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sx_wangha
2012-09-04
【编者按】新中国历史的温习对泛博同学来说是一个难点。事件零散,头绪繁多,政治性、思惟性、理论性强,记忆和理解都有一定难度。但假如加强系统收拾整顿铺排,可以使温习变得思路明晰,条理清晰,理解正确到位,从而大大进步温习的效果。
一、首先分清这一时期历史的几个阶段并能概括它们的阶段特征
1、1950年至1956年称为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1950年至1953年的特征是恢复被多年战役和国民政府破坏的国民经济。称为国民经济恢复时期,从1953年到1957年的阶段特征是进行第一个五年计划和向社会主义过渡。
2、1956年至1966年是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阶段特征是发展和“左”倾错误交替存在,成就凸起,错误严峻。
3、1966年至1976年是文化大革命时期,特征是社会大动乱,极大地破坏了国民经济建设和破坏了国民的正常糊口。
4、1976年至1978年为徘徊时期,特征是“左”倾错误和准确思惟进行斗争。以“真理尺度题目”为讨论焦点。
5、1978年至20世纪末,为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特征是改革开放,集中气力发展经济,民主政治和人民的经济糊口有了重大提高。
二、特别关注并对比熟悉两次重大会议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和十一届三中全会。这两次会议是决定新中国发展历程的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建设道路的成功的探索。
三、以三条发展线索收拾整顿思路、串联知识
1、产业发展的政策和道路,在中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是一种历史的探索,所以,既有成功,又有失误。学习的思路和知识要点是
*1950年至1953年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对资本主义工贸易进行调整,实行同一财经等轨制。国民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
*1953年制定了第一个五年计划,优先发展重产业,建立东北产业区。建成了宝成铁路、康藏公路和青藏公路、武汉长江大桥等。为国民经济的全面发展打基础。
*1956年对资本主义工贸易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对私家资本留意采取“赎买”政策,实行公私合营,实现了出产资料公有轨制。
*1956年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全国人民热情高涨,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前完成。
*1958年开始进行大跃进运动,“左”倾冒进,违背经济发展规律,制定“总路线”,大炼钢铁等运动破坏了国民经济。
*1960年提出“调整、巩固、充实、进步”的方针,产业发展有所回升。这一时期的主要成就建立了武汉、包头两大钢铁基地,建成了大庆油田、胜利油田、大港油田,建成兰新、包兰等铁路,成功地试验了第一颗原枪弹,合成了结晶牛胰岛素。
*1966年至1976年,文化大革命,产业出产的正常秩序遭到严峻破坏。
*1976年至1978年,因为“左”倾思惟的影响没有肃清,产业出产发展不快。
备战2013高考——如何复习新中国历史
考点1 侵略与反抗
知识清单——明确考什么
一、外国列强的侵略
1、鸦片战争
(1)原因: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根本);清政府闭关锁国、经济落后、政治腐败;林则徐虎门销烟是英国发动战争的借口。 (2)结果:1842年签订《南京条约》。内容:①割香港岛给英国;②赔款2100万元;③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④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3)影响: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第二次鸦片战争(1)原因: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2)罪行:英法联军于1860年10月占领了北京,并放火烧毁圆明园;沙俄通过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侵占了我国东北和西北领土150多万平方千米。
(3)影响:外国侵略势力由沿海深入到内地,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了。
3、甲午中日战争
(1)原因:日本明治维新后,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同时,开始了对外侵略扩张。
(2)结果:1895年签订《马关条约》。内容:①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②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③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④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3)影响:刺激了西方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原因: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义和团运动)。(2)结果:1901年签订《辛丑条约》。内容:①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②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在界内居住;③从天津大沽到北京沿线设防的炮台一律拆毁,允许列强各国在北京到山海关沿线要地驻兵;④清政府保证严禁中国人民参加任何反帝活动。(3)影响::①给中国人民增加了新的沉重负担,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②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知识联想:中国是怎样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开始沦为:鸦片战争———《南京条约》进一步加深:第二次鸦片战争大大加深: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完全沦为: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
二、中国人民的抗争
1、林则徐虎门销烟(1839年)
(1)原因:鸦片输入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灾难。2)经过:钦差大臣林则徐赴广东查禁鸦片,把收缴的鸦片在虎门海滩销毁。(3)意义:表明了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决心和勇气,振奋了民族精神,维护了民族尊严。
2、太平天国运动
(1)兴起:1851年,洪秀全在金田村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
(2)太平军抗击洋枪队: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A、1860、8,青浦战役,太平军大败洋枪队华尔B、1862年,慈溪战役,击毙洋枪队头目华尔
3、左宗棠收复新疆
(1)背景:阿古柏率军侵入新疆;俄英对新疆虎视眈眈,俄国出兵占领伊犁。(2)经过:1875年,左宗棠进军新疆讨伐阿古柏。1881年中俄双方签约,中国收回伊犁。
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建省。
4、甲午中日战争中邓世昌的主要事迹
在黄海大战中,“致远”舰管带邓世昌壮烈殉国。体现了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不怕牺牲的爱国主义精神。
备考建议
本考点应注意的几个重要战争——两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及其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社会所造成的影响;了解中国人民抗击外国侵略的英勇事迹。2008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意义重大,这就要求我们注意当今的改革开放和近代史上所谓的“开放”对比考查。另外这一主题还要注意以专题的形式考查以及与时事热点的联系,如甲午中日战争、抗日战争、中日建交以及当前中日关系如温家宝总理访日、胡锦涛主席即将访日等。
考点2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知识清单——明确考什么
1、五四运动
(1)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2)经过:A、爆发:1919年5月4日,在北京爆发,主力是北京大学生。B、发展:全国各地学生支援北京学生的反帝爱国斗争。
C、高潮:工人罢工,商人罢市来支援北京学生的斗争。(无产阶级第一次登上舞台,开始领导中国的革命)
(3)口号:A、外争国权,内除国贼;B、废除二十一条;C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
(4)结果:取得三大初步胜利a 北洋政府被迫释放被捕的学生b罢免曹汝霖等卖国贼的职务c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
(5)性质和意义:是一次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何谓“五四”精神:“五四”精神是爱国主义、忧国忧民、不屈不挠、乐于奉献、追求真理。
2、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时间:1921年7月,中共一大召开(2)地点:上海――后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
(3)内容:〈1〉通过第一个党纲,确定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2〉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3〉选举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
(4)中共一大召开的历史意义:〈1〉标志中国无产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的诞生。(2)中国共产党不仅工人阶级利益,而且代表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2〉她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了。
3、孙中山创办黄埔军校
标签:高三历史课件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