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2014-10-13
殷商时期是一个神性至尊的时代,宗教意识极为浓厚,原始的神学观念在社会中占据绝对统治的地位。在殷人的神人关系系统中,神是至高无上的,一切都要听命于神的安排,人还没有从神的绝对权威下剥离出来,人完全是神的附庸,受神的支配。从已有的文献资料记载及前人的研究成果可以看出,殷人已经建立起了一整套较为完备的神学政治体系,殷人最重要的神事活动就是祭祀典礼,即所谓“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神之大节也”。祭祀鬼神已成为一种社会制度并指导着国家所有的日常活动。人对神的祭祀活动,不仅表明了人类在早期发展过程中对大自然的某些现象无法作出合理解释而具有的畏惧和崇拜心理,也表明人们希望借助各种神灵的力量来消除种种自然或人为灾害,乞求神灵赐予福祉的愿望。殷代卜辞记录的史实充分证明殷人无论做任何事情,都要采用占卜的形式以决疑惑。《尚书·洪范篇》作为追述殷商官方政治文化方面的原始资料,向我们展示了殷人一切都要通过占卜预决吉凶的事实。在国君、卿士、庶人、卜、筮五方面因素中,起至关重要作用的是卜、筮的意见。
但也毋庸讳言,尽管原始神学思想成为殷商时期占绝对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但我们从流传下来的记载殷商文化的历史文献中,还是可以窥见一丝殷商时期极其微弱的反神意识的苗头。在《尚书·高宗肜日篇》中,记叙了一位上层统治阶层人士的话语:天神监视着下民的一切活动,下民中若有不顺“德”、不听从天神惩罚的,上天便会降旨予以纠正,而下民们却反诘“上天又能把我怎么样”。这下民的一声细微的诘问,在当时宗教迷信充斥一切的社会里,无疑是打开了一道狭小的缺口,为民意留下了一块小小的地盘。因此,我们在探讨殷商时期的原始神学思想时,应当认识到,在殷商时期确立的神人关系系统中,神虽然具有最终决定性作用,但同时也透露出了一丝人们力求以卜筮为媒介,通过祭享的方式去影响至高无上的神并建构以人为中心的神人关系的信息,这一信息对以后的儒家人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或多或少地产生了一些影响。
(节选自王杰《殷周至春秋时期神人关系之演进》,有改动)
7.下列对文章第一段中加点概念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宗教意识”和“神学观念”在文中是同一个意思。
B.所谓“剥离”,是指让处于匍匐地位的人从神的绝对权威下解放出来。
C.“神学政治”的核心是人们在政治生活中把祭祀鬼神制度化。
D.“神性至尊”是指神是至高无上的,人间的一切都要听命于神的安排。
解析:C项,“神学政治”的核心应是用之以“指导国家所有的日常活动”。
答案:C
8.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殷商时期,国君、卿士、庶人的意见只是起一定的参考作用,而卜、筮的结果却具有最终的决定权。
B.殷商时期的各种迷信活动,是统治阶级用来愚弄人民的一种手段。
C.殷人之所以敬畏神崇拜神,是因为神主宰着人世间的一切,能给人世间带来吉凶祸福。
D.殷商时期已经实现了由“神性至尊”向“人的凸显”的转变。
解析:B项,从原文看,殷商时期的神学观念在社会中占据绝对统治的地位,在殷人的神人关系系统中,神是至高无上的,包括统治阶级在内都要听命于神的安排,所以该时期的各种迷信活动,还不能说是“统治阶级用来愚弄人民的一种手段”。C项,殷人之所以敬畏神崇拜神,是因为他们认为神主宰着人世间的一切,能给人世间带来吉凶祸福;选项没有“认为”二字,意思就变了。D项,殷商时期,反神意识的苗头还极其微弱,并未实现由“神性至尊”向“人的凸显”的转变。
答案:A
9.根据文章内容,下面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古代天人关系的思想自殷商起历三千多年而不变。
B.殷商时期重天命、敬鬼神、轻人事直接开启了中国封建社会“君权神授”“以人为本”思想的先河。
C.殷商原始神学思想是由于当时人们对某些自然现象无法解释而产生的。
D.殷商时期,原始神学观念占据绝对统治的地位,这是世界文化发展史上绝无仅有的现象。
解析:A项,殷商天人关系思想并未历三千多年而不变(见文末一句)。至西周,即变为“神人互补”;至春秋中晚期,儒家的“人学思想”开始出现。B项,“以人为本”是儒学思想的核心,它起自春秋中晚期。从文中可知殷商时期还是以神为本。D项,原文无根据。殷商原始神学观念并不是世界文化发展史上绝无仅有的现象,古希腊、罗马、印度等古老文明的发源地同样有过这种现象。
答案:C
10.根据文章内容,下面想象与文章主旨一致的一项是( )
A.上天连续干旱不雨,土地龟裂,庄稼颗粒无收,商朝君臣共商度过危难之策,大臣偃辛奏道:“大王不必过虑,天行有常,久旱之后必有大雨。况我有数十万丁壮,掘西江之水足可缓解旱情。”商王道:“爱卿言之有理。今命汝引丁壮二十万引来西江之水,不得有误!”
B.周人大举攻商,纣王正与妲己戏于鹿台,纣王曰:“寡人受命于天,周人其奈我何?”依然纵酒不已,歌舞不休。
C.夏桀暴虐,荒淫无道,商汤王起兵征伐夏桀。两军对阵,商汤王说:“暴君荒淫无道,大失民心!孤为民伐罪,替民造福。识相者,速速投降乃为上策!”
D.商王盘庚时,想把都城由黄河以北迁至黄河以南。开始时,众人都不太愿意,并搬出黄河断流作为上天示警的证据。盘庚说:“黄河断流乃自然现象,上天示警断不可信。且一味迷信上天鬼神,国家便会衰亡。”
解析:本文的主旨是第一段首句。A项,不合商朝“神性至尊”的思想,久旱无雨,商人必先祭天祈雨,绝无掘江引水之胆量。C项,商汤王强调的是“民意”,而不是“天意”,所以与本文主旨不一致。D项,殷商时的盘庚帝不可能说出那种冒犯神灵的话来。
答案:B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
胡质字文德,楚国寿春人也。少与蒋济、朱绩俱知名于江、淮间,仕州郡。蒋济为别驾,使见太祖。太祖问曰:“胡通达,长者也,宁有子孙不?”济曰:“有子曰质,规模大略不及于父,至于精良综事过之。”案胡氏谱:通达名敏,以方正征。太祖即召质为顿丘令。
入为丞相东曹议令史,州请为治中。将军张辽与其护军武周有隙。辽见刺史温恢求请质,质辞以疾。辽出谓质曰:“仆委意于君,何以相辜如此?”质曰:“古人之交也,取多知其不贪,奔北知其不怯,闻流言而不信,故可终也。武伯南(武周字伯南,沛国竹邑人)身为雅士,往者将军称之不容于口,今以睚眦之恨,乃成嫌隙。况质才薄,岂能终好?是以不愿也。”辽感言,复与周平。
太祖辟为丞相属。黄初中,徙吏部郎,为常山太守,迁任东莞。士卢显为人所杀,质曰:“此士无仇而有少妻,所以死乎!”悉见其比居年少,书吏李若见问而色动。遂穷诘情状,若即自首,罪人斯得。每军功赏赐,皆散之于众,无入家者。在郡九年,吏民便安,将士用命。
迁荆州刺史,加振威将军,赐爵关内侯。吴大将朱然围樊城,质轻军赴之。议者皆以为贼盛不可迫,质曰:“樊城卑下,兵少,故当进军为之外援;不然,危矣。”遂勒兵临围,城中乃安。迁征东将军,假节都督青、徐诸军事。广农积谷,有兼年之储,置东征台,且佃且守,又通渠诸郡,利舟楫,严设备以待敌。海边无事。
性沉实内察,不以其节检物,所在见思。嘉平二年薨,家无馀财,惟有赐衣书箧而已。军师以闻,追进封阳陵亭侯,邑百户,谥曰贞侯。子威嗣。
(《三国志卷二十七·胡质传》)
11.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案胡氏谱:通达名敏
案:通“按”,查考。
B.将军张辽与其护军武周有隙
隙:隔阂,嫌怨。
C.奔北知其不怯
北:溃败,败逃。
D.质轻军赴之
轻:轻视。
解析:D项,轻:使……轻装。
答案:D
1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
B.
C.
D.
解析:C项一为“才”,一为表判断的副词。A项,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B项,用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D项,介词,用来。
答案:C
13.以下各句内容全都表现胡质“沉实内察”的一项是( )
①少与蒋济、朱绩俱知名于江、淮间 ②辽见刺史温恢求请质,质辞以疾 ③此士无仇而有少妻,所以死乎 ④当进军为之外援;不然,危矣 ⑤广农积谷,有兼年之储 ⑥军师以闻,追进封阳陵亭侯
A.②③④ B.①③⑤ C.②⑤⑥ D.①④⑥
解析:①句说明他少年有名气,⑤句说明他颇有政绩,⑥句说明他被封侯的情况。
答案:A
14.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胡质的父亲胡通达名敏,曾经凭“方正”的名声被皇帝征召做官;胡质儿子名威,在胡质死后,承袭了“阳陵亭侯”爵位。
B.蒋济做别驾时,有次出差去京城见到曹操,曹操问及胡通达后代的情况,蒋济客观介绍了胡质的品行才干。
C.胡质为官,受到封赏从不独吞,全都分给手下人,死时家无余财,只有受赐的衣服和书匣而已。
D.胡质担任丞相东曹议令史后,张辽请求刺史让胡质当自己的护军,胡质不愿意,原因是感到自己“才薄”,难以与张辽始终交好。
解析:D项中“才薄”是托词,主要是觉得张辽这个人气量小。
答案:D
参考译文:胡质,字文德,楚国寿春人。少年时,与蒋济、朱绩在江、淮一带都很有名气,在州郡任官。蒋济任别驾,有次出差前去见曹操。曹操问道:“胡通达,是个有威望的人,他有没有子孙呢?”蒋济说:“他有个儿子,名叫胡质,规划国家大事不如他的父亲,至于气概格局和精密细致处理事务的能力则超过其父。”查考胡氏族谱:胡通达名敏,曾经凭“方正”的名声被皇帝征召做官。曹操便征召胡质任顿丘县令。
入朝后他担任丞相东曹议令史,州郡中请他担任治中。将军张辽与其护军武周有矛盾。张辽见西州刺史温恢请求让胡质担任他的护军,胡质以有病为由推辞。张辽出来后对胡质说:“我诚心待你,你为什么这样辜负我的心意呢?”胡质说:“古人交往,对方虽然拿得多,但却知其并不贪;打仗时败逃,但能知道他并不怯懦;听到他人的流言蜚语而不相信,这样相处才可善始善终。武伯南是位高雅之人,先前将军对他赞不绝口,如今却为一点点小误会,结成怨仇。更何况胡质才识浅陋,怎么能和您长久友好相处?所以我才不愿答应您的请求。”张辽被胡质的一番话打动,又与武周和好了。
曹操征召胡质为丞相属。黄初年间,调任为吏部郎,任常山太守,继而迁任东莞太守。当地士人卢显被人杀了,胡质说:“此人没有仇人却有个年轻的妻子,他是因此而死的!”便把与卢显住得较近的年轻男子全都叫来询问,书吏李若被问及此事,脸色马上变了,于是胡质严加审问,李若当即自首,罪犯就这样被抓住了。往往因军功得到赏赐,他全都分给部下,从不拿到家里。在郡中任太守九年,官民都安定太平,将士也肯为他效命。
迁升为荆州刺史,加官为振威将军,赐爵关内侯。吴国大将朱然包围樊城,胡质率兵轻装赴援。持不同意见的人都认为敌人士气太盛不可强攻。胡质说:“樊城低小,兵力也少,所以应当进兵为城内外援,不然,就危险了。”于是率兵破围,城中才得以安定。迁升为征东将军,奉令统督青州、徐州军事。在任上广开农田积蓄粮谷,有多年的储备,还设置东征台,一边耕作一边守备,又在各郡中修通渠道,以便舟船通行,严加设防以对付敌人来犯。沿海地区因此没有战事。
胡质性格沉稳,心中对事情明察秋毫,不以表面现象判断事物,能够深加思索。嘉平二年去世,死后家中没有剩余的财物,惟有赏赐的衣物、书箱而已。军中将此事上奏,朝廷追加进封为阳陵亭侯,食邑一百户,谥号为贞侯。其子胡威承袭了“阳陵亭侯”爵位。
第Ⅱ卷(共108分)
四、(26分)
15.把下面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每小题4分)
(1)死而有知,其几何离?其无知,悲不几时,而不悲者无穷期矣。
(2)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
(3)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参考答案:(1)死后如果有知觉,那我们的分离还能有多久?如果没有知觉,那我哀伤的时间也就不会长,而不哀伤的日子倒是无穷无尽啊!
(2)我有些忧伤,理好衣襟端正地坐着,问那客人说:“为什么奏出这样悲凉的声音?呢?”
(3)臣子小的时候经常有病,九岁时还不会走路。孤独无靠,一直到成家立业。
16.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观 猎
王 维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这首诗颔联中“疾”“轻”二字用得极为微妙传神。你对此是怎样理解的?全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狩猎将军的形象?
参考答案:“疾”写出了猎鹰发现猎物迅疾俯冲的敏捷,“轻”写出了将军纵马驰骋的雄姿,天上地面相为呼应,传神地描绘出从发现猎物到追捕猎物的过程。全诗借此塑造了一个豪放潇洒、英姿飒爽、武艺不凡的狩猎将军的形象。
17.把下面名言名句中的空缺部分补充完整。(8分,每小题4分)
标签:高一语文试题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