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三 > 高三历史 > 高三历史同步练习

高中三年级历史试题专题练习:必修二

编辑:

2015-10-11

高中三年级历史试题专题练习:必修二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解析:本题要运用历史比较分析法,读图,直观地反映两次工业时期中国的工业产值在世界中的比重呈现下降的趋势,说明中国经济的落后,究其原因是中国仍然是封建社会,是落后腐朽地封建制度,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错过了两次工业革命的发展有利时机;而德国工业产值在世界中的比重则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说明德国经济不断地发展,究其原因则德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并在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经济的发展。

2.B      3.A      4.C      5.D

解析:考查价格革命的影响。价格革命促使社会分化,加速了封建社会的崩溃。圈地运动是贵族圈占土地后按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经营,正是价格革命影响的体现,D项正确;而ABC是商业革命的影响。

6.A      7.A      8.A      9.D      10.C      11.C

解析:本题考查世界近代主要国家经济发展。根据提干分析,从十八世纪中期起英国开展了工业革命,制造业比重不断增加,至十九世纪中期工业革命完成,制造业比重不断上升远远超过世界其他国家,因此②代表英国。

12.B

解析:本题考查新航路的开辟。根据题干信息“1550至1650年”分析,应是新航路的开辟后,15、16世纪欧洲掀起了新航路的开辟,之后在欧洲引起了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为商业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文艺复兴是14—17世纪发生的,宗教改革是16世纪兴起,启蒙运动是17、18世纪发生的,三者属于思想领域的变革。

13.A      14.C

解析:英国君主立宪政体的确立是在17世纪,而工业革命开展是在19世纪,故A不正确;“铁路时代”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世界进入“电气时代”,故B不正确;互联网等通讯方式出现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故D不正确。

15.B      16.D      17.D

二、非选择题

18.(1)资本主义萌芽,商品经济逐渐取代自然经济;新航路开辟和殖民扩张,世界从分散孤立逐步走向相互联系;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促进人们思想的解放。(4分。答出符合题意的两点即可。)

(2)政治角度: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和发展;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政治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所取代;民族民主运动持续高涨,殖民体系逐渐瓦解。

经济角度: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创立;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形成与发展;经济全球化发展迅速;世界经济向着体系化、制度化方向发展。

科技文化角度:科学(物理学)革命,自然科学研究在理论上取得了重大突破;人类开始进入信息文明时代;

(可从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任选一个角度,每点2分,共4分)

(3)可从三方面展开。

从欧洲的视角来看,如:社会主义运动遭遇巨大挫折,结束了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构成的系统性挑战;苏联在欧洲构筑的政治、经济和军事体系逐渐崩溃等;

从世界的视角来看,如:全球化走进苏联阵营,全球化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化”;美国崛起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等。

从20世纪的视角来看,如:20世纪世界进入两种制度、两个体系和两个世界之间明显的对抗时期,1989年这种对抗局面在欧洲基本结束。

(6分。答出符合题意的三点即可。)

19.(1)军事化、宗教形式、聚族而居。(6分)

(2)会。(1分)原因:军事化的封闭管理不利于劳动力转移;家族观念有较强的排外思想;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影响;重农抑商政策的作用;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答出其中一点2分,共8分)

(3)共同点:手工业(工业)的发展;商品经济的活跃;交通的进步。(6分)因素:外来移民,圈地运动,工业革命,政府政策引导。(答出其中一点2分,共4分)

(4)材料一、二形成分散的农村聚落,农业生产发展缓慢,增加社会不安定因素;促成保守的宗族思想的发展。(4分)

材料三形成一定程度上的市民阶层,商品经济得到发展;有利于新思想的形成和多层次文化的发展。(4分)

材料四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状大,城市化(工业化)水平提高;促成自由主义、社会主义、民族主义思潮的形成和发展。(4分)

20.(1)国家:荷兰和法国。(2分)结果:英国击败荷兰和法国,确立海上霸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2分)

(2)议会权力高于王权(或:议会掌握立法权,并通过立法对王权作具体限制):国王掌握行政权,但受大臣牵制:司法权独立于王权。(4分,答出其中2点即可)

(3)联系:殖民扩张与掠夺为工业革命兴起提供资金和市场条件:资产阶级代议制为工业革命提供政治保障。(4分)影响:促进英国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1分)

21.(1)个人卫生长期受到教会压制;(2分)14世纪黑死病导致人口大量死亡;(2分)工业革命时期贫民窟卫生条件恶劣,疫病流行。(3分)

(2)内容系统全面;目标明确;世界领先。(6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3)工业发展需要健康劳动力;工人运动、法国革命的推动;对疫病传播的恐惧;卫生观念的改进;政府采取治理措施;国家立法,加强规范。(12分。答出其中四点即可)

(4)社会思潮:禁欲主义(基督教神学);人文主义;自由主义;社会主义。(6分。答出其中三点即可)

关系:禁欲主义导致卫生状况恶劣;瘟疫流行打破人们对神学的迷信,促成人文主义思潮兴起;自由主义使资本家唯利是图,政府不加干预,卫生状况恶化;社会主义思潮的广泛传播促使政府改善卫生状况。(6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22.(1)仅限于局部世界的认知;受宗教神学思想的影响;以本民族为中心。(6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2)变化:从局部地区扩大到整个世界。(3分)

原因:新航路开辟,使世界各地形成有机整体;汉朝以来,中国对外交往范围的不断扩大;鸦片战争结束闭关锁国的状态;军事实力的差距和抵御外侮的需要,迫使先进的中国人将眼光投向世界。(9分,答出其中三点即可)

(3)变化:由西方中心史观发展到全球史观。(3分)

评析:世界史观的发展变化是进步的,符合世界历史的发展趋势。(3分)

二战后欧洲丧失霸权地位;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和发展;第三世界国家兴起(或不结盟运动兴起);这些因素使得以西方为中心的史观不再适应时代的发展。(4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可)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与加强,经济全球化浪潮的扩展,信息时代的到来,也论证了全球史观的正确性。(4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4)世界史观带有主观性;世界史观的发展变化受到宗教思想、民族意识、科技水平、交往程度等方面的影响;世界史观具有鲜明的时代性。(5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23.(1)内容:民主政治;人文精神。(4分)A:新航路开辟。(2分)影响: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2分)

(2)奴隶贸易和海外扩张提供了资金、原料和市场条件;(4分)现代议会制度(或代议制)确立奠定了政治基础。(2分)

(3)B:现代化里程碑。(2分)C:社会主义工业化起步。(2分)模式:第一阶段: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2分)第二阶段:苏联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2分)第三阶段: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2分)

(4)不同:英国:属于原发内生型,其动力主要来自国内资本主义因素的成长;起步早,率先实现现代化。(4分)中国:属于后发外生型,其动力首先来自欧美先进国家的影响;起步晚,现代化进程曲折艰难;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环境下进行,与追求民族独立相结合。(6分,其它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联系:初步实现现代化的英国发动两次鸦片战争。受此影响,中国洋务运动兴起,现代化启动。(3分)

24.(1)原因:1492年哥伦布远航发现美洲,是欧洲人开辟新航路的标志性事件;新航路开辟打破各地之间彼此隔绝的状态,使整个世界逐步连成一个整体。(4分)

动力:资本主义的发展和两次工业革命的开展。(4分)

(2)变化:贸易由顺差变为逆差;棉纺织品进口增加;土特产品(茶叶)出口减少。(4分)

原因:列强获得更多的特权,通商口岸数量不断增加;自然经济的进一步解体;国外竞争的加剧。(5分)

(3)背景:各国通过自由贸易政策从英国获取了大量好处,而英国则不能从别国获取对等利益;20世纪初英国逐渐丧失了世界头号强国的地位。(6分)

主张:提高关税。(2分)

(4)工业文明和农业文明相互关联和渗透:列强对亚、非、拉地区进行经济掠夺和商品输出,冲击了当地传统经济结构,使亚、非、拉地区沦为西方的经济附庸,客观上促进了当地的近代化。(6分)

资本主义文明和社会主义文明相互关联和渗透:1921年 苏联借鉴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成功经验,实施新经济政策,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扩大生产;1933年罗斯福借鉴苏联计划经济的 成功经验,实施新政,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6分)

高中是人生中的关键阶段,大家一定要好好把握高中,编辑老师为大家整理的高中三年级历史试题专题练习,希望大家喜欢。

相关推荐:

高三历史试题专题练习:必修一

2016届高三历史必修1第三课同步练习(附答案)

免责声明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