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sx_mengxiang
2014-11-03
2014年10月高三语文上册月考试题(文字版)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考生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答题注意事项见答题卡),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肄业/酒肆 荟萃/精粹 着实/着魔
B.馈赠/匮乏 希冀/羽翼 刹那/刹车
C.缔造/谛听 箴言/缄默 伺候/窥伺
D.联袂/抉择 沙砾/闪烁 开拓/拓片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荧屏 路由器 沆瀣一气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B.飓风 发帖子 革故鼎新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C.记要 听证会 耳提面命 欲加之罪,何患无词
D.甘霖 咏叹调 退避三舍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3.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于2010年11月1日正式启动。通过普查统计,到2020年,全国人口总量(不含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可控制在14.5亿左右。
B.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73周年纪念活动从12月12日晚就陆续展开,主要包括和平烛光祭、和平集会、和平法会以及“为和平而歌”晚会等活动。
C.中国的崛起已经成为全球公认的事实,这是一种什么意义上的崛起?究竟是富强的崛起,还是文明的崛起?在中国崛起的一片欢呼声中,我们需要的是冷静的反思。
D.2011年春节刚过,国际油价一路飙升,中东各国局势急剧动荡,埃及、利比亚、也门……等乱象迭起,更是令本已步履维艰的石油期货市场雪上加霜。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近代中国内忧外患,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促使知识分子自觉自愿又步履维艰地开始了从器物技术到思想文化的现代性追求。
B.经过长达两个星期的鏖战,本届世界锦标赛最终尘埃落定,中国队在赛程极其不利的情况下,克服重重困难,获得冠军。
C.有人认为天才之作总是合天地之灵气,妙手偶得,据说《蓝色多瑙河》就是作者在用餐时灵感一来随手写在袖口上的。
D.碳排放过量会给地球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的危害,如果不设法加以遏制,必然会威胁人类生存,全球性大灾难指日可待。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八路军副总司令彭德怀针对敌情,制定出了决定集中晋察冀军区的优势兵力,首先歼灭华北地区日军的方案。
B.公共传播不应该过分宣扬求名、逐利、炫富、攀比的思想,这是对社会公平机制和朴素平实风尚的极大冲击。
C.植物干细胞具有很强的自我更新能力,它们还可以分化为其他类型的植物细胞,最终产生出新的植物器官。
D.受地震的影响,日本宫城县境内出现了宽约4米的断裂带,这是日本最大的有地震观测史以来的地壳变动纪录。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6~8题。
吴门昆曲六百年
韩 晗
昆曲和京剧有着很大的区别,昆曲吐字缓慢,亦说亦唱,乍一听是音乐,再一听,是戏剧。袁宏道的《虎丘》里面讲的就是昆曲。它是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市民意识与启蒙思想兴起的明代,在富庶的苏州兴起的一种民间戏曲表现形式。当然,它不是横空出世的剧种,它的出现离不开高度发达的精神文明。
有些人感到奇怪,为什么盛世出现的音乐戏曲,会这样哀怨婉约?
其实,昆曲是一种精致、典雅的小众艺术。虽然如此,但它却能以苏州为中心,进行并非纯粹小众的传播。如果说大众,那为何从古到今的昆曲都没有摆脱只有数百人精通热衷的局面?记得《虎丘》里面就有这样的描写,在“檀板丘集”“歌喉相斗”的时候,整个苏州城几乎“倾城阖户,连臂而至”。哪种戏曲也没有这样的本事,能够以看热闹的形式,事先云集一大堆的观众,最后终于以看门道的要求,让这些人乘兴而来,尽兴而归。
这是昆曲一直雅化的结果,在本质上这样可以争取到更多的观众。昆曲是从来不拒绝走向大众的,自始至终,它都欢迎大众来参与。这么多年来昆曲一直逃不开雅化的趋势,越来越雅,越来越精致。它不会放下架子,去庸俗地取悦观众,但是观众们却以听昆曲为荣。
虽是这样曲高和寡,但是仍然可以吸引大量的人来关注,来观赏。看不懂不要紧,看得不大懂也不要紧,艺术的目的是使人身心愉悦。
从南宋开始,中国的文化出现了以休闲、优雅与和谐为主旋律的小国文化,声音中少了金戈铁马剑拔弩张,多了些春江花月夜与水调歌头。在这样的国情下,并非举国群情激昂,而是大家都最大可能地表达一种闲情雅致。到了明代,昆曲这个新形成的艺术形式更是让这种情趣一发不可收拾。檀板笛声,阵阵悠扬,带出了中国文化中最婉约最柔软的部分。
说到四方歌曲,就不得不谈昆曲的一路走过。无论是当年唱遍全国的弋阳腔,还是后来名扬闽浙的余姚腔,哪怕后来最为繁盛的花部高腔、皮黄,也都不能将昆腔消灭掉。恰恰相反,这些声腔不是被其他声腔兼并了,就是自己消亡了,唯独昆腔绵延至今,不合并,亦不消亡。而且,无论是曾经还是当下,大体上都是“四方歌曲必宗吴门”。
“宗吴门”,是一种模仿,模仿是出不来真正的艺术的。福建地方戏剧的改革从昆曲中借鉴了许多元素,南昌的戏剧界也“毫不犹豫”地以昆曲为榜样,因为昆曲在当下的这种热,这种高贵奢华、优雅脱俗的气质,是其他戏剧所不能比拟的。那吴门宗谁呢?即使是最高明的模仿,也不可能如水入大海不着痕迹。弋阳腔最开始也是被模仿,被分裂,最后散播各地。余姚腔模仿别人,最后迷失了自己,唯独昆山腔,貌似特立独行,但却能够坚韧不拔地以自己的形式存在着,既不高傲,也不妥协,说白了,就是从不会为了别人改变自己。
这是一种艺术的生存法则,也是一种为人的态度。(选自《散文选刊》2010年第4期,有删改)
6.下列对“昆曲”的说明,不准确的一项是( )
A.昆曲是一种吐字缓慢、亦说亦唱、哀怨婉约的民间音乐戏剧。
B.昆曲起源于市民意识与启蒙思想兴起的明代。
C.昆曲是在最为富庶的苏州兴起的一种民间戏曲表现形式。
D.昆曲的兴起是以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高度发达为前提的。
7.下列对“四方歌曲必宗吴门”在文中含意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弋阳腔、余姚腔和花部高腔、皮黄,都不能将昆腔消灭掉。
B.昆曲坚韧不拔地以自己的形式存在着,既不高傲,也不妥协。
C.苏州的昆曲高贵优雅的气质使它成为各地戏剧学习借鉴的榜样。
D.昆曲一路走过,吸收了弋阳腔、余姚腔等四方歌曲,却不为别人改变自己。
8.下列表达,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昆曲是一种最大可能地表达闲情雅致的悠闲文化现象。
B.袁宏道《虎丘》的描写进一步说明了昆曲走向大众化的趋势。
C.昆曲从古到今越来越雅,越来越精致,越来越大众化。
D.南宋出现的小国文化使昆曲成为中国文化中最婉约最柔软的部分。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鲍永字君长,上党屯留人也。父宣,哀帝时任司隶校尉,为王莽所杀。永少有志操,习欧阳《尚书》。初为郡功曹。莽以宣不附己,欲灭其子孙。都尉路平承望风旨,规欲害永。太守苟谏拥护,召以为吏,常置府中。永因数为谏陈兴复汉室,剪灭篡逆之策。谏每戒永曰:“君长幾事不密,祸倚人门。”永感其言。及谏卒,自送丧归扶风,路平遂收永弟升。太守赵兴到,闻乃叹曰:“我受汉茅土,不能立节,而鲍宣死之,岂可害其子也!”敕县出升,复署永功曹。时,有矫称侍中止传舍者,兴欲谒之。永疑其诈,谏不听而出,兴遂驾往,永乃拔佩刀截马当匈①,乃止。后数日,莽诏书果下捕矫称者,永由是知名。
更始②二年征,再迁尚书仆射,行大将军事。永至河东,因击青犊,大破之,更始封为中阳侯。永虽为将率,而车服敝素,为道路所识。
时赤眉害更始,三辅道绝。光武即位,遣谏议大夫储大伯,持节征永诣行在所。永疑不从,乃收系大伯,遣使驰至长安。既知更始已亡,乃发丧,出大伯等,封上将军列侯印绶,悉罢兵,但幅巾与诸将及同心客百余人诣河内。帝见永,问曰:“卿众所在?”永离席叩头曰:“臣事更始,不能令全,诚惭以其众幸富贵,故悉罢之。”时攻怀未拔,帝谓永曰:“我攻怀三日而兵不下,关东畏服卿,可且将故人自往城下譬之。”即拜永谏议大夫。至怀,乃说更始河内太守,于是开城而降。
时董宪裨将屯兵于鲁,侵害百姓,乃拜永为鲁郡太守。永到,击讨,大破之,降者数千人。帝嘉其略,封为关内侯,迁杨州牧。会遭母忧,去官,悉以财产与孤弟子。建武十一年,征为司隶校尉。帝叔父赵王良尊戚贵重,永以事劾良大不敬,由是朝廷肃然,莫不戒慎。乃辟扶风鲍恢为都官从事,恢亦抗直不避强御。帝常曰:“贵戚且宜敛手,以避二鲍。”其见惮如此。
永行县到霸陵,路经更始墓,引车入陌,从事谏止之。永曰:“亲北面事人,宁有过墓不拜!虽以获罪,司隶所不避也。”遂下拜,哭尽哀而去。西至扶风,椎牛上苟谏冢。帝闻之,意不平,问公卿曰:“奉使如此何如?”太中大夫张湛对曰:“仁者行之宗,忠者义之主也。仁不遗旧,忠不忘君,行之高者也。”帝意乃释。(节选自《后汉书•卷二十九》,有删改)
注 ①当匈:束在马胸前的皮带。②更始:汉更始帝刘玄。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都尉路平承望风旨,规欲害永
规:计划,打算
B.持节征永诣行在所
诣:接受旨意
C.可且将故人自往城下譬之
譬:劝说
D.恢亦抗直不避强御
抗:不顺从,引申为刚正不屈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莽以宣不附己故为之文以志
B.永乃拔佩刀截马当匈,乃止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C.路平遂收永弟升王许之,遂与秦王会渑池
D.遂下拜,哭尽哀而去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现鲍永“仁”与“忠”的一组是( )
A.①少有志操,习欧阳《尚书》②因数为谏陈兴复汉室,剪灭篡逆之策
B.①兴遂驾往,永乃拔佩刀截马当匈②乃辟扶风鲍恢为都官从事
C.①永虽为将率,而车服敝素,为道路所识②臣事更始,不能令全,诚惭以其众幸富贵,故悉罢之
D.①去官,悉以财产与孤弟子②亲北面事人,宁有过墓不拜!虽以获罪,司隶所不避也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莽杀了鲍永的父亲鲍宣并欲斩草除根。太守苟谏是个正直的官员,他非常同情鲍永家的遭遇,为保护鲍永,将他安排在自己身边为吏。
B.鲍永素有大志,经常向苟谏陈说兴复汉室歼灭篡权叛逆王莽的计策,而苟谏经常告诫他要当心由此招来灭门之祸。
C.光武帝刘秀称帝后,派谏议大夫储大伯持符节召见鲍永。鲍永怀疑有诈,关押了储大伯。后来他释放了储大伯,但也以遣散部队的方式表达了心中的不满。
D.鲍永严于执法,不避权贵,使朝廷风纪肃然,王公大臣莫不小心谨慎。后来的鲍恢也与他一样“抗直不避强御”,连光武帝刘秀也赞赏他们。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14分)
标签:高考语文试题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