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sx_gaohm
2016-04-28
语文是一门工具性很强的学科。精品小编准备了高二语文期中试卷答案,具体请看以下内容。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每小题3分,共9分)
什么是以人为本的“深刻内涵”
以人为本是一种经济发展的价值准则。其基本内容是:在不同层次上满足人的基本需求和发展人的能力。
在传统观念看来,人的基本需求只是生存需求,即食物、住所、健康和安全。而现代意义的基本需求,还强调自尊和自主。所谓自尊,是让人能够有被尊重感;所谓自主,主要是指从各种依附关系中解放出来,享受更多的民主与法制、公平与正义,所谓发展人的能力,包括人的能力的形成和人的能力的运用。所以,以人为本,涵盖了人的现代化和社会的现代化。
以人为本是一种重要的工作法则。这就是,发展措施要“因人制宜”,因发展阶段制宜。对生存需求者而言,主要是提高人均收入、提供就业岗位、实现社会保障;对自尊需求而言,主要是营造尊重人、尊重人的创造精神和业绩的环境;对自主需求而言,主要是培育与新体制相适应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
可见,满足人的不同层次的需求,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全面建设和进步是内在统一的。
此外,两种新观念帮助我们认识以人为本。一是新国民财富观。它把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国民财富分为三类:物质资本、自然资本、人力资本。其中,高收入国家人力资本比重较高,但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人力资本比重很小,自然资本占国民财富的比重超过了一半。二是新贫困观。在传统观点看来,贫困就是没有钱,缺乏最低水平的、足够的收入和支出。但新发展观认为贫困是一个多维现象,可以划分为收入贫困、人类贫困、知识贫困。收入贫困和人类贫困是贫困的直接表现,知识贫困是人类进入21世纪的新型贫困。其他两类贫困在相当程度上都是由知识贫困决定的。以人为本,帮助弱势群体,必须从狭义地消除收入贫困转向更为广泛持久地消除三大贫困,特别是要转移到以提高人的发展能力为核心、消除知识贫困上来。
因此,我们也可以这样理解以人为本。一、发展方式转型:人们本来把经济增长作为创造幸福的手段,却因为经济增长而埋下精神荒芜、生态恶化等不幸福的种子。二、人的发展主体地位再次确立:由于一些国家或地区人口增长超过经济增长,人被视为发展的包袱。以人为本看到了人口增长带来的挑战,但强调人口政策调节和人在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决定人类前途的是人口素质、技能和知识水平。
(有删改)
1.下面对“以人为本”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人为本是一种经济发展的价值准则,也是一种重要的工作法则。
B.以人为本包括社会的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
C.以人为本是以在不同层次上满足人的基本需求和发展人的能力为基本内容。
D.以人为本的根本是增加老百姓的经济收人。
2.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在新国民财富观中,人力资本就是劳动力资源的多少。
B.根据新国民财富观,德国、日本比非洲国家人力资本比重高得多。
C.贫困的直接表现是收入贫困和人类贫困,知识贫困是人类新时期的新型贫困。
D.对于收入贫困的人满足他的生存需求就行了,对于知识贫困的人才需要满足自尊自主需求。文中对这种观点是否定的。
3.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传统观点的贫困主要是收入贫困。在社会发展中,如果只盯住GDP等经济指标,就可能造成生态恶化、精神荒芜的后果。
B.传统贫困与新贫困观有较大的差异,新贫困观更注重人的因素。
C.没有知识,人们不可能拥有较高层次的劳动技能,不可能把自己配置到劳动价值最大化的位置,收入贫困、人类贫困也不可能最终解决。
D.人的发展主体地位再次确立后,人口增长过快不再是经济发展的障碍,甚至是社会发展的机遇。
二、古代诗文阅读(41分)
(一)课内阅读(16分)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4—9题:
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4.下列两句中的加点虚词含义和用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① 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②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A.①句的两个“之”相同,②句的两个“而”不同。
B.①句的两个“之”不同,②句的两个“而”也不同。
C.①句的两个“之”相同,②句的两个“而”也相同。
D.①句的两个“之”不同,②句的两个“而”相同。
5.文中划线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锱铢:极言贵重的东西 ②南亩:泛指农田
③九土:即九州,指全国 ④呕哑:难听的音乐
⑤独夫:孤单的人 ⑥戍卒:指陈胜、吴广等起义者
⑦楚人:指刘邦 ⑧焦土:指阿房宫被烧毁
A.①④⑤⑦ B.②③⑥⑧ C.①③⑤⑧ D.②④⑥⑦
6.根据文意,“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①哀之;后人②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③而复哀后人④也”句中四处“后人”( )(3分)
A.①②相同,都指秦以后的人;③是指当时的人(如杜牧);④是指秦人。
B.①②④相同,都是指秦以后的人;③是指后人之后人,更后的人。
C.①③相同,都是指秦以后的人,②④相同,都是指当时的人。
D.①④相同,都是指当时的人;②③相同,都是指秦以后的人。
7.对上述两段文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第一段用比喻句和排比句,极言秦始皇不顾人民死活和民心向背,残民而自肥,很快失掉了民心。
B.第一段还写到了老百姓对于秦的暴政敢怒而不敢言,但最终还是像火山一样爆发出来,使秦迅速灭亡。
C.对于秦的灭亡和阿房宫的被烧毁,作者用“可怜焦土”一语寄予了一定的同情。
D.第二段作者更进一步指出,六国和秦的灭亡,都是由于内部原因造成的,见解极为深刻。
8.翻译下面的句子
(1)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标签:高二语文试题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