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sx_xingt
2013-03-27
【摘要】感谢您对威廉希尔app 高二历史试题栏目的关注,小编特意在此发布了此文“高二历史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测试题”在2013年威廉希尔app 也会更多的为您发布更好的文章,感谢您对威廉希尔app 的支持与关注,希望此文能给您带来帮助。
本文题目:高二历史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测试题
第五单元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第14课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一、开眼看世界
(辽宁沈阳市市重点联合体期考)16.道光帝对签定《南京条约》的原则性指示是:“广东给过银两,烟价碍难再议;战费彼此均有,不能议给,其平行理可以通融;贸易之所,前已谕知耆英,将香港地方暂行赏借,并许以闽浙沿海,暂准通市。该逆既来诉冤,经此次推诚晓谕,当可就我范围。”由此可知道光帝的外交思想属于
A.平等外交思想 B.屈辱外交思想
C.传统夷夏思想 D.殖民外交思想
解析:C。此题考查的是对近代道光帝的外交思想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战费彼此均有,不能议给,香港地方暂行赏借”和所学史实反映的是盲目自大的思想,还是在坚守传统夷夏思想 。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C。
(辽宁沈阳市市重点联合体期考)19.阅读以下当时人对某一著述的评论:评论一:“百年喜读樽前兆,万里惊看海外文”;评论二:“其书罗列甚远之国,指掌形势可谓奇书”;评论三:“欲制夷患,比筹夷情,尤为有用之书”。据上述评论推断此书应该是
A.《海国图志》 B.《资政新篇》 C.《天演论》 D.《变法通议》
解析:A。此题考查的是对近代中国学习西方过程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主张制夷的是地主阶级抵抗派魏源,他在《海国图志》中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A。
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辽宁沈阳市市重点联合体期考)17.李鸿章《至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函》:“日本君臣发奋为雄,选宗室大臣子弟之聪秀者,往两国(英、法)制器厂师习各艺,又购制器之器,在本国制习,……去年英人虚声恫吓,以兵临之,然英人所视为攻战之利者,彼已分擅其长,而英人因无如之何也。”这表明李鸿章
A.已找到强国御侮之道 B.主张效法日本全盘西化
C.决意严守祖制不动摇 D.未找到中国落后的根源
解析:D。此题考查的是对洋务派主张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李鸿章属于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救治中国的问题,不主张通过政治革命推翻封建主义。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D。
(东北师大附中2011届第三次摸底)8.历史学家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说:“那时候,天下滔滔,多是泥古而顽梗之人……如果没有‘中体’作为前提,‘西用’无所依托,他在中国是进不了门,落不了户的。”陈先生评价历史事物的标准是 ( )
A.科学技术决定论 B.传统的夷夏之辩的观点
C.把历史事物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去评价 D.人民是创造历史的主体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洋务思想“中体西用”的看法。先要理解材料含义,其大意是近代世界处于滔滔发展潮流之中,而近代中国人多数是拘泥于古代传统、思想保守。洋务派提出的“中学”是指中国传统思想及制度,“西学”是指近代西方先进的思想与技术。新生事物,必然遭到保守派的反对与扼杀,洋务派为了维护地主阶级利益,提出“中体西用”。这样评价洋务派的做法,考虑了当时特定历史环境。选 C。
【考点】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辽宁沈阳市市重点联合体期考)23.历史学家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写道:“那个时候的天下滔滔,多的是泥古而顽梗的士人……如果没有‘中体’作为前提,‘西用’无所依托,它在中国是进不了门,落不了户的。”陈先生评价历史事物的方法是
A.阶级斗争分析法 B.“三个有利于”标准
C.把历史事物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 D.人民是创造历史的主体
解析:C。此题考查的是对洋务派推动近代化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洋务运动对于引进西方技术,抵制外国经济侵略,培养军事、技术、翻译人才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C。
(广东省六校协作体2011届第三次联考)6、“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不揭破犹可敷衍一时。即有小风小雨,打成几个窟窿,随时补葺,亦可支吾对付。”与此人相关的思想是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C、变者天下之公理 D、孔教与共和,必废其一
解析:B 从材料我们可以看出是李鸿章对办洋务的概叹,结合所学我们知道洋务派基本主张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三、维新变法思想
(辽宁沈阳市市重点联合体期考)27. “天演”、“物竞”、“淘汰”、“天择”等术语,渐成报纸文章的熟语和爱国志士的口头禅。许多人用这些名词做自己或女儿的名字。原名胡洪骍的胡适,也从“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中取“适”字做了自己的表字和笔名。这反映了
A.“开眼看世界”成为一股社会思潮 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文化主流
C.崇洋媚外渐成社会风尚 D.实行制度变革的意识开始萌发
解析:D。此题考查的是对近代向西方学习思想派别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开眼看世界”指的是林则徐、魏源等地主阶级抵抗派;“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反映的是洋务派的主张;崇洋媚外渐成社会风尚是新文化运动的消极影响;实行制度变革的意识开始萌发指的才是资产阶级要求通过政治变革改变国家命运的思想转变。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D。
(辽宁沈阳市市重点联合体期考)18.康有为曾上书光绪帝:“臣读各国史,至法国革命之际,君民争祸之剧,未尝不掩卷而流涕也。流血遍国中,巴黎百日而伏尸百二十九万,变革三次,君主再复,而绵祸八十年。”这说明康有为对革命的态度是
A.赞成革命,为革命流血是值得的
B.赞成革命,法国的革命道路是正确的
C.反对革命,革命会造成悲惨的后果
D.反对革命,革命不利于实行民主共和
解析:C。此题考查的是对资产阶级维新派政治主张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康有为作为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代表主张通过改革实行君主立宪制政体,认为改革会带来内乱。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C。
(辽宁沈阳市市重点联合体期考)20.一位学者说:“晚清思想文化史的进程展示了一种特殊的现象:先进思想家从西方引进,并以微弱的资产阶级经济关系和职能集团为依托的民主、自由、平等的现代化观念与信息,像油浮在水面上一样漂浮在广阔的乡土文化带的上空。……”这则材料实质
A.批判近代洋务派的中体西用
B.反对宣传西方启蒙思想家的理念
C.指出资产阶级宣传西方启蒙思想的缺陷
D.否定资产阶级宣传启蒙思想的作用
解析:C。此题考查的是对近代资产阶级思想解放所起作用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这里指的是资产阶级思想启蒙运动的局限性:并没有完全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封建专制思想还具有很强的势力。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C。
(东北师大附中2011届第三次摸底)12.公民实质上是指具有国家国籍并有权参与国家公共权力行使与监督的人。在中国,“公民”一词是泊来品,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人的政治词汇中,“公民”取代了“臣民”,发生这一转变的原因不包括
A.资产阶级政治运动的开展 B.西方思想文化的传播
C.民主平等价值观念的普及 D.近代教育事业的进步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19世纪末20世纪初近代民主思想的传播。从公民概念阐释看,随着资产阶级革命的开展,近代政治文明的标志就是“公民”取代了“臣民”,“民主”取代了“君主”。C项因果颠倒。
【考点】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东北师大附中2011届第三次摸底)11.康有为曾上书光绪帝:“今则万国交通,一切趋于尚同,而吾以一国衣服独异……今为机器之世,多机器则强,少机器则弱,辫发与机器不相容也。”这表明资产阶级维新派实质上要求 ( )
A.改革社会风尚 B.吸收世界文明
C.发展近代交通 D.主张机器生产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康有为赞同“今为机器之世”,世界潮流是发展资本主义,他认为“辫发与机器不相容”,说明他主张废除旧的思想主张,其实质即仿照欧美模式,故选 B。
【考点】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湖南省雅礼中学2011届第四次月考)18.马克思指出:“他们战战兢兢地请出亡灵来给他们以帮助,借用他们的名字、口号和衣服,以便穿着这种久受崇敬的服装,用这种借用的语言,演出历史的新场面。”这一观点可用于对下列哪一思想的评价
A.中体西用思想 B.康有为的维新变法思想
C.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 D.洪秀全的绝对平均主义
解析:B 本题考查维新思想的特点。康有为宣传维新变法思想的特点是打着孔子的旗号,宣传维新变法。因此马克思所说的“他们”是指维新派,“亡灵”、“受崇敬的服装”是指出借孔子之名。A是洋务思想,强调的是维持中国传统伦理道德;D的思想与马克思的意思不符。本题的答案为B。本人认为似乎C也适用于马克思的评价。文艺复兴运动是打着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旗号而得名,实际上那时的思想家们不是在提倡复古,只是借助古代文化之名宣传新的资产阶级思想。
(辽宁省铁岭六校2011届第二次联考)33.19世纪中期以前,西方的科学家认为宇宙中有一种物质是弥漫在世界上,无所不在的。受其影响,19世纪90年代,谭嗣同撰写了《仁学》,把仁作为世界的本质,说仁统万物,仁统宇宙,仁就是世界的本体。由此可见,维新派思想的突出特点是( )
A.照搬西方思想学说 B.传统文化与西方思想相融合
C.固守儒家传统思想 D.全面接纳西方自然科学成果
解析:B。此题考查的是对近代中国资产阶级维新派政治主张的特点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结合维新派宣传的本质是资产阶级的思想说明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思想特点是把儒家思想与西方政治学说相结合。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B。
(安徽省名校2011届联考)14.1897年,安徽巡抚邓华熙上奏朝廷,创办“求是学堂”,推行新式教育,培养“既通西学,又切时务”的人才,促成了安徽教育的变革。据此判断,当时该学堂
A.宣告了安徽文人苦读经书以求仕途道路的封闭
B.培养了近代人才,推动了洋务运动的发展
C.传播了西学,加快了安徽近代化的进程
D.致力于传播民主革命思想
解析:C 从材料“求是学堂”创办的时间可判断,此时的新式教育应该与维新变法有关。从“求是学堂”培养“既通西学,又切时务”的人才,可判断C项正确。宣告了安徽文人苦读经书以求仕途道路的封闭是在1905年科举制被废除;培养了近代人才,推动了洋务运动的发展,是洋务运动时期新式教育的作用;致力于传播民主革命思想,是辛亥革命时期新式教育的目的。故正确答案是C项。
(河南省郑州市2011届预测)12.近代中国仁人志士从学造西方器物、仿行西方政治制度到提倡思想解放,不断探求强国之路,与之同时近代西学地位不断提高,而以儒学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中学地位不断下降。造成“西学”与“中学”地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伴随着西方列强的侵略,“西学”涌入中国
B.社会发展的需要决定“中学”将逐步退出历史舞台
C.中国社会的巨变和社会逐步转型的需要
D.中国知识分子的思想认识水平不断提高
【解析】本题中“西学”:在中国近代发展史上,特指西方近代资产阶级文化,成为当时先进人士寻找救国救民真理的根据,有西方的君主立宪、民主共和、三权分立、天赋人权等内容。“中学”是指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一套思想和学说。根据材料“近代西学地位不断提高,而以儒学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中学地位不断下降”,最主要原因是C项说法,中国社会的巨变和社会逐步转型的需要。其他各项说法较为片面或本身不成立。
(北京市东城区2011届检测)14.右图是1908年《申报》上刊登的一幅漫画(原图上的文字改为简体),如果为漫画拟定标题,下列标题与其寓意最贴切的是 ( )
A.中体西用
B.救亡图存
C.宪政闹剧
D.共和风云
解析:C。此题考查的是对近代不同阶级派别救国政治主张及发展阶段的理解。根据图示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1908指的是清朝在20世纪初实行的预备立宪实质是一场骗局;A项指的是洋务运动;B项指的是戊戌变法运动;C项指的是清末宪政;D项指的是辛亥革命。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C。
(浙江省杭州外国语学校2011届月考)17. 有学者认为,文艺复兴的倡导者和19世纪末的中国维新思想宣传者的手段都很高明。两者的“高明”之处是:
A.利用宗教反对封建思想 B.建立政党宣传政纲
C.组织团体宣传新思想 D.借助传统文化外衣
【解析】本题较易,根据所学。文艺复兴是一场资产阶级的新文化运动,高举人文主义的旗帜,从恢复被基督教禁欲主义所泯灭的人性开始。由于没有成熟的文化体系以取代基督教文化,于是资产阶级思想家借助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文化主张,这就是所谓的“文艺复兴”。19世纪90年代,资产阶级维新思想有了进一步发展,这一思潮的代表人物有康有为、梁启超等。1898年康有为出版了《孔子改制考》一书,打着孔子的旗号宣扬维新变法理论。两次思想解放运动的“高明”之处是借助传统文化外衣来减少阻力,积极宣传新思想。
(东北师大附中2011届第三次摸底)28.(20分)文化的创新传承与交流融合是人类社会不断前行的航标和精神动力。
材料一 《中华文化史》(冯天瑜等著)认为,中华传统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表现为“以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为两翼的百家争鸣的私学文化”;秦汉以后“定型为以儒学为正宗,兼纳百家、融汇释道的帝国文化”;而“在商品经济有充分发育的基础上得以繁衍的市民文化,在清中叶以前的整个中国社会都相当细弱。”
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春秋战国时期“私学文化”得以产生发展的社会因素有哪些?(4分)
(2)指出导致清中叶以前“市民文化”在整个中国社会中相当细弱的主要原因。(6分)
材料二 明朝后期开始,利玛窦、汤若望等欧洲传教士先后来华,与徐光启等到人合作,开展翻译活动,把欧洲的天文、数学、地理和水利等近代科学技术介绍到中国,把儒学的《大学》、《论语》等典籍介绍到欧洲。欧洲学者称之为“一次相互的启蒙”。
(3)依据材料二,概括当时翻译书籍的内容及其产生的作用。(4分)
材料三 19世纪60年代,清政府陆续设立培养翻译人才的学校和译书机构。90年代中期,梁启超收集部分已译西书目录,按西学、西政等编成《西学书目录》,并指出:“国家欲自强,以多译西书为本。”
(4)结合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说明19世纪中后期翻译活动出现的新变化及其原因。(6分)
28.(20分)【答案】
(1)根源:土地私有制的形成(或小农经济的发展);分封制遭到破坏;奴隶社会瓦解,封建社会形成。(4分,任答两点即可得满分)
(2)原因: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和封建政府的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成长;封建专制统治的强化阻碍了“市民文化”的发展;八股取士、文字狱等文化专制政策;闭关锁国不利于中国“市民文化”与西方市民文化的交流、融合。(6分,任意答三点即可得满分)
(3)内容:欧洲的自然科学(或欧洲的近代科技),中国儒家经典(思想)(2分);
作用: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促进了中西方的相互启蒙)。(2分)
(4)新变化:译书范围广,数量多;译书为救亡图存服务;从自然科学发展到翻译西方的政治制度(或社会科学)。(答出任意两点即可得满分)
原因:民族危机加剧;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西方启蒙思想的影响。(2分,任答两即可得满分)
【解析】本题属于综合题,主要考查古今文化的创新传承与交流融合。第(1)问考查春秋战国时期“私学”产生发展的原因,可以从经济、政治、社会发展角度分析;第(2)问考查市民文化发展弱的原因,可以从经济、文化、对外政策等去思考;第(3)问考查明清时期翻译书籍的内容及其作用;第(4)问考查19世纪中后期翻译活动出现的新变化及其原因,依据材料回答最好。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浙江宁波市2011届考试)28.(19分)中国的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是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对社会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成殿匾额(北京孔 杏坛(山东曲阜孔庙)
(1)简述孔子在教育方面的重要成就以及对社会发展的影响。(8分)
材料二 熹平四年,东汉灵帝令蔡邕(官拜郎中)等以隶书书写《易》、《书》、《诗》、《仪礼》、《春秋》、《公羊传》和《论语》,刻于碑石上,作为官方教材,立于太学,史称“熹平石经”。
(2)根据材料二,概括汉代教育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代
教育的发展对当时社会的作用。(6分)
材料三 中法战争后,康有为为了宣传其维新变法思想和培养变法人才,于1891年租借“邱氏书院”作为讲学堂,创办了万木草堂。草堂的命名,含有培植万木、为国家培养栋梁之才的意思。万木草堂主要讲授中国数千年来学术源流、历史政治沿革得失,旁及西方国家历史、政治,也注重体育和音乐。在弟子们的帮助下,康有为编著《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明万木草堂在培养人才方面的特色以及作用。(5分)
【解析】 第1问简述孔子在教育方面的重要成就以及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根据所学可知,孔子在教育方面成就有:开创私学;不仅要将学生培养“成人”,而且要培养成“君子”;提出“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等教育主张;整理和修订六经。这些成就的影响有:打破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培养了一批懂得“政事”和治国本领的人才;奠定了中国古代的教育传统;六经奠定了古代社会传统政治的理论基础,成为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第2问根据材料二回答,从材料“汉灵帝令蔡邕等以隶书书写儒学经典,刻于碑石上,立于太学等”中可以概括出官府重视教育;“把儒学经典作为官方教材”反映了官方以儒学经典作为教材。根据所学,汉代教育的发展对当时社会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适应了国家统一的形势;儒家思想成为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第3问从材料三“为了宣传其维新变法思想和培养变法人才,创办万木草堂”“ 讲授中国数千年来学术源流、历史政治沿革得失,旁及西方国家历史、政治,也注重体育和音乐”等可以理解出注意德、智、体全面发展;学习内容全面,包含古今中外;宣传维新思想。根据所学,万木草堂培养人才的作用是开阔了知识分子的眼界,提高了他们参与政治的热情;培养了维新人才。
28.(19分)
(1)教育成就:开创私学;不仅要将学生培养“成人”,而且要培养成“君子”;提出“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等教育主张;整理和修订六经,接续了古典文化。(4分)
影响:打破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培养了一批懂得“政事”和治国本领的人才;奠定了中国古代的教育传统;六经奠定了古代社会传统政治的理论基础,成为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4分)
(2)特点:官府重视教育;官方以儒学经典作为教材。(2分)
作用: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适应了国家统一的形势;儒家思想成为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4分)
(3)特色:注意德、智、体全面发展;学习内容全面,包含古今中外;宣传维新思想。(3分)
作用:开阔了知识分子的眼界,提高了他们参与政治的热情;培养了维新人才。(2分)
(广东佛山市2011届检测)38.(24分)中西思想文化交相辉映,相互交融,共同发展。
材料一 欧洲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伏尔泰、魁奈等十分推崇中国文化。伏尔泰说:“没有任何立法者比孔夫子曾对世界宣布了更有用的真理。”
材料二 从19世纪中叶起,在文化领域,人为的、地理上的界限逐渐被淡化,世界各种文化之间的交流、融合不断加强。
材料三 张之洞说:“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不必尽索之于经文,而必无悖于经义。”……梁启超评价说:“‘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口号,为当时维新派的‘流行语’,举国以为‘至言”’。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孔夫子的“真理”是什么?(4分)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的理解。根据材料一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有利于缓和社会阶级矛盾,维护社会安定。
答案:“仁”(4分)
(评分说明:答出“礼”、以德治国、以民为本等同等给分;答“仁政”不给分。)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中叶中西文化交流加速的主要原因。(4分)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19世纪中叶中西文化交流加速的主要原因的理解。根据材料二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可以从生产力:工业革命;对外政策:资本主义的全球扩张(或殖民扩张);市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宗教:传教等方面归纳即可。(每点2分,总分不超过4分)
答案:19世纪中叶: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的全球扩张。(4分)
(评分说明:答出工业革命给2分;资本主义的全球扩张2分。如答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殖民扩张、传教等均可各给2分,总分不超过4分。)
(3)19世纪中叶至19世纪末,传入中国的西方思想主要有哪些?在此基础上,中国产生了哪些进步思想?(8分)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近代西方思想传入的主要内容和中国产生的进步思想的理解。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第一问可以结合近代中国资产阶级传入的西方启蒙思想:民主自由、民权、进化论、议会、君主立宪、民主共和等即可。第二问可以从近代中国不同阶级不同派别加以分析:地主阶级洋务派:中体西用思想;资产阶级维新派:维新思想;资产阶级革命派:民主革命思想等归纳即可。
答案:西方思想:民主自由、民权、进化论、议会、君主立宪、民主共和等(4分)
进步思想:中体西用思想、维新思想、民主革命思想等。(4分)
(评分说明:西方思想答出一个给2分;进步思想答出一个给2分,总分不超过8分。)
标签:高二历史试题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