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二 > 高二历史 > 高二历史知识点

高二历史必修三毛泽东思想知识点总结

编辑:sx_gaohm

2015-12-09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精品小编准备了高二历史必修三毛泽东思想知识点,希望你喜欢。

一、萌芽时期(1921年7月-1927年7月)

1. 1927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创立。

2. 中共一大——1921年7月: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和《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决议》。

3. 中共二大――1922年7月:讨论和制定党在现阶段的革命纲领。

4. 中共三大――1923年6月12日:确定国共合作。

1924年1月20日至30日,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成功召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

5. 中共四大――1925年1 月11日至22日,提出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和工农联盟的重要思想。

1925年12月1日,毛泽东发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第一次提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萌芽时期的标志。

1926年9月,毛泽东发表《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指出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

6. 中共五大――1927年4月27日到5月9日,是在大革命的紧急关头召开的,纠正陈独秀的机会主义错误,并决定党的重大方针政策。

1927年3月,毛泽东发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分析了农民的各个阶层,提出了党在农村的阶级路线,正确解决了无产阶级领导权的中心问题农民问题,是中共领导农民运动的伟大纲领。

二、形成时期(1927年8月-1935年9月)

1. 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爆发。

2. 八七会议――1927年8月7日,会议总结了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就国共两党关系、土地革命、武装斗争等问题进行了讨论,毛泽东提出了“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的著名论断。

3. 三湾改编――1927年9月29日,这是工农红军政治工作的开端,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为从组织上,政治上和思想上建设一支全新型的人民军队奠定了牢固的基础。

4. 中共六大――1928年6月18日至7月11日,明确规定了没收一切土地,

确定了依靠贫雇农、联合中农的阶级路线,对富农的政策也有调整,但没有根本解决。

1928年4月,朱德达毛泽东会师井冈山。

1928年10月,毛泽东发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即在共产党领导下,以土地革命为基本内容,以武装斗争为主要斗争形式,以农村根据地为战略阵地。

1928年年底颁布了井冈山《土地法》,没收一切土地。

1929年4月毛泽东主持制定兴国《土地法》,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的土地,这是一个原则性的纠正。

5. 古田会议――1929年12月下旬,会议通过了毛泽东主持起草的《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决议案》,议案决定用无产阶级思想进行军队和和党的建设。

1930年,毛泽东发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提出以“乡村为中心”探索武装夺取政权的新道路,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重要标志。

1930年5月,毛泽东发表《反对本本主义》,指出: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第一次反对教条主义;第一次使用了“思想路线”这一科学概念;基本形成了包含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周恩来在1929年首次提出这一概念)、独立自主的基本因子,基本形成了明确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

以乡村为中心的思想的确立和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提出标志着毛泽东思想基本形成 。

1930年12月16日,蒋介石对中央根据地开始进行第一次军事“围剿”。 1931年,基本形成一条正确的土地革命路线:依靠贫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的地主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实行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的政策,限制富农。 抗日战争时期:减租减息。

解放战争时期:实行土地改革政策。

49年,成立后:在新解放区土改运动中实行保护富农的政策,保存富农经济。

合作化开展以后:对富农的政策采取从限制到逐步消灭的政策。

1934年10月初,中央红军一方面军主力撤离中央革命根据地,10日晚,红军开始长征。

6. 遵义会议――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会议集中全力解决当时最紧迫的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政策问题,瓦窑堡会议;思想问题:延安整风运动;作风问题,七大),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中央的正确领导。

三、成熟时期(1935年10月-1945年6月)

1. 1935年10月19日,红一方面军长征胜利结束。1936年10月,会宁会师,长征(1934年10月-1936年10月)结束。

2. 瓦窑堡会议――1935年12月,会议通过了《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决议》,制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

1935年12月,毛泽东发表《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论证统一战线的可能性必要性。

1936年12月,毛泽东发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总结了中国革命四个基本特点。

1937年7月、8月,毛泽东撰写了《实践论》和《矛盾论》,奠定了毛泽东思想中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实践论》指出认识必须和实践相统一,《矛盾论》指出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核心。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全国抗日战争开始。

3. 洛川会议――1937年8月,会议通过了《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和《抗日救国十大纲领》,阐明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独立自主原则问题,制定了全面的抗战路线。

1937年9月22日,以国共合作为主体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

1938年5月,毛泽东发表《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论持久战》,揭示了抗日战争发展的基本规律(敌强我弱、敌退步,我进步、敌小我大、敌寡助,我多助),阐明了抗日战争作战的形式,主要是运动战,其次是游击战。

1939年10月,毛泽东发表《 <共产党人 >发刊词》:第一次提出马列主义和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从思想路线的角度);提出了中共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基本武器,党的建设);“伟大的工程”,即建设成为一个全国范围内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

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政党。

1939年12月,毛泽东发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首次提出“新民主主义的革命"这全新的科学概念,阐明了中国革命的对象、任务、动力、性质、前途,指出中国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必须分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步,并指明了中国现阶段革命的主要对象或主要敌人,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就是帝国主义国家的资产阶级和本国的地主阶级,这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一部重要历史文献。

1940年1月,毛泽东发表《新民主主义论》,标志着新民主主义理论体系的完整形成。

⑴论述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特点: 革命是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革命的领导者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前途是社会主义。

⑵论证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 ⑶第一次完整的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制定了中国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纲领,提出了建立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方案。

(4)论述了“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国体和政体,并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

政治纲领:---是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几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国体)的民主共和国(政体-民主集中制)。

经济纲领:---是没收官僚资本主义归人民共和国所有,没收地主的土地归农民所有,容许民族资本的存在和发展,实行"节制资本";

文化纲领:---是无产积极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是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指导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文化 。

(5)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指导,这是新、旧民主革命在文化上的区别标志。

免责声明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