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sx_liujy
2015-10-24
中华文化发展于华夏文明,华夏文明的源头有两个,即黄河文明与长江文明。以下是我们的中华文化专项考题,请大家认真练习。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14·宁德模拟)中央电视台节目《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标志(见下图)由含义偏旁部首组合而成,彰显汉字的文化魅力。汉字( )
A.标志着人类进入了文明时代
B.书写着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C.是字体始终如一的“方块字”
D.是形美大于意美的文化符号
【解析】选B。A观点与题意不符,文字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而不是汉字,故排除。B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汉字书写着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故入选。C观点错误,汉字在发展历程中也发生了很多的变化,而不是字体始终如一,故排除。D观点错误,汉字形美意也美,而不是形美大于意美,故排除。
【
①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
②人类文明世代相传的重要标志
③中华文化的重要传播媒介
④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重要见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选B。材料体现汉字的重要性,①③符合题意;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②说法错误;汉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④排除。
【知识拓展】通用规范汉字
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上出现了一些异体字和繁简用字混用的情况,专家对这种新中国成立后的汉字进行了规范的整合和挑选,通用规范汉字主要为了方便大陆地区、广大港澳台地区和海外侨胞的交流,是对50余年来的汉字规范整合的优化后的最新成果,对提升国家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水平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2.纳西文字是现今世界上保留完整的象形文字,有“文字活化石”之称。对纳西文字认识正确的有( )
①它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②它是纳西族文化的基本载体
③它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④它反映了纳西族的文明进程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解析】选C。文字属于文化,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①说法错误。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纳西文字是纳西族文化的基本载体,②正确。文字的发明,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纳西文字是纳西族文明的重要标志,反映了纳西族的文明进程,③错误,④正确。本题选C。
3.(2014·天津模拟)深圳编创的大型儒家文化合唱交响曲《人文颂》专场音乐会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上演,五个华彩乐章分别以“仁”“义”“礼”“智”“信”为主题,用音乐向世界娓娓诉说儒家思想的要义,反响十分强烈。材料主要表明
( )
①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②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③文化创新需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④中华文化具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特征
A.②③ B.②④ C.①③ D.①④
【解析】选D。题干强调中华传统文化受到世界的认可,因而①④符合题意;民族精神是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纽带,②表述错误;③与题意无关。
4.(2014·郑州模拟)火文化经历了数千年,其中钻木取火这项古老的文明在中原大地已经不复存在,但在海南岛的黎族地区却保留至今。黎族的钻木取火是古代各类人工取火术之一,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现在已经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表明( )
①钻木取火是黎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②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③钻木取火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
④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④
【解析】选D。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①③错误;火文化经历了数千年体现②,“保留至今”体现④,因此选D。
【
A.立足实践,创新汉字
B.书写汉字,批判继承
C.书写汉字,传承文化
D.普及书法,古为今用
【解析】选C。汉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手写汉字的能力下降启示我们书写汉字,传承文化,选C。A、B两项与题干、漫画主旨不符,D项“普及书法”说法片面。
5.图书《舌尖上的中国》荣膺2013年度“世界最好的美食图书大奖”称号,该书以食物的味道、人情的味道、故乡的味道,带着对食物的敬意和情感,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中华饮食文化中的美味,引起了世界的广泛关注。这说明( )
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②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③文化传播,就在我们的生活中
④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解析】选D。中华饮食文化特色体现中华文化博大精深,①未体现,②入选;信息“引起了世界的广泛关注”体现③;④材料未体现。因此选D。
6.(2014·福州模拟)第五届中原(固始)根亲文化节重头戏之一的“闽台祖地,老家固始”根亲旅游推荐会在河南固始举行,众多台商来到固始投资。这体现了
( )
①海峡两岸血浓于水的亲情
②两岸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③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④两岸经济关系的发展取决于对传统文化的认同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解析】选A。经济决定文化,文化对经济具有反作用,④说法错误,排除,答案为A。
7.在中国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许多城市根据自身的历史、文化传统和发展远景,提炼和培育出了自己的城市精神,如北京的“爱国、创新、包容、厚德”精神,上海的“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精神等。可见,城市精神
( )
A.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
B.决定城市的发展方向和未来
C.具有鲜明的区域性和时代性
D.根植于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
【解析】选C。许多城市提炼出的城市精神体现自身的历史、文化传统,说明具有区域性;又符合发展远景,体现时代性,C项正确。城市精神与市场经济没有必然联系,A项错误;B项“决定”观点错误;D项与题意不符。
8.在唐代,西域佛教燃灯礼佛习俗融入正月十五传统节庆活动中,从而形成我国元宵节观灯习俗。这表明( )
①中华文化起源于西域佛教文化
②西域佛教燃灯礼佛的习俗取代了中国原有的元宵节
③元宵观灯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兼容性
④开放与交流有利于促进文化的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选D。西域佛教燃灯礼佛习俗融入正月十五传统节庆活动中,体现了中华文化在交流中汲取借鉴了其他文化的积极成分,而不能说西域习俗取代了中华文化,故①②错误,③④正确,选D。
9.(2014·柳州模拟)中国与马来西亚两国历史上首次进行的文化寻根交流访问“中华经典文化寻根之旅”在西安隆重开营。本次活动旨在通过形式独特的教学与实践方式,使海外华裔青少年加深对中华国学文化的了解,并进一步扩大中华传统文化在海外华人群体中的影响力,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上述活动目的说明( )
A.文化艺术素质是全面提高青少年素质的前提
B.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C.感悟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有助于增强民族的凝聚力
【解析】选C。材料活动旨在使海外华裔青少年加深对中华国学文化的了解,并进一步扩大中华传统文化在海外华人群体中的影响力,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因此选C;A、B、D均不符合题目要求。
10.(2014·泉州模拟)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的《西藏的发展与进步》白皮书指出,西藏自治区成立了民族文化遗产抢救、整理和研究机构,藏文化得到有效保护、传承和发展。国家之所以大力保护和发展藏文化,是因为( )
①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藏文化需要坚持“走出去”战略
③藏文化的发展有利于进一步推进中华文化的繁荣
④藏文化是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A.②④ B.①② C.③④ D.①③
【解析】选D。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和发展藏文化有利于进一步推进中华文化的繁荣,①③正确。②④与题干不构成因果关系。
【
A.提高发展民族传统文化的能力
B.增强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C.抢救和保护少数民族特色文化
D.加强与其他民族文化的融合
【解析】选C。针对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困境,需要我们做的是抢救和保护少数民族特色文化以维护文化的多样性。A项与现实状况不符;B项不能解决当前问题;D项与题意不符。
11.(2014·南平模拟)福建惠安女服饰以其“花头巾、短上衣、银腰带、大筒裤”的特色,在中华民族的服饰文化中独树一帜。它适应当地劳动的需要,汲取了闽越文化、中原文化和海洋文化的精华,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完善。这体现了
( )
A.传统服饰文化对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产生影响
B.继承传统文化必须辩证地认识它们在生活中的作用
服饰文化使中华文化呈现出多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
【解析】选D。A、C两项本身表述均正确,但只强调了题干材料的一个方面,即只强调了惠安女服饰的特色;B项不符合题意;D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它适应当地劳动的需要,汲取了闽越文化、中原文化和海洋文化的精华,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完善”就体现了这一点。
12.闽剧,已有400年的悠久历史。明朝末年,昆山腔、弋阳腔等传入福州,与福州地区方言小调逐渐融合,发展为十二角色的规模,其班社被称为“闽班”。清末,福州的儒林班、江湖班、平讲班互相吸收音乐唱腔和表演艺术,彼此渗透,民国13年(1924年),郑振铎将《紫玉钗》《墦间祭》送商务印书馆出版,以“闽剧”取代“闽班”之称,从此“闽剧”成为福州地方戏的统一名称。闽剧的成长体现了( )
A.文化发展方向呈多元化的特点
B.中华文化顺应历史的发展潮流
C.中华传统文化所具有的包容性
D.各具特色的文化艺术异彩纷呈
【解析】选C。“逐渐融合”“互相吸收”“彼此渗透”等关键词,说明了中华传统文化具有包容性,C符合题意。二、非选择题(共52分)
标签:高考政治试题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