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三 > 高三历史 > 高三历史试题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试题练习

编辑:sx_songj

2013-10-29

 【摘要】高三是紧张且又充满挑战的一年,大家要加紧复习,备战高考。小编为大家整理了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试题,希望大家喜欢。

 一、 选择题

1、(2011•全国新课标文综•T24)董仲舒认为孔子撰《春秋》的目的是尊天子、抑诸侯、崇周制而“大一统”,以此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服务,从而将周代历史与汉代政治联系起来。西周时代对于秦汉统一的重要历史影响在于 ( )

A.构建了中央有效控制地方的制度

B.确立了君主大权独揽的集权意识

C.形成了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

D.实现了国家对土地与人口的控制

【思路点拨】本题以董仲舒言论为切入点,考查考生比较分析和理解问题能力。解题的关键是对西周政治制度的准确把握,西周政治制度主要包括分封制和宗法制。

【精讲精析】选C。分封制通过层层分封确立周王天下共主地位,而受封者在自己的封地内大权独揽,享有较强独立性,A项错在有效控制;土地与人口控制在受封者而非国家手中,D项错误;周王对诸侯缺乏有效的控制,不可能大权独揽,B项不符合事实;宗法制实行嫡长子继承制,把血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相结合,从而把国与家结合起来,形成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对后世影响深远。

2、(2011•海南单科•T1)秦统一后,“废封建,立郡县”,确立专制集权制度,但皇帝之子、弟封王,一直延续到明清。“分王子弟,以为屏藩”,是历代分封子弟的主要理由。血缘分封长期存在说明( )

A.分封制有利于政权长期稳定 B.血缘分封是中央集权的基础

C.分王子弟是皇权的一种体现 D.周代制度受到历代政权推崇

【精讲精析】选C。西周的分封制度造成东周时期礼崩乐坏,诸侯争霸,兼并战争不断,周朝政权也因此被推翻,选项A与史实不符;中央集权的基础是郡县制,削弱地方势力,而非封王子弟,中央集权否定分封血缘,选项B错误;周代的主要制度是分封制与宗法制,而封建时代的中央集权制否定分封制,排除D。封建时代的最高统治者之所以长期实行血缘分封,主要是维护皇帝的特权。故选C。

3、(2011•上海单科•T7)历史是复杂的。有时吸取前人的历史教训会导致新问题的产生。下列史实能佐证这—看法的是( )

A.秦二世而亡,汉推行郡国并行制

B.秦二世而亡,汉启用布衣将相

C.隋二世而亡,唐广招贤才知人善任

D.隋二世而亡,唐实行宽简舒缓法令

【思路点拨】本题通过“历史教训”来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

【精讲精析】选A。本题解题关键是“吸取前人的历史教训而导致新问题的产生”,秦朝灭亡后,汉代统治者认为秦短期而亡是因为郡县制,实行了结果郡国并行制导致王国问题的产生。B、C、D三项,都使新王朝初期经济得到了恢复发展,并没有产生新的问题。

4、(2011•广东文综•T13)隋唐以前,官府设有谱局,考定父祖官爵、门第。此后该现象逐步消失,主要原因是( )

A.宗法制的终结 B.察举制的完善

C.三省六部制的设立 D.科举制的推行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注重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重点考查的是从魏晋南北朝时期九品中正制被隋唐的科举制所取代。

【精讲精析】选D.因为材料反映隋唐以前,魏晋南北朝时期选用官吏采取九品中正制,品评官根据出身门第划分等级选官,门阀世族把持了官吏选拔之权。隋唐以后,采用科举制选拔人才,把考试与做官联系起来,有利于打破贵族垄断。科举制取代了九品中正制,官府考定门第现象就逐渐消失了,所以选D。

A宗法制盛行于周朝,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春秋战国逐步瓦解,不符合题意。B察举制是汉代地方向中央推举人才,不符合题意。C三省六部制是隋唐出现的中央官制,主要体现的是相权一分为三,分工明确,对皇帝负责,与题意不符。

5、(2011•山东文综•T9)钱穆在评论中国古代某制度时说,它“可以培植全国人民对政治之兴味……可以团结全国各地域于一个中央之统治”。这一制度是( )

A.郡县制 B.察举制 C.科举制 D.行省制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时应把握题干中的有效信息,该制度可以培植“全国人民”对政治的兴趣,有利于加强“中央之统治”,从这两点入手,对应分析备选项,得出正确答案。

【精讲精析】选C。科举制的创立为不具有贵族身份的士人提供了参政的机会,不仅扩大了统治的社会基础,同时科举取士,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世家大族的手中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AD两项只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B项容易任人唯亲,荐举人和推荐人也容易形成小集团。

6、(2011江苏单科T2)右图所示为《唐书》所载830名进士的出身分布比例,由此可见,唐代科举制( )

A.为选拔士族子弟而设立

B.仍然是九品中正制翻版

C.缩小了人才选拔的范围

D.兼顾多个阶层但不完善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应对图片中“进士出身分布比例”进行分析,并结合科举制的相关史实理解。

【精讲精析】选D。科举制的设立使贫寒子弟获得了参与政治的机会,从而扩大了人才选拨的范围,故A、C不符合题意。科举制是以考试成绩作为选拨官吏的标准,与九品中正制完全不符,故B有误。图片反映出科举制已经兼顾士族子弟、寒素子弟和小姓子弟等多个阶层,但士族子弟比重仍然最大,表明其还不完善。故答案为D。

7、(2011江苏单科T4)据《南台备要》记载:“江浙省……调兵剿捕之际,行

省官凡有轻重事务,若是一一咨禀,诚恐缓不及事。……(如今)凡有调遣军

情重事及创动官钱,不须咨禀,……交他每(们)从便区处。”这段材料可以反

映出元代的江浙行省( )

A.与中央权力之争难以调和 B.获得了紧急事务处置权

C.行政长官不再由朝廷任命 D.权力不再受到中央节制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应对题干中“凡有调遣军情重事及创动官钱,不须咨禀,……交他每(们)从便区处。”进行分析理解。

【精讲精析】选B。A不能从材料反映出来,也不符合行省制的特点,可以排除。元朝行省的行政长官完全由朝廷任命,权力受中央的控制,故C、D均有误。“凡有调遣军情重事及创动官钱,不须咨禀,……交他每(们)从便区处。”表明元代的江浙行省获得了“调遣军情重事及创动官钱”的紧急事务处置权。故答案为B。

8、(2011•海南单科•T4)《马可•波罗行纪》中记述,元朝时“所有契丹人,即契丹省的居民,都被迫离开旧都而迁居新都”。这里的“契丹省”指的应当是( )

A.岭北行省 B.辽阳行省 C.甘肃行省 D.云南行省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需要学生知道少数民族“契丹”兴起的地理位置,还要对元朝行省图有一定的认识。

【精讲精析】选B。契丹,是活跃在中国东北地区的一个民族。辽阳行省辖地包括今库页岛,外东北,西伯利亚东部,中国的东北三省及内蒙古东部。据此可以判断契丹省应为辽阳行省,故选B项。岭北行省为蒙古和回纥族聚居地,甘肃原是西夏族聚居地。排除A、C。

9、(2011•北京文综•T13)中国古代常常通过分割和削弱相权来加强皇权。下列表述准确的是( )

A.西汉通过削弱诸侯王势力分化相权 B.北魏实行三长制分割丞相的行政权 C.宋代设立三司使来分割丞相的财权 D.清设军机处消除了皇权与相权矛盾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时应注意中国古代丞相制度的演变。

【精讲精析】选C。皇权与相权的斗争是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宋代通过分权来分割相权,其中三司分割丞相的财权,故C项正确。西汉时期通过建立中朝,以削弱和对抗以丞相为首的外钞的权力。故A项错误;北魏实行三长制是为了削弱地方势力,故B项错误;。从明朝废除丞相制度,故清朝没有丞相与皇权的斗争,故D项错误。

10、(2011•海南单科•T8)清代地方行政制度大体沿袭明制,主管一省之民政、财政的官员,俗称“藩台”。该官职的正式名称是

A.节度使 B.枢密使 C.三司使 D.布政使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需要学生准确再现史实的能力。

【精讲精析】选D。清朝称掌管一省财政民政的布政使为藩司,俗称藩台。节度使是唐宋时期的官名,枢密使主管军政,三司使是北宋前期最高财政长官。

11、(2011•天津文综•T1)下列各组古今地名对应正确的是( )

①大都--北京 ②汴梁--开封 ③临安--苏州 ④益州--成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时应注意古今地名的称谓。

【精讲精析】选B。元代的大都,即今天的北京市;宋代的汴梁,即为今天的开封市;古时的益州,即为今天的成都。而临安是今天的浙江杭州,故排除③即可。选①②④。

12、(2011•安徽文综T22)李大钊说:“历史的真实,有二意义:一是说曾经遭遇过的事情的记录是正确的,一是说关于曾经遭遇过的事的解喻是正确的。前者比较的变动少,后者则时时变动。”这是因为( )

A.历史学是人文学科,具有不确定性 B.历史学家阐述历史,难免主观因素

C.人类知识不断增长与历史观的变化 D.历史认识总是越来越接近历史真实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史学观点,如何理解对同一历史事件不同的看法受时代、史观的影响。

【精讲精析】C。A项历史学也是社会科学,历史事实总是客观存在的,是确定的;B项不全面,解喻历史的不一定是历史学家,观点的不同也不仅仅是主观因素;D项主要是对历史事实的解读而非历史真实性。C项随着人类知识的增加和不同的历史史观,对历史事件认识是不一样的。故判断C项正确。

免责声明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