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一 > 高一语文 > 高一语文教案

高一语文教案:胡同文化

编辑:sx_xingt

2013-04-07

【摘要】步入高中,相比初中更为紧张的学习随之而来。在此高一物理栏目的小编为您编辑了此文:“高一语文教案:胡同文化”希望能给您的学习和教学提供帮助。

本文题目:高一语文教案:胡同文化

教案示例一

《胡同文化》

教学目的

1. 用朗读的方式学习本课的语言

2. 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

3. 品味北京胡同所蕴含的文化韵味,对胡同文化有自己的见解

教学重点

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

教学难点

品味北京胡同所蕴含的文化韵味,对胡同文化有自己的见解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问题:1.你对汪曾祺有什么了解?

2.你了解北京的胡同吗?

3.你能用简短的语言概括文化的含义吗?

自读课文并讨论

1.概括北京胡同的特点。

第一段:北京城四方四正。

第二段写胡同的原意,胡同取名的来源有很多种。

第三段写胡同的宽窄。

第四段写“胡同是贯通大街的网络”。

第五段写胡同与四合院是一体。

2.学生朗读课文6-9段,教师配乐范读10-12段,概括胡同文化的特点。

第六段:北京人大都安土重迁。

第七段:北京人愿住“独门独院”,平时过往不多。

第八段:北京人易于满足,对物质生活要求不高。

第九段:北京人爱瞧热闹,不爱管闲事。

第十段到十二段:举例说明北京胡同文化的精义是“忍”。

3请概括作者在文章中所表达的感情。

亲切、欣赏、不满、批评、怀旧、怅然低徊。

4品味语言:

1让学生自己读第8段、第11段对话部分找同组同学分角色朗读、第12段读“这二位同声说”后面的部分、第13段。读的过程中体味句中蕴含的感情。

2仿照“西风残照,衰草离披,满目荒凉,毫无生气”的形式表达一种感情。

语言特点总结:

汪曾祺的语言文白夹杂,有时极雅,有时极俚,时能出人意表。他重视从古典文学中汲取营养,他的语言有文人气,但又和现代语言融合无间,是一种纯熟,寓绚烂于平极的语言。

延伸讨论

随着时代的进步,北京的胡同日渐被高楼大厦取代,更多的在高楼中长大的人认同“高楼文化”“社区文化”,你怎样看待这样的变化?

作业布置

以居住环境与人为话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二三百字的短文。

-

 

 

教案示例一

《胡同文化》

教学目的

1. 用朗读的方式学习本课的语言

2. 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

3. 品味北京胡同所蕴含的文化韵味,对胡同文化有自己的见解

教学重点

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

教学难点

品味北京胡同所蕴含的文化韵味,对胡同文化有自己的见解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问题:1.你对汪曾祺有什么了解?

2.你了解北京的胡同吗?

3.你能用简短的语言概括文化的含义吗?

自读课文并讨论

1.概括北京胡同的特点。

第一段:北京城四方四正。

第二段写胡同的原意,胡同取名的来源有很多种。

第三段写胡同的宽窄。

第四段写“胡同是贯通大街的网络”。

第五段写胡同与四合院是一体。

2.学生朗读课文6-9段,教师配乐范读10-12段,概括胡同文化的特点。

第六段:北京人大都安土重迁。

第七段:北京人愿住“独门独院”,平时过往不多。

第八段:北京人易于满足,对物质生活要求不高。

第九段:北京人爱瞧热闹,不爱管闲事。

第十段到十二段:举例说明北京胡同文化的精义是“忍”。

3请概括作者在文章中所表达的感情。

亲切、欣赏、不满、批评、怀旧、怅然低徊。

4品味语言:

1让学生自己读第8段、第11段对话部分找同组同学分角色朗读、第12段读“这二位同声说”后面的部分、第13段。读的过程中体味句中蕴含的感情。

2仿照“西风残照,衰草离披,满目荒凉,毫无生气”的形式表达一种感情。

语言特点总结:

汪曾祺的语言文白夹杂,有时极雅,有时极俚,时能出人意表。他重视从古典文学中汲取营养,他的语言有文人气,但又和现代语言融合无间,是一种纯熟,寓绚烂于平极的语言。延伸讨论

随着时代的进步,北京的胡同日渐被高楼大厦取代,更多的在高楼中长大的人认同“高楼文化”“社区文化”,你怎样看待这样的变化?

作业布置

以居住环境与人为话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二三百字的短文。

-

 

 

教案示例二

教学目标

1.概括北京胡同文化内涵的内容要点,体会作者由对胡同文化的描述流露的情感内蕴。

2.学习作者用平时朴素的语言叙事抒情的手法。

3.初步培养学生对文化的感悟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

4.培养学生一种全新思维方式,即善于透过现象看到事物隐含的文化现象。

教学重点

1.总体把握文章的内容,用简要的语言从不同方面加以概括。

2.理清作者思路的基础上,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免责声明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