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一 > 高一历史 > 高一历史试题

高一历史下册期末模拟备考真题

编辑:sx_yanxf

2016-05-30

尽可能多的做练习题可以帮助同学对所学知识点加以巩固,经过试题的练习相信大家一定会学到更多,威廉希尔app 为大家提供了高一历史下册期末模拟备考真题,欢迎大家阅读。

第Ⅰ卷  选择题 ( 每小题2分 共60分)

1.在殷墟甲骨文中,已有“春、夏、秋、冬”四字。“春”字像植物生长的形状;“夏”字像草木繁茂之状;“秋”字像果实累累,谷物成熟;“冬”字则形如把谷物藏于仓廪之中。由此表明

A.甲骨文以记载农业为主要内容          B.中国原始农业起源于商朝

C.商朝时期农业活动已有四季之分        D.中国古人注重记录农业活动

2.有学者认为,“家”字在商周时期具有“氏族宗庙”的含义,春秋末战国初开始具有“个体家庭”的含义。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宗法制的强化                   B.“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C.社会政局动荡                   D.小农经济逐步形成

3. 历史学家王家范说:中国古代手工业的三种基本 形态的分布态势,极像哑铃,两头粗壮,中间细长。“细长”者在这种“分布态势”中应为

A.官营手工业     B.家庭手工业     C.民营手工业    D.工场手工业

4. 梁柏力在《被误解的中国》中认为“ 江南是明清时期中国原始工业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与此论断最相符的是江南地区的工场

A.出现了雇佣的生产关系                B.分工极为细密

C.雇主拥有雄厚的资金                  D.原料特别充足

5.汉武帝时期,实行盐铁官营;唐宋时期,政府不仅不排斥手工业者和商人的经营活动,相反,把手工业者和商人纳人国家专卖制度中的生产环节和销售环节,国家只在批发环节上控制商品经营;明清时期,国家对盐实行专卖,其他商品都可以自由经营。材料反映出

A.政府实行计划和市场相结合的政策

B.政府对商业活动实行严格管理

C.民间贸易完全突破了官府的限制

D.政府对工商业经营管理方式的调整

6.近代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某些客观条件,这主要包括 ①壮大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  ②分解着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 ③扩大了商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  ④传入了西方近代生产技术和机器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7. 有学者这样描述中国近代经济的基本格局:“第一世界已是马达隆隆、汽笛长鸣,是工业文明曙光初现,而第三世界则依然是‘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是传统的畜牧业经济,第二世界则是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 男耕女织,耕织结合的传统农业经济。”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近代工业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 ②民族工业一直占绝对优势 ③经济发展存在明显区域差别 ④形成均衡发展的经济格局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8.1880年4月25日的上海《申报》发表了以下竹枝词:“无数关山一线通,人工巧制夺天工。”“两地情怀一线通,有声无影妙邮筒。”“火树千株照水明,终宵如在月中行。” “洋楼更比蜃楼好 ,谁读坡仙海市诗。”这反映了

A.西方物质文明深深融入中国社会        B.民主革命思想起到开启民智作用

C.西方近代科技文化被国人逐步接受      D.中西文明在抵触矛盾中相互渗透

9.1651年“王麻子”刀剪店 创立。20世纪50年代“汪麻子”“旺麻子”“老王麻子”“真王麻子”等68家手工刀剪作坊统一使用“王麻子”商标,统一生产、统一管理、统一销售,为企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材料表明

A.国有经济的优势确立           B.计划经济体制的确立

C. 政治运动波及到经济领域       D.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

10、“对发展经济来讲,中国的人民公社化运动和苏俄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都是不成功的”。究其共同原因是

A、没有把经济建设放在首位         B、严重超越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C、远远落后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D、过分地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11.“产卫星”是“大跃进”时期常用词。有人以《人民日报》为例做统计,“高产卫星”一词,1957年未有文章使用,1958年有85篇,1959年有15篇,而1960年只有1篇,并且还是“陕西长安县的一个学习组说1958年种的‘三亩六分高产卫星田’不尊重‘庄稼生长的规律’了”。下列对“大跃进”的准确认识有 ①“大跃进”只在农业领域展开 ②“高产卫星”折射“大跃进”浮夸盛行 ③1958年“大跃进”快速推进 ④1960年基层对“大跃进”有所反思

A.①②③        B. 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 在20世纪80年代初,一些国营企业从过去的“等米下锅”发展到主动派人出去“找米下锅”,从而由原来的“吃不饱”变成了“吃不了”。这主要是由于

A.企业自主权逐步扩大               B.企业融入大量外资

C.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完全分离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

1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共同点是 ①改变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②克服分配上的平均主义③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④关键是改变了所有制形式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14.2013年8月,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上海进入又一个开放的新阶段,下列关于上海主动对外开放历程说法正确的是

A.1842年上海开辟成为通商口岸       B. 1984年上海成为沿海开放城市

C. 1980年上海成为经济特区          D.2001年浦东实现开发开放

15. 据史载,上海轮船招商局“闲冗之员,全凭情面,如州县干脯之例,名列局中,身居局外,此等无功食禄,坐耗利源……每岁亦需巨资”。一些总办经常以“办公为名,位置私人,滥行收录”。这从本质上反映出近代中国

A.民族资本主义的弊端                B.向工业文明转型的曲折性

C.洋务企业的腐败情形                D.官营企业中经营管理不善

16. 从15世纪中期到18世纪末,殖民主义的特点主要表现为 ①武力征服是其主要扩张手段 ②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产生是其主要动力 ③采用商业殖民方式,建立殖民贸易公司

④掠夺财富、屠杀土著人、抢占土地是其主要活动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

17.查尔斯•辛格在《技术史》中写道:“在英国,工业革命的种子早已潜藏了多年,然后才爆发式出现了惊人的发展,这并非偶然事件,而是若干因素导致的自然结果。”下列属于推动英国工业革命爆发因素的有①英国君主专制政体的确立②圈地运动的开展③海外殖民扩张和掠夺④手工工场的发展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18.梁启超在《祖国大航海家郑和》中说:“何以哥氏(指哥伦布)、维氏(指达•伽马)之绩,能使全世界划然开一新纪元,而郑君(指郑和 )之烈,随郑君之没以俱逝?”下列哪一句话最能从根本上解决梁启超的困惑

A.中国人缺乏持久探险、创新的精神

B.郑和船队缺乏强有力的、持久的政府支持

C.支撑东西方航海活动的经济形态存在着巨大差异

D.西方拥有更加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更加强大的武装力量

19.某历史探究小组的同学收集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与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掠夺”、“全球化”等相关资料。你认为他们要研究的课题最有可能是

A.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B.新技术对世界面貌的改变

C.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由分散到整体

20.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电力时代,其引发力量不是来自生产技术本身,而是来自似乎同生产没有关系的科学研究成果。"按此理解,下列发明或创新不符合这一观点的是 ①瓦特改良蒸汽机 ②史蒂芬孙研制出“旅行”号机车③迪塞尔发明柴油机④西门子制成发电机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21.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国际分工达到“世界城市”和“世界农村”的分离与对立的完成阶段,形成日渐明朗的分工格局。材料中的“世界城市”和“世界农村”分别是指

A.欧美等工业化国家和广大亚非拉国家    B.世界各地的城市和农村

C.英国和中国                          D.欧洲国家和美洲国家

22.针对罗斯福新政,美国国内有一种观点认为罗斯福的改革不够彻底,他们希望罗斯福不仅能解决美国当前的危机,更能解决诸如阶级、贫困、种族等美国社会深层次的问题。该观点①看到了新政的本质②赞同社会改革③反映了社会底层的利益④期待社会公正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23.斯大林巧妙地利用了由于生产过剩、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竞争残 酷和矛盾尖锐的时机,货比多家、少花钱多办事,成为当时世界市场上西方先进设备最大的买主。仅1932年,世界机器设备出口的一半被苏联买回家。同时,斯大林利用西方科技人员过剩的行情,招聘了许多西方著名的技术专家。这表明斯大林

A. 初步建立起计划经济体制        B. 尝试以市场调节发展经济

C. 摒弃意识形态差异谋发展        D. 抓住机遇推进国家工业化

24.苏联在实现国家工业化的过程中,迫使民族地区搞单一经济,经济发展严重失衡。如阿塞拜疆发达的石油业、旅游业和棉花生产业的主要收入都归国家所有,且失业率很高。材料实质上反映了苏联工业化建设

A.部门失衡,未形成完整体系              B.区域分工与经济专业化

C.强调国家利益忽视地方利益              D.高度集权漠视民生改善

25.20世纪80年代,西欧国家纷纷采取措施以解决科技落后于美、日的问题。法国制定的“研究开发基本法”以信息技术为首要开发领域,西德实施为期5年的信息技术研究开发计划,英国则开始了高级信息技术发展计划。上述现象表明

A.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           B. 政府干预思想影响深远

C.两极格局即将被瓦解           D. 欧共体的合作貌合神离

26.世界银行成立初期的宗旨是致力于欧洲经济复兴,并向西欧提供了大量贷款。但1948年以后,世界银行的贷款重点转向了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向它们提供长期开发资金。直接推动这一转变的因素是

A.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C.经济互助委员会的成立             D.《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签署

27.《华尔街日报》2011年8月的一篇文章指出,英国有25万人要等待18个星期以上才能得到治疗,而过去十年全国医疗系统的支出翻了一倍;2002年到2008年,法国和意大利的暴力犯罪,分别上升了近15%和38%;截至2011年6月,欧元区的失业率为9.9%,25岁以下人群的失业率为20.3%;近一半的欧洲人,因年幼或年老的缘故而被归为“依赖”型,在工作年龄段人群里真正在工作的只有64%……下列评论,与材料意思一致的是

A.人民的生老病死都交给政府

B.欧洲非常富有,可以让公民用不着工作

C.必须改革老 式的欧洲社会福利模式

D.向社会成员提供最基本的福利保障理念已深入人心

28.下列关于区域性合作组织模式的特点的归纳,正确的是

模式1: 关税、货币、市场、司法统一

模式2: 自由贸易、共同关税、共同市场

模式3: 共同兴趣、自觉自愿、道义责任、会员制、没有法律义务

模式4: 结伴而不结盟、共同倡导、安全先行、互利协作

A.模式1——北美自由贸易区       B.模式2——上海合作组织

C.模式3——亚太经合组织         D.模式4——欧洲联盟

29、有的学者认为:“西方是经济全球化最大的赢家,第三世界却可悲地扮演着输家的角色”。对此认识正确的是①经济全球化加剧了社会的贫富分化②发展中国家必须全面实现西方化③经济全球化加强了西方国家的经济优势④经济区域化阻碍了全球化的实现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             D.①③

30.英国一家杂志评论说:“多年以来,我们都被一个精心的阴谋所操纵,目的是建立一涵盖全欧的社会主义共和国。将有一个傀儡议会,一支联盟军队,一种货币。联盟总统取代我们的立宪君主。降下大英米字旗,升上那片有黄星的蓝色抹布。大家高唱《快乐颂》曲调,歌词的意思其实是:‘永别了,不列颠!’ ”。对这段文字的理解最为恰当的是

A.英国的资本主义对抗苏联的共产主义

B.大英的自由民主对抗纳粹的扩张主义

C.大英的孤立心态抗拒欧洲的统一主义

D.英国文化优越感担心美国的霸权优势

免责声明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