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二 > 高二地理 > 高二地理同步练习

高二地理下册人口迁移与环境同步练习2016

编辑:sx_gaohm

2016-02-26

地理学是一门古老的研究课题,曾被称为科学之母。以下是威廉希尔app 为大家整理的高二地理下册人口迁移与环境同步练习,希望可以解决您所遇到的相关问题,加油,威廉希尔app 一直陪伴您。

一、选择题

下面为甲、乙、丙、丁“四个城市某年人口自然增长率图(图甲)”和“劳动力迁移图(图乙)”。读图回答1~2题。

1.若四个城市人口规模相当,按自然增长率由低到高排序为(  )

A.乙、丁、甲、丙   B.乙、甲、丁、丙

C.甲、丙、乙、丁   D.丙、甲、乙、丁

2.四个城市中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就业机会最多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解析:第1题,读题图计算即可。第2题,四城市中,丁城劳动力净迁入量最多,无疑丁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就业机会最多,从而吸引了大量人口迁入。

答案:1.A 2.D

(2011年莆田模拟)如图示意1978~2010年我国四城市人口变动统计情况(注:人口迁移差额率为人口迁入与迁出的差额占总人口的比重)。读图,回答3~4题。

3.关于四个城市人口变动的表述,正确的是(  )

A.甲城市的人口增长速度加快

B.乙城市一直是人口净迁出区

C.丙城市由净迁出区转为净迁入区

D.丁城市的人口增长速度减慢

4.下列省区中,最符合丁所反映的人口变动情况的是(  )

A.四川   B.贵州

C.安徽   D.浙江

解析:读题干,理解人口迁移差额率的含义,读图观察,甲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迁移差额率都在上升,因此,甲城市人口增长速度加快;乙城市人口迁移差额率下降,但仍为正数,所以仍然是迁入大于迁出;丙城市人口迁移差额率下降为负数,人口由净迁入转为净迁出;丁城市人口自然增长减缓,但机械增长加快,人口增长速度不一定减慢,应该代表我国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省份。

答案:3.A 4.D

(2011年衡水高一检测)读人口迁移方向的分类图,回答5~6题。

5.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称为人口从农村到城市的迁移,b称为人口从城市到乡村的迁移

B.c不能叫人口迁移

C.b目前主要发生在我国各大城市

D.d主要发生在发展中国家

6.世界发达国家目前出现了下列哪种情况(  )

A.a   B.b

C.c   D.d

解析:由图可知按迁移方向,人口迁移可分为四种类型。即a乡村到城市,b城市到乡村,c乡村到乡村,d城市到城市。目前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迁移方向以a为主,而发达国家由于城市内部环境质量下降,周围乡村、小城镇环境优美,吸引人口由城市向乡村迁移。

答案:5.A 6.B

(2010年广东学业水平测试)下表为联合国预测的2001~2050年世界移民趋势。据此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7~8题。

主要迁出国 数量(万人/年) 主要迁入国 数量(万人/年)

中国 30.3 美国 110.0

墨西哥 26.7 德国 21.1

印度 22.2 加拿大 17.3

印度尼西亚 18.0 英国 13.6

菲律宾 14.4 澳大利亚 8.3

7.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趋向是(  )

A.从内陆国家向沿海国家迁移

B.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迁移

C.从西半球向东半球迁移

D.从北半球向南半球迁移

8.移民外迁的最主要目的是寻求(  )

A.更高的社会地位   B.更高的经济收入

C.更多的休闲时间   D.更优的自然环境

解析:从统计表的国家和数据可知人口的主要迁出国都是发展中国家,而人口的迁入国都是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人口外迁主要目的是寻求更高的经济收入。

答案:7.B 8.B

下图为深圳户籍人口来源地分布图。读图完成9~11题。

9.深圳户籍人口来源地中,排在第二圈层的省级行政区,除重庆、四川、海南外,还有(  )

A.吉林、安徽、湖北、贵州   B.云南、贵州、湖南、江西

C.福建、江西、湖南、贵州   D.广西、湖南、江西、福建

10.深圳户籍人口中四川人较多的主要原因是四川(  )

A.农村剩余劳动力多   B.自然资源短缺

C.政府安排外迁人口多   D.生态移民较多

11.大规模人口迁移(  )

A.减缓了人口老龄化进程

B.扩大了地区间经济差异

C.调节了地区间人才余缺

D.缓解了交通运输压力

解析:可直接从图中得出结论。四川自然资源丰富,但因人口数量多,增长快,改革开放后,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自发流向东部沿海的大城市,以追求更好的生活质量。大规模的人口迁移,有利于加强区域间的联系,缩小地区间经济差异,促进劳动力资源与产业布局的优化组合,但同时也会加大交通运输的压力。

免责声明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