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sx_gaohm
2016-02-03
生物学是21世纪的主导科目。精品小编准备了高一上学期生物寒假作业试题,具体请看以下内容。
高一上学期生物寒假作业试题(附答案)
1.根毛细胞从土壤溶液中吸收水分的原因是
A.细胞壁是全透性的 B.细胞液浓度低于土城溶液浓度
C.细胞液浓度高于土壤溶液浓度 D.细胞液浓度与土镶溶液浓度相等
2.紫色洋葱鳞片表皮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的正确图是
3.一次施肥过多,作物会变得枯萎发黄。俗称“烧苗”,其原因是
A.根系细胞呼吸过强,影响根对水分的吸收 B. 土壤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
C.土壤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 D.土壤溶液浓度等于细胞液浓度
4.已知鱼鳔是一种半透膜。若向鱼鳔内注入适量的10%蔗糖溶液、排出鱼鳔内的空气、扎紧开口,将其浸没在盛有20%蔗糖溶液的烧杯中,下列能正确表示烧杯内蔗糖溶液浓度随时间变化趋势的示意图是
5.用红色荧光染料标记人细胞膜上的蛋白质,用绿色荧光染料标记鼠细胞膜上的蛋白质。把人和鼠的两细胞融合。融合后的细胞一半发红色荧光,另一半发绿色荧光,将融合后的细胞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保持其活性,会发生的现象是
A.细胞表面发红色荧光 B.细胞表面发绿色荧光
C.细胞一半发红光,一半发绿光 D.细胞表面红、绿色荧光均匀分布
6.动物细胞表面有一种物质,就好比是细胞与细胞之间,或者细胞与其他大分子之间,互相联络用 的文字或语言,这种物质是
A.磷脂 B.糖脂 C.糖蛋白 D.蛋白质
7.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认为生物膜是
①以磷脂双分子层为基本支架 ②蛋白质—脂质—蛋白质的三层结构③静止的④流动的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8.能够发生质壁分离的是
A.成熟植物细胞 B.幼嫩植物细胞 C.动物细胞 D.病毒
9.关于细胞膜的结构及特点的论述中,错误的是
A.磷脂双分子层组成基本支架 B.组成膜物质的运动使其具有流动性
C.蛋白质分子覆盖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或镶嵌、贯穿于其中
D.结构特点是具有选择透过性
10.下列不能体现细胞膜流动性的是
A.质壁分离复原现象 B.氧气通过细胞膜
C.变形虫变形运动 D.白细胞的吞噬作用
11.用丙酮从口腔上皮细胞中提取脂质,在空气—水界面上铺成单分子层,测得单分子层面积为S1,设细胞膜表面积为S2,则S1与S2关系最恰当的是
A.S1=2S2 B.S1>2S2 C.S1<2S2 D.S2
12.有一种物质能顺浓度梯度进出细胞,但却不能顺浓度梯度进出无蛋白质的磷脂双分子层膜。这种物质出入细胞膜的方式是
A.自由扩散 B.协助扩散 C.主动运输 D.胞吞、胞吐
13.红细胞吸收无机盐和葡萄糖的共同点是
A.都可以从低浓度一边向高浓度一边 B.都需要供给ATP
C.都需要载体协助 D.既需要载体协助又需要消耗能量
14.下列跨膜运输的生理活动,属于主动运输的是
A.酒精进入胃黏膜细胞 B.二氧化碳由静脉血进入肺泡内
C.原尿中的葡萄糖进入肾小管上皮细胞 D.水分子出入细胞
15.小肠绒毛上皮细胞易吸收葡 萄糖,却难吸收相对分子质量比葡萄糖小的木糖,原因是
A.细胞膜上无木糖载体 B.细胞膜的磷脂分子排列紧密
C.木糖的浓度太低 D.以上三项都正确
16.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大肠杆菌吸收K+属于主动运输,既消耗能量又需要膜上的载体蛋白
B.水分子进入细胞是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
C.葡萄糖进入红细胞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但不消耗能量,属于协助扩散
D.果脯在腌制中慢慢变甜,是细胞主动吸收糖分的结果
17.生物体内酶的作用原理是
A.能使不能发生的化学反应发生 B.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C.为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提供能量 D.催化效率与无机催化剂相同
18.在过氧化氢酶和Fe3+的催化效率比较实验中,把肝脏制成研磨液的目的是
A.有利于过氧化氢酶的释放 B.保护过氧化氢酶
C.提高过氧化氢酶的活性 D.以上说法都不对
19.根据右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此图可反映酶的专一性
B.图中D可表示酶
C.图中B可表示被催化的底物
D.图中E、F可表示B分解后的产物
20.如图分别表示温度、pH与酶活性的关系,下列各
项叙 述中不正确的是
A.曲线A上的b点对应的温度表示该酶的最适温度
B.人体内胃蛋白酶的活性与曲线B相似
C.曲线B、C说明不同的酶有不同的最适pH
D.酶活性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强
21.下图表示ATP的结构,其中表示高能磷酸键的是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2.同样是储存能量的分子,ATP与葡萄糖具有不同的特点。下列关于ATP的几个说法正确的是
A.ATP分子中含有的化学能比葡萄糖的多 B.ATP分子中所含的是稳定的化学能
C.葡萄糖中的能量只有转移给ATP才能用于生命活动
D.细胞内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能量供应机制,不是生物界的共性
标签:高一生物寒假作业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