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一 > 高一历史 > 高一历史试题

高一历史期中试卷带答案(下学期)

编辑:sx_gaohm

2016-04-26

历史可提供今人理解过去,作为未来行事的参考依据,与伦理、哲学和艺术同属人类精神文明的重要成果。以下是威廉希尔app 为大家整理的高一历史期中试卷带答案,希望可以解决您所遇到的相关问题,加油,威廉希尔app 一直陪伴您。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35题,每题2分,共70分)

1.列宁说:“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为此苏联推行的政策是

A.战时共产主义   B.新经济政策      C.斯大林模式     D.颁布《土地法令》

2.列宁在阐述新经济政策时说:“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下列表述属于这一范畴的是

A.实行余粮征集制                 B.普遍实行工业国有化

C.取消商品贸易                   D.实行固定的粮食税

3.1920年到1929年,美国工业生产增长了55%,而工人的工资仅增长2%。农业工人的工资还不到非农业工人工资的40%。到1929年,国家财富的3/5由只占人口总数2%的人拥有。这说明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的一个原因是

A.供给与需求的矛盾               B.政府自由放任政策

C.股票投机的过度                 D.生产能力的迅猛发展

4.20世纪一位《纽约时报》的记者报道:“夜间敲门讨饭的人,可能是几个月或一年前在银行里爽快地签发过你的贷款,或者是在你所读到的报纸上写过社论,或者是某家房地产公司的经理。”这一现象出现在

A.一战期间      B.“大萧条”时期       C.罗斯福新政后      D.二战后

5.1930年,美国决定提高多种农产品和工业品的关税来摆脱经济困境。德国、意大利、加拿大、西班牙等国则以牙还牙都采取了提高关税的措施。这种做法直接造成

A.国内生产下降                    B.国际关系恶化

C.资本主义制度受到怀疑            D.法西斯主义泛滥

6.19世纪末马歇尔声称,资本主义经济是一架可以自行调节的机械,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能使社会生产达到均衡。1929年到1933年的经济危机使人们看到资本主义经济并没有他想象的那样完美无暇,凯恩斯主义应运而生。关于凯恩斯主义叙述不正确的是

A.认为资本主义存在弊端

B.主张国家对经济生活进行干预

C.20世纪70年代失去了在经济学中的主流地位

D.管得最少的政府就是管得最好的政府

7.二战后,受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的影响,发达国家相继进行改革和调整,资本主义经济体制发生了很大变化。其中属于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进行干预的政策是

①实行国有化                       ②制定经济计划

③用财政政策调节社会生产           ④建立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8.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在一则广告中说:37.6万个股东把储蓄投资在通用电气公司,这是美国的典型,美国几乎每一个公民都是资本家。这表明

A.企业所有者退出了经营第一线          B.新中间阶层增加

C.股票呈现分散化的趋势                D.少数大股东掌握企业的决策权

9.英国《每日邮报》爆料,2009年,全英有近500万处在劳动年龄的人失业在家,同时他们的家人也都没有工作。这些人和他们的家庭全靠政府供养,很多人已经习惯了向政府伸手要钱,不愿再去工作了。这表明

A.福利的过度投入降低了人们的工作积极性

B.福利政策是低收入阶层的生活得到保障

C.福利已经发展成为公民权利

D.英国是世界上福利最好的国家

10.“列宁证明了应该如何管理国家,斯大林证明了应该如何不管理国家,赫鲁晓夫证明了傻瓜都可以管理国家,勃列日涅夫证明了并不是每一个傻瓜都可以管理国家,戈尔巴乔夫证明了……”这是一则俄罗斯流行的政治笑话。斯大林逝世后,先后领导苏联进行经济改革的是

①列宁       ②赫鲁晓夫        ③勃列日涅夫          ④戈尔巴乔夫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11.从一定意义上讲说,赫鲁晓夫既是斯大林模式的掘墓人,但最终还是扮演了守墓人的角色。对这句话理解错误的是

A.赫鲁晓夫改革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对斯大林的盲目崇拜

B.赫鲁晓夫的改革根本上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

C.赫鲁晓夫的改革只是对斯大林模式进行了局部调整

D.斯大林模式根深蒂固不易改革

12.勃列日涅夫当政时期,国家下达企业的计划指标由20多项减为9项;企业有权自行出售按调拨单销售不出去的产品;企业经理获得确定本企业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的权力。这表明

A.企业管理权下放到了加盟共和国        B.  国家减少了对企业的计划性指令

C.企业的经营自主权扩大了              D.勃列日涅夫时期确立资本主义经济体制

13.他的经济改革虽然失败了,但它埋葬了斯大林模式社会主义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引起了社会对所有制形式和市场经济认识和观念的很大改变。这个人是

A.斯大林         B.赫鲁晓夫       C.勃列日涅夫          D.戈尔巴乔夫

14.1953年,为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经济基础,中共中央提出了“一化三改”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其中“一化”指的是

A.社会主义现代化                     B.社会主义工业化

C.农业合作化                         D.科技现代化

15.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标志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在中国基本确立的是事件是

A.1952年底国民经济基本好转           B.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C.1957年底一五计划的完成             D.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16.中国的经济建设不是一帆风顺的,在成绩面前,中共中央和毛泽东错误的估计了形势,提出了很多不切实际的发展口号,这幅“以钢为纲,全面跃进”的图片,应该出现的时代是

A.“一五”计划实施期间

B.大跃进运动时期

C.三年经济困难时期

D.文化大革命时期

17.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农村率先进行改革,普遍实行了

A.国有企业改革                 B.现代企业制度

C.市场经济体制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8.在农村改革的推动下,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也迈开了稳健地步伐,1992年中共十四大确定了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这一目标是

A.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B.改革所有制形式    C.增强企业活力    D.加强宏观调控

19.1985年,邓小平在会见外宾时指出:“在某种意义上说,只搞计划经济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就更能解放生产力,加速经济发展”。为此中共“十四大”明确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建立计划经济体制

C.建立资本主义经济体制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0.歌曲《春天的故事》唱到:“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它歌颂的历史事件是

A.乡镇企业迅猛发展                    B.香港、澳门回归

C.建立经济特区,拉开对外开放序幕      D.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免责声明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