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一 > 高一历史 > 高一历史试题

高一历史上册检测试题 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

编辑:qinh

2011-03-24

高一历史上册检测试题 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

第4课 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

学习目标 汉、唐、宋的地方管理制度;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加强;汉初、唐末、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明、清时期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

重点难点 重难点: 汉至明清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加强评价。

学习过程

与方法 【自主学习】

1. 汉初王国问题出现的原因及解决的具体措施是什么?

2. 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有哪些?怎样评价?

3. 明清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有哪些?怎样评价?

【精讲互动】

一、汉武帝的集权措施

1、七国之乱

①原因 A.汉初的地方管理措施及后果:(人物、措施、后果)

B.汉景帝的举措

②经过——时间、旗号、首领、参加者

③结果

2、汉武帝的集权措施

①目的

②措施:实行“推恩令”

③评价

二、藩镇割据与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

1、藩镇割据

①原因——安史之乱的影响、地方节度使的设立

②表现——节度使的继任方式

③影响——导致了国家分裂

2、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

①原因——唐末藩镇割据的继续和扩大

②特点

A.北方——五代相继、混战割据、周世宗改革奠基

B.南方与山西——十国并立、相对稳定、发展经济

三、宋初中央集权的强化 (学生展示、学生补充)

1.措施

2.评价

三、明清皇权的不断加强

1、明朝废除丞相:——

⑴废除:1380年,明太祖

⑵影响:相权、皇权合而为一,专制皇权发展到高峰

2、明朝设立内阁:——(P课本第16页)

⑴原因:废丞相后,为提高皇帝处理政务的效率。

⑵设立:明太祖设殿阁大学士,明成祖正式在文渊阁设内阁。

⑶职权:①参与商讨;② “票拟”、“批红”。

4、清朝设立军机处:——(P课本第16页)

⑴清承明制,设内阁,

⑵军机处:①时间:雍正年间②原因:处理西北紧急军务

③职权:处理军务,参与处理内政外交、制定军政大计、审理重大案件。

④影响:提高了行政效率,军国大事皆由皇帝裁决,专制皇权高度发展。军机处的设立,是专制皇权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

【达标训练】

1.西汉的主父偃曾建议皇帝:“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子弟以地,候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施德,必稍自弱矣。”这表明他提出此建议的真实目的是

A.主张推行分封制 B.提高诸王的政治地位

C.剥夺诸侯王的直属领土 D.施德于诸侯,收买人心

2.汉武帝颁布“推恩令”规定诸侯王死后,嫡长子继承王位,其他子弟分割王国部分土地为列侯,并规定

A.侯国相当于县,直属朝廷 B.列侯名义上受朝廷节制

C.侯国受王国管辖 D.列侯归郡统辖

3.五代十国时期,皇帝要调动一个实力较大的地方将领,事先总是调兵遣将防备其反抗,如临大敌。这反映出

A.地方将领会发动兵变 B.皇权专制制度已趋没落

C.地方将领反对封建专制 D.皇权与割据势力矛盾尖锐

4、“时方镇阙守帅,稍命文臣权之,又置转运使、通判,为之条禁,文簿渐为精密,由是利用归公上而外权削矣。”其实质是

A.剥夺朝中大将的兵权 B.防止分裂割据

C.防止“陈桥兵变”重演 D.加强中央集权

5.从总体上看,北宋统治者强化中央集权要解决的根本矛盾是

A.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B.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C.统治阶级内部矛盾 D.地主与农民的矛盾

课堂小结

作业布置 《课堂新坐标》P16-17:知能巩固提升

课后反思

第一单元章节总结 课题名称 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历史

授课时间 第 周 星期 第 节 课型 复习课 主备课人 李强

学习目标 学生掌握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历史;并能做简要的评价。

重点难点 重难点: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史。

学习过程

与方法 【自主学习】①学生自主学习导学案,归纳问题,使之条理化、序号化、层次化。

②学生分组展示、交流、提升。

1.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历史。

2.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选拔人才制度)的演变历史。

3. 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历史。

免责声明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