的时代也就会有正确的态度。”
④经历十年”文化大革命”的噩梦,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开始重视对人才的培养。但是如何才能造就人才,如何实施正确的教育,还仍然是个大问题。我们读一读爱因斯坦在”美国高等教育三百周年纪念会”上的讲话稿——《论教育》,和他怎样从一个发育迟缓的孩子成为科学奇才的切身感受,会得到深刻的教益。爱因斯坦说:人不同于蜜蜂或蚂蚁,”学校的目标应当是培养有独立行动思考的个人,不过他们要把社会服务看做是自己人生的最高目的”,”对于学校来说,最坏的事是,主要靠恐吓、暴力和人为的权威这些办法来进行工作。这种做法摧残学生的健康的感情、诚实和自信;它制造出来的是顺从的人”,”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一般能力,应当始终放在首位,而不应当把获得专业知识放在首位。如果一个人掌握了他的学科基础理论,并且学会了独立地思考和工作,他定会找到他自己的道路”。爱因斯坦是在四五岁时,从父亲给他的一个罗盘受到启迪,萌发探求大自然奥秘,求知识、求真理的热情的。但是他面对的却是”大多数人终生无休止地追逐的那些希望和努力是毫无价值的”,”这种追求的残酷又是用伪善和漂亮的字句掩饰的”,而学校教育正是做这样的掩饰。德国中学的六年学习,他面对的是处处受权威的指导,依赖训练和追求名利的教育。在大学,他面对的是”人们为了考试,不论愿意与否都得把所有这些废物统统塞进自己的脑袋”。
⑤爱因斯坦避开或克服了这些扼杀创造性的束缚,安排自己去学习那些适合于自己求知欲和兴趣的东西,以极大的兴趣去听某些课,以极大的热忱在家里向物理学的大师们学习,”热情而又努力地在物理实验室工作”,走出一条学习、研究、创造、成才的道路,成为一位伟大的科学家。
⑥再看看今天我们的学子们,还在紧张、忙碌,甚至疲于奔命地应付学校的考试、升级、取证,泯灭了少年时探求奥秘的好奇心,失去了追求真理的热情,扼杀了创造性,艰难地跋涉在”成才”的道路上。难道不该想一想,我们今天的教育不正迫切需要进行一场变革吗?
标签:高一语文试题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