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sx_liujy
2015-05-14
对学过的知识一定要多加练习,这样才能进步。因此,威廉希尔app 为大家整理了2015年福建长泰一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供大家参考。
第I卷(共60分)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要求,每题1.5分,共60分。
1.实验表明,正常情况维生素D可以优先通过细胞膜进入到细胞内部,这是因为
A.细胞膜上含有蛋白质分子
B.细胞内维生素D的浓度过低
C.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
D.细胞膜上维生素D的载体较多
2.将有关生物材料直接制成临时装片,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A.菠菜叶片下表皮保卫细胞中具有多个叶绿体
B.花生子叶细胞中存在多个橘黄色脂肪颗粒
C.人口腔上皮细胞中线粒体数目较多
D.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中细胞核清晰可见
3.在一个新鲜萝卜中挖一凹槽,在凹槽中放入浓盐水。一段时间后,萝卜变软,凹槽中水分增多。下列图示的实验与此实验原理差异最大的是
4.把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置于清水中是获取细胞膜的最佳方法,根据渗透作用的原理,请分析在此过程中,细胞的吸水能力的变化情况是
A.逐渐增强 B.逐渐降低 C.保持不变 D.先升高后降低
5.如图表示植物细胞渗透作用的图解,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
B.在一定条件下,活的、成熟的植物细胞能发生渗透失水或吸水
C.当溶液甲的浓度>细胞液乙的浓度时,细胞发生渗透失水,当细胞液乙的浓度>溶液甲的浓度时,细胞发生渗透吸水
D.当溶液甲浓度=细胞液乙浓度,细胞处于动态平衡状态,不发生渗透作用
6.如图表示某生物膜结构,图中A、B、C、D、E、F分别表示某些物质,a、b、c、d表示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下列几种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该生物膜很可能是细胞膜,因为有糖蛋白D
B.a~d中,属于被动运输的是b和c
C.若该生物膜是肝细胞膜,进食6小时后,C代表的激素——胰岛素分泌会增加
D.因为组成生物膜的分子都是运动的,所以生物膜的结构具有流动性的特点
7.下列有关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的阐述,不正确的是
A.C、H、O、N、P是ATP、染色质、NADPH([H])共有的化学元素
B.线粒体、核糖体、酶等结构或物质中肯定不含有核糖
C.糖蛋白、抗体、酶的作用都具有特异性
D.引起手足口病的病原体——肠道病毒的遗传物质只含有4种碱基和4种核苷酸
8.如图为细胞结构的概念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图表示不够完整,缺少细胞核等结构
B.图中c是指细胞膜,e是指细胞质
C.图中b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
D.图中g可以利用h释放的CO2
9.某人进行有关酶特性的实验,操作如表所示。预计三支试管的最终颜色变化分别是
试管编号 淀粉糊 实验处理(等量) Ⅰ 2 mL 煮沸的唾液+碘液 Ⅱ 2 mL 唾液+碘液 Ⅲ 2 mL 蒸馏水+碘液 A.Ⅰ、Ⅲ变蓝;Ⅱ不变蓝 B.Ⅰ、Ⅲ不变蓝;Ⅱ变蓝
C.Ⅰ、Ⅱ、Ⅲ均不变蓝 D.Ⅰ、Ⅱ、Ⅲ均为蓝色
10.珍珠既是一种有机宝石,又可作为护肤品的主要原料,因为它在抑制细胞脂褐素的增加上有重要作用,这表明珍珠在保健上可用于
A.抑制细胞癌变 B.延缓细胞衰老
C.促进细胞分裂 D.诱导细胞分化
11.1880年美国生物学家恩格尔曼设计了一个实验研究光合作用的光谱。他将棱镜产生的光谱投射到丝状水绵体上,并在水绵悬液中放入好氧性细菌,观察细菌的聚集情况(如图)。他得出光合作用在红光区和蓝光区最强。这个实验的思路是
A.细菌对不同的光反应不一,细菌聚集
多的地方,细菌光合作用强
B.好氧性细菌聚集多的地方,O2浓度高,
水绵光合作用强
C.好氧性细菌聚集多的地方,产生的有机物多,水绵光合作用强
D.好氧性细菌大量消耗O2,使水绵光合作用速度快,则该种光利于光合作用
12.图示植物根细胞在一定时间内吸收K+与某些条件之间的关系。纵坐标表示吸收的速率,横坐标表示某个条件,假定其他条件均为理想状态,则a、b、c、d四幅图的横坐标分别表示的条件正确的一组是
A.载体数量、温度变化、氧气浓度、光照条件
B.温度变化、光照条件、载体数量、氧气浓度
C.光照条件、载体数量、氧气浓度、温度变化
D.氧气浓度、温度变化、光照条件、载体数量
13.下列能说明某细胞已经发生分化的是
A.进行ATP的合成 B.进行mRNA的合成
C.存在血红蛋白 D.存在纤维蛋白原基因
14.如图表示高等植物细胞的两个重要生理过程中C、H、O的变化,某个同学在分析时,做出了如下判断,你认为其中判断有错误的是
A.甲为光合作用,乙为呼吸作用
B.甲中的H2O在类囊体薄膜上被消耗,乙中H2O的消耗与产生都在线粒体中
C.甲和乙过程中都有[H]的产生与消耗
D.甲过程全在叶绿体中进行,乙过程全在线粒体中进行
15.如图是研究NaHCO3溶液浓度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实验装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将整个装置放在光下,毛细管内的红色液滴会向左移动
B.将整个装置置于暗室,一段时间后检查红色液滴是否移动,可以证明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C.当NaHCO3溶液浓度不变时,在容器B内加入少量蠕虫,对红色液滴移动不产生明显影响
D.为使对照更具说服力,应将伊尔藻置于含蒸馏水(不含NaHCO3)的容器中
标签:高一生物试题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