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二 > 高二政治 > 高二政治试题

高二政治期中试题练习及答案

编辑:sx_haody

2013-11-24

【摘要】做题是巩固知识点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所以大家要大量练习习题,使自己的学习有所进步。小编为大家整理了高二政治期中试题及答案,供大家参考。

第Ⅰ卷(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从四川汶川地震到云南盈江地震,从海地地震到日本特大地震。近年来,地震在世界各地频频发生,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重大影响。关于地震发生人类能否准确预测这个问题日益引起人们关注。据此回答1—8题

1、 3月11日日本地震发生之后,网上一则消息开始疯传,称此次地震,日本提前10秒就预测出来了。果真如此吗?3月12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地震局局长陈建民表示:“这是一个非常不专业的问题,所谓提前10秒预测出来,那是不可能的,也绝无此事……”陈局长对于预测地震可能性的明确表态是

①错误的,他否认了思维能正确认识存在

②正确的,他做到了从当前科技水平的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③错误的,他否认了人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去认识和发现客观规律

④错误的,他否认了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A. ①③④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③

2、 尽管地震预测难度很大,但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院士、地球物理学家陈运泰认为,国际上对于地震预测确实存在不同看法,但普遍承认,地震长期预测还是有可行的办法,中期预测也有成功的例子,争论的焦点是短(期)临(震)预测。他建议,“十二五”规划草案中应该强化地震预测工作。关于地震的预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认识具有无限性、上升性,终有一天人类能够做到预测地震

B.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可变的联系,人能正确认识规律

C.人的认识也是在不断发展的,因此人们能够在未来做到预测地震

D.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因此人类会做到科学预测地震

3、有人认为要准确预测地震的发生,需要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下,研究地震科学,深入研究地壳运动规律。这是因为

A.地震科学是人们从事哲学研究的前提和基础

B.哲学能为地震科学研究提供正确指导

C.马克思哲学是进行地震科学实验的基础

D.马克思主义哲学能为地震科学的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4、关于地震的原因,有人说是苍天对人类的报复。这种观点属于

A.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B.客观唯心主义

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D.主观唯心主义

5、近来地震的频繁发生能够说明

①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运动是绝对的,永恒的

②自然界的运动是不可捉摸的,人们无法认识自然界的规律

③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④人类违背世界的物质性所导致的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③④

6、福岛核电站发生爆炸以后,日本方面宣布方圆30公里为安全距离,而美国方面则认为方圆80公里内均是核辐射影响范围,法国方面也建议法侨撤离至80公里外。日本与美法之间关于安全距离的分歧说明

A.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受到不同立场、观点、知识水平等因素的影响

B.意识是主观的,不同国家对于安全距离一定会有不同的看法

C.意识具有目的性、计划性,美法为维护本国公民利益故意扩大了安全范围

D.真理性的认识具有多样性

7、日本核泄漏事件引起了很多人的恐慌。有些人认为吃碘盐可以防辐射,2011年3月17日全国各地出现食盐抢购现象。专家表示如果想防辐射要服用含有碘化钾的稳定性碘片,但是碘盐里含有的是碘酸钾。所以食用碘盐以防辐射是不科学的。相反盲目地、过量地食用含碘的食物、替代品或者是药物会导致人体的碘含量超标,对身体造成危害。材料体现的辩证唯物主义原理有

①我们做事情要尊重客观规律。

②规律是客观的,不能把主观臆造的联系强加给事物

③价值观具有导向作用

④意识具有能动作用,能动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 ①②④     D、①③④

8、电影《2012》描述了世界末日来临的场面,而日本大地震的爆发、富士山因附近地质活动频繁出现可能喷发的迹象、甚至是由于地月距离接近而出现的“超级月亮”等等这样那样的自然现象,让一些人不由自主地想起了《2012》,以至有人怀疑:世界末日真的快到了么?若你要劝慰这些人,你可以对他们说

A.物质才是世界的本原,人的主观精神并非是唯一实在

B.现实世界仅是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而已,它是不会灭亡的

C.人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

D.规律具有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不能仅抓住事物表面的相似之处,主观臆造不存在的联系

9、下列选项中与右侧漫画意思一致的观点是

A、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B、存在决定思维

C、思维和存在没有同一性

D、思维决定存在

10、宋代诗人陈与义《襄邑道中》诗云:“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这首诗说明了

①物质运动是永恒的、无条件的

②运动是静止的特殊状态,是有条件的

③事物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④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A.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           D.①③④

11、“十一五”规划追求“国富”,“十二五”规划则追求“民富”。从“国富”到“民富”的转变成为公众关注十七届五中全会的最大亮点。从追求“国强”到强调“民富”,从唯物论角度讲,体现了

A.物质决定意识,要求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

B.坚持联系的观点,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C.坚持发展的观点,坚持理论创新

D.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12、近年来,水墨漫画进入寻常百姓视野,人们在欣赏字与画的同时,也品味了幽默和哲理。右边漫画《心有鱼力就足》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

①在实践的基础上,精神力可以转化为物质力

②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是成功的必要条件

③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

④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可以突破客观条件限制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3、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喝上干净水是我国干旱地区农民一直以来的梦想,在我国开展10多年来的援建“母亲水窖”活动是将雨水集到水窖储存,配备专用的雨水净化器,让干旱地区农民喝上干净水。“母亲水窖”的创意

A.源自人们的科学想象和思维创新

B.B.说明实践的结果由认识主体决定

C.说明意识因其创造性而具有直接现实性

D.说明意识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14、作家萧伯纳说:人生有两大悲剧,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另一是得到你心爱的东西。学者周国平则说:人生有两大快乐,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于是你可以去寻求与创造,另一是得到你心爱的东西,于是你可以去品味和体验。这体现了

A.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B.B.寻找真理性认识就是寻找人生的真谛

C.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

D.对同一事物的认识具有主观性,往往因人而异

免责声明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