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sx_gaohm
2015-12-15
化学是自然科学的一种,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结构与变化规律,精品小编准备了高二化学选修1第四章保护生存环境单元试卷,具体请看以下内容。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2014•焦作高二检测)在中央电视台发布的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日报中可以看到,造成空气污染的首要污染物是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下列对其形成的主要原因分析不合理的是( )
A.植被破坏,粉尘随风飘扬
B.生活生产中以原煤为原料
C.生活污水的随意排放
D.汽车排放的尾气
【解析】选C。植被破坏,粉尘随风飘扬,导致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增多;煤燃烧生成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气体;生活污水的随意排放不能污染空气;汽车排放的尾气中含有一氧化碳等有毒的气体。
【补偿训练】(2014•新乡高二检测)我国西部城市常遭遇强大的沙尘暴袭击,使得某市“满城尽带黄金甲”,空气污染为三级中度污染,你认为该城市空气污染的首要污染物是( )
A.二氧化硫 B.二氧化氮
C.二氧化碳 D.可吸入颗粒物
【解析】选D。该城市遭遇的是强沙尘暴,其首要污染物是固体颗粒物,而不是气态的SO2、NO2。
2.环境污染已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威 胁,各种污染数不胜数。下列名词与环境污染无关的是( )
①白色污染 ②潮汐 ③酸雨 ④光化学烟雾
⑤臭氧层空洞 ⑥可吸入颗粒物 ⑦赤潮
⑧绿色化学
A.①⑦ B.②⑤ C.②⑧ D.⑦⑧
【解析】选C。白色污染主要指的是废弃塑料的污染;潮汐是自然现象;酸雨是氮的氧化物和硫的氧化物造成的;光化学烟雾是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造成的污染;臭氧层空洞是氟氯代烷造成的;可吸入颗粒物是植被遭到破坏、燃料燃烧等造成的;赤潮是海湾中被排入大量含N、P等元素的物质造成水体富营养化造成的;绿色化学指的是在化学应用中原子利用率达100%。
【补偿训练】与氮氧化合物有关的全球或区域性大气环境问题主要有( )
A.酸雨、温室效应、光化学烟雾
B.酸雨、臭氧层空洞、光化学烟雾
C.水华、臭氧层空洞、光化学烟雾
D.酸雨、臭氧层空洞、白色污染
【解析】选B。氮氧化合物会导致酸雨、臭氧层空洞、光化学烟雾;温室效应主要是CO2引起的;水华是水体富营养化造成的;白色污染是聚乙烯塑料等造成的。
3.环境问题是全球共同关注的问题,环境污染的发生、危害与防治都与化学有关。根据有关的化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严禁排放未经处理的有毒工业废水——防止水土流失
B.不允许焚烧农作物秸秆——防止温室效应
C.限制生产含磷洗涤剂——防止江河、湖泊出现“赤潮”
D.限制生产不符合尾气排放标准的汽车——防止氮的氧化物及一氧化碳等污染空气
【解析】选D。A项中严禁排放有毒的工业废水是防止重金属污染水;B项中不允许焚烧农作物秸秆是防止产生有害物质污染空气;C项中限制生产含磷洗涤剂是防止海湾出现“赤潮” ,江河、湖泊出现“水华”。
【补偿训练】(2014•天水高二检测)使用化学手段可以消除某些环境污染。下列主要依靠化学手段消除环境污染的是( )
A.在燃煤中添加生石灰
B.将某些废旧塑料熔化后再成型
C.把放射性核废料深埋于地下岩层
D.用多孔吸附剂清除水面油污
【解析】选A。生石灰能和氧气、煤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硫等物质反应生成硫酸钙,属于化学变化,A符合题意;将某些废旧塑料熔化后再成型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不符合题意;把放射性核废料深埋于地下岩层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不符合题意;用多孔吸附剂清除水面油污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不符合题意。
4.误食重金属盐会引起中毒,下列措施不能用来解毒的是( )
A.服用豆浆 B.喝大量牛奶
C.服用大量鸡蛋清 D.喝盐开水
【解析】选D。重金属盐能使蛋白质变性。误食重金属盐后,服用含大量蛋白质的豆浆 、牛奶和鸡蛋清可以解毒。盐开水与重金属盐不发生反应,服用后不能解毒。
5.(2014•吴忠高二检测)为了解决垃圾的处理问题,不少城市建设了垃圾焚烧发电厂,以改善目前用填埋方式处理垃圾对环境产生的不良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垃圾焚烧不会产生对环境有害的气体,又可产生发电所需热量
B.垃圾焚烧发电将化学能最终转化为电能
C.查资料可知,填埋垃圾会产生沼气,沼气有毒,对人类有害无益
D.垃圾焚烧会产生对环境有害的物质,只要将烟囱建得高些,就可避免烟气产生的污染
【解析】选B。随意焚烧垃圾能产生大量的空气污染物,A错误;垃圾燃烧把化学能转化为内能,通过热机转化为机械能,再通过发电机转化为电能,B正确;垃圾集中填埋,让其自行发酵,在发酵过程中会产生二氧化碳和甲烷等废气,易造成常规污染,但是产生的甲烷也可以充分利用,是一种环保、经济的燃料,故沼气对人类有害也有益,应扬长避短,C错误;焚烧垃圾能产生大量的空气污染物,即使将烟囱建得高些,也不可避免烟气产生的污染,D错误。
【补偿训 练】(2014•临沂高二检测)垃圾分类回收对资源的充分利用及环境保护有重要意义。下列对垃圾的处理方法中不合理的是( )
A.将回收的废旧电池单独存放
B.用电磁铁将金属制品分离出来
C.将回收的废旧报纸制成铅笔杆
D.焚烧垃圾用来发电
【解析】选B 。将垃圾分类回收有利于对同类产品的集中处理,A不合题意;金属制品并不是单一金属,而且并不是所有金属都有磁性,所以利用电磁铁分离金属制品不对,B符合题意;铅笔杆和报纸成分都是纤维,这样节省能源,C不合题意;用垃圾产生的热量发电有利于节能环保,D不合题意。
6.(2014•天津高考)化学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铁表面镀锌可增强其抗腐蚀性
B.用聚乙烯塑料代替聚乳酸塑料可减少白色污染
C.大量燃烧化石燃料是造成雾霾天气的一种重要因素
D.含重金属离子的电镀废液不能随意排放
【解析】选B。铁表面镀锌时,锌作负极失电子,铁作正极被保护,所以可以增强抗腐蚀性,A正确;聚乙烯在自然界中很难分解,可以造成白色污染,B错误;大量燃烧化石燃料会产生烟尘等污染物,造成雾霾天气,C正确;含有重金属离子的电镀废液能造成水污染,不能随意排放,D正确。
7.(双选)(2014•汕头高二检测)废电池造成污染的问题日益受到关注。下列有关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构成原电池的正极和负极必须是两种不同的金属
B.弱电解质在水中的电离程度很小,不能用作电池的电解质溶液
C.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
D.回收废旧电池,可防止汞、镉和铅等重金属对土壤和水源的污染
【解析】选C、D。原电池的负极和正极材料可以用石墨等,A错误;弱电解质也能发生电离,虽然弱电解质在水中的电离程度很小,但是也能用作电池的电解质溶液,B错误;原电池是利用化学反应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C正确;汞、镉和铅等重金属有毒,回收废旧电池,可防止汞、镉和铅等重金属对土壤和水源的污染,D正确。
8.(2014•西安高二检测)某工厂排放废水中含有AgNO3和Cu(NO3)2。为防止造成水体污染,现往废水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往滤液中滴几滴稀盐酸,有白色沉淀生成,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滤渣中一定含有铁、银、铜
B.滤渣中一定含有银,可能含有铜
C.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亚铁,可能含有硝酸银和硝酸铜
D.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亚铁、硝酸银、硝酸铜
【解析】选D。加入铁粉后,铁先与硝酸银反应,再与硝酸铜反应,往滤液中加几滴稀盐酸,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滤液中含有硝酸银。滤液中含有硝酸银,则滤渣中不可能含有铁和铜,A错误;滤液中含有硝酸银,滤渣中一定含有银,不可能含有铜,B错误;滤液中含有硝酸银,则一定含有硝酸铜和硝酸亚铁,C错误,D正确。
9.(2013•福建高考)化学与社会、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石英只能用于生产光导纤维
B.从海水中提取物质都必须通过化学反应才能实现
C.为了增加食物的营养成分,可以大量使用食品添加剂
D.“地沟油”禁止食用,但可以用来制肥皂
【解析】选D。
选项 具体分析 结论
A 石英的主要成分为SiO2,不仅可以用来生产光导纤维还可以生产玻 璃、晶体硅等 错误
B 从海水中提取食盐和淡水属于物理变化 错误
C 食品添加剂大量使用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应该合理使用 错误
D “地沟油”的主要成分为油脂,但其中含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不能食用,但可以利用皂化反应来制造肥皂 正确
10.(2014•咸宁高二检测)“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在化学反应过程中或化工生产中,尽量减少使用或彻底消除有害物质,下列做法中符合“绿色化学”的是( )
A .生产和使用剧毒农药
B.化工厂产生的废气向高空排放
C.利用氢气作高能燃料
D.造纸厂用二氧化硫进行纸浆 漂白
【解析】选C。剧毒农药的使用对人有害,且会造成环境污染,A错误;废气向高空排放并没有减少排放量,仍然会造成大气污染,B错误;氢气燃烧的产物只有水,不会造成环境污染,符合绿色化学的特点,C正确;二氧化硫有毒性,会污染空气,它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还能污染土壤和水体,D错误。
11.(2012•四川高考)下列关于“化学与健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服用铬含量超标的药用胶囊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B.食用一定量的油脂能促进人体对某些维生素的吸收
C.“血液透析”利用了胶体的性质
D.光化学烟雾不会引起呼吸道疾病
【解析】选D。
选项 具体分析 结论
A 铬元素属于重金属元素,摄入量过多会使人中毒 正确
B 油脂能促进人体对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正确
C 血液是胶体,尿素及盐类属于小分子化合物,能通过渗析的方法使其分离 正确
D 光化学烟雾中含有氮的氧化物,会刺激呼吸道引起呼吸道疾病 不
正确
标签:高二化学试题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