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一 > 高一地理 > 高一地理试题

2013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试卷及答案

编辑:sx_haody

2013-11-24

【摘要】大家在复习知识点的同时,也不要忘了大量练题,小编为大家整理了高一地理期中试卷及答案,希望大家喜欢。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读下图,完成1~2题。

1. 对于该图解释合理的是

A.图中山地的成因可能是火山喷发

B.该山地地下一定有石油蕴藏

C.通常向斜中心部分岩层较新

D.庐山的形成符合图中示意

2. 若京沪高铁从上述地区穿过,工程人员必须考虑

A.高速铁路施工过程防止诱发地震

B.保护植被,避免引发山洪或泥石流

C.为降低成本,一定要修穿山隧道   D.修高架桥以降低冻土的不良影响

读图,回答3~4题。

3. 图中字母与其所对应的地质构造和地貌,组合正确的是

A.S—向斜—山谷 M—背斜—山地 V—断层—山谷

B.S—背斜—山谷 M—向斜—山地 V—断层—山谷

C.S—向斜—山谷 M—断层—山谷 V—背斜—山地

D.S—断层—山谷 M—向斜—山地 V—背斜—山地

4. 图中所示的地形类型主要是

A.山地    B.高原    C.丘陵    D.平原

读图,完成5-6题。

5. 此图反映了地理环境的

A.整体性

B.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C.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D.从沿海向内地的地域分异规律

6. 反映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制约、息息相关的有

A.abc   B.def

C.ace   D.bdf

7. 下列各联系的举例,不正确的是

A.b——塔里木盆地气候干旱,形成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

B.c——泥石流流出的物质堵塞江河,破坏森林、农田

C.e——三峡工程建成后,可提高荆江河段的防洪标准

D.f——江淮平原把旱地改造成水田,加剧了土壤盐碱化现象

a图是世界自然带的一部分,b图是将来自然带的可能分布状况,据有关知识回答8-9题。

8. 据a图信息可判断该地区可能位于

A.亚欧大陆

B.非洲大陆

C.澳大利亚大陆

D.南美大陆

9. a图反映陆地环境的分异规律是

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C.非地带性分异规律

D.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读“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模式”图,回答10-12题

10. 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根本原因是

A.自然环境状况改善的结果    B.人类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C.出生率明显降低造成的  D.两次社会大分工及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

11. 在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过程中,先转变的是

A.出生率       B.死亡率     C.自然增长率    D.生育率

12. 关于人口增长模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A.目前,世界人口增长模式属于Ⅰ阶段

B.目前,我国人口增长模式属于Ⅱ阶段

C.目前,印度的人口增长模式属于Ⅲ阶段

D.目前,世界人口增长模式属于从Ⅱ阶段向Ⅲ阶段的过渡阶段

免责声明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