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sx_gaohm
2016-02-17
只要用心观察,勤于思考,多联系生活实际,就可以快乐轻松的学好生物。以下是威廉希尔app 为大家整理的高一生物必修2单元同步练习,希望可以解决您所遇到的相关问题,加油,威廉希尔app 一直陪伴您。
1.1928年,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成功的表明了 ( )
A.已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DNA已经失去活性而蛋白质仍具有活性
B.DNA是遗传物质
C.已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含有促使R型细菌发生转化的活性物质
D.DNA是主要遗传物质
2.科学家艾弗里从S型活细菌中提取出DNA.蛋白质、多糖、脂质等物质,分别加入培养R型细菌的培养基中,实验结果证明了细菌的转化因子是DNA,为使实验结论更加严密,他设计了一个对照实验:在S型细菌提取出的DNA中加入某种酶处理后,再加入培养R型细菌的培养基中,加入的酶和实验结果分别是 ( )
A.DNA限制性内切酶 转化 B.DNA连接酶 转化
C.转录酶 不转化 D.DNA酶 不转化
3.经分析测定,在T2噬菌体的化学成分中,60%是蛋白质,40%是DNA;S仅存在于蛋白质分子中,99%的P存在于DNA分子中。现欲做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以证明DNA是亲子代之间具有连续性的物质,用于标记噬菌体的同位素是 ( )
A.32P B.35S C.14C和18O D.32P和35S
4.噬菌体在繁殖过程中利用的原料是 ( )
A.噬菌体的核苷酸和氨基酸 B.噬菌体的核苷酸和细菌的氨基酸
C.细菌的核苷酸和氨基酸 D.噬菌体的氨基酸和细菌的核苷酸
5.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第一个实验证据是"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肺炎双球菌有两种类型,无荚膜R型细菌不能使小鼠发病;有荚膜S型细菌使小鼠得肺炎而死亡。下列哪一项叙述不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 )
A.用S型细菌给小鼠注射,小鼠死亡;用R型细菌给小鼠注射,小鼠不死亡
B.用S型细菌DNA与活R型细菌混合注射,小鼠死亡
C.加热杀死S型细菌与活R型细菌混合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死亡
D.用DNA酶处理S型细菌DNA后与R型细菌混合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不死亡
6.在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将R型活细菌与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下列能在死亡小鼠体内出现的细菌类型有 ( )
①少无毒R型 ②多无毒R型 ③少有毒S型 ④多有毒S型
A.①④ B.②③ C.③ D.①③
7.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如果用32P和35S分别标记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外壳,结果复制出来的绝大多数噬菌体 ( )
A.含32P和35S B.不含32P和35S
C.含32P、不含35S D.不含32P、含35S
8.用噬菌体去感染体内含32P的细菌,在细菌解体后,含32P的应该是 ( )
A.子代噬菌体DNA B.子代噬菌体蛋白质外壳
C.子代噬菌体所有部分 D.部分子代噬菌体DNA
9.噬菌体外壳的合成场所是 ( )
A.细菌的核糖体 B.噬菌体的核糖体
C.噬菌体基质 D.细菌的核区
10.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直接和间接地证明了DNA ( )
①是生物体内的遗传物质 ②能进行自我复制,上下代保持连续性
③能控制蛋白质的合成 ④是生物体内主要的遗传物质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①
11.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时,离心后的沉淀物中有少量放射性的原因 ( )
A.含35S的噬菌体蛋白质外壳进入细菌中 B.少量35S 的噬菌体蛋白质外壳吸附在细菌表面没有分离
C.35S的噬菌体蛋白质外壳离心后沉淀在下部 D.35S的噬菌体蛋白质外壳和DNA一同进入细菌中
12.将TMV型病毒的蛋白质与HRV型病毒的RNA结合在一起,组成一个组合型病毒,用这个病毒去感染烟草,则在烟草体内分离出来的子代病毒为 ( )
A.TMV型蛋白质和HRV型RNA B.HRV型蛋白质和TMV型RNA
C.TMV型蛋白质和TMV型RNA D.HRV型蛋白质和HRV型RNA
13.肺炎双球菌有多种株系,但只有光滑型(S)菌株可致病(有毒),因为在这些菌株的细胞外有多糖类荚膜起保护作用,不致被宿主破坏。下图表示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请据图3-1回答:
(1)从D组实验中的老鼠体内可分离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B.C.D四组实验中,可作为对照组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把S型细菌的DNA.蛋白质和多糖荚膜分离出来,分别与R型细菌混合,结果发现:
①S型细菌的DNA与R型活菌混合后,注入老鼠体内,可致死。说明_____________。
②把S型的蛋白质或多糖荚膜与R型活菌混合后,注入老鼠体内,老鼠___________。从老鼠体内只能分离出___________________。
(4)将核酸酶注入活的S型细菌中,再将这样的S型细菌与R型活菌混合,混合物不使老鼠致死的原因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赫尔希和蔡斯为了证明噬菌体侵染细菌时,进入细菌的是噬菌体DNA,而不是它的蛋白质外壳,用两种不同的放射性同位素分别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和噬菌体的DNA。然后再让这两种不同标记的噬菌体分别去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从而对此做出实验论证。据分析,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含有甲硫氨酸、半胱氨酸等多种氨基酸。现请你完成以下关键性的实验设计:
①实验室已制备好分别含3H、14C.15N、18O、32P、35S等6种放射性同位素的微生物培养基。你将选择哪两种培养基分别用于噬菌体蛋白质外壳和噬菌体DNA的标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你用这两种培养基怎样去实现对噬菌体的标记?请简要说明实验的设计方法和这样设计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为什么不同时标记同一个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和DN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用上述32P和35S标记的噬菌体分别去侵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子代噬菌体的DNA分子中含有_______________(31P、32P),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中含有____________(32S、35S),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实验结果证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下面材料,填写文中空白
(1)1928年,英国微生物学家F.Griffith做了著名的肺炎双球菌感染小白鼠的实验。实验是这样做的:
①S型活细菌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患败血症死亡。
②R型细菌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不死亡。
③S型细菌65℃加热灭活,注射小白鼠,小白鼠存活。
④R型细菌+S型细菌(65℃加热灭活)注射小白鼠,小白鼠死亡。
那么综合上述系列实验,分析造成实验④结果的原因,可以作出几种假设:假设ⅠR型细菌使S型细菌复活;假设Ⅱ_____________(填R/S)型细菌转变为另一类型细菌。
(2)1944年,美国洛克菲勒研究所的O.Avery等人改进了F.Griffith的实验:
①R型细菌+适量S型细菌无细胞提取物,注射小白鼠。由此可以否定上面的假设_____(Ⅰ/Ⅱ);同时表明被杀死的S型细菌中有某种活性物质的存在,它能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这种活性物质可能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R型细菌+适量核酸降解S型细菌无细胞提取物:注射小白鼠,小白鼠存活。
(3)我们认为只有上述(2)实验还不能得出合理结论,必须补充一个实验。请你补充并预测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述系列实验令人信服地证实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S型细菌用65℃加热杀死,仅仅使菌体的______________等物质产生变性,而体内的__________并没有真正被灭活.,同时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用强酸、强碱或高压蒸汽处理S型细菌,转化实验能否成功?___________;为什么?_________。
(5)依据第(2)和第(3)两组实验,你认为S型细菌的DNA能否通过R型细菌的细胞膜?_________,转化成的S型细菌的后代也是有毒性的S型细菌,这说明"转化因子"在宿主细胞中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O.Avery还证明,从S型细菌中提取的________________越纯,转化频率越高,可见该实验的转化效率取决于_____________________。
标签:高一生物同步练习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