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考 > 高考物理 > 高考物理试题

2016届上饶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含解析)

编辑:

2015-10-29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8~12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A A C B C D A A

题号 9 10 11 12

答案 AC AD AC BD

二、实验填空题(本题共8小空,每空3分,共24分.)

13、  ,小于,大于

14、 ①轻轻推动;    ②减小,   间隔均匀;   (2)   1.24,

注:选择解析:

1、考点:物理学史.

专题: 常规题型.

分析: 根据物理学史和常识解答,记住著名物理学家的主要贡献即可.

解答: 解:A、伽利略在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中,采用了以实验检验猜想和假设的科学方法,故A正确;

B、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卡文迪许通过实验测量得出了引力常量G,故B错误;

C、牛顿曾设想,从高山上水平抛出的物体,速度一次比一次大,落地点就一次比一次远.

如果抛出速度足够大,物体不会落回地面,将绕地球运动,成为人造地球卫星.故C错误;

D、伽俐略揭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用理想实验法指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若没有摩擦,将保持这个速度一直运动下去,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物理学史,是常识性问题,对于物理学上重大发现、发明、著名理论要加强记忆,这也是考试内容之一.

2、考点:牛顿第二定律;滑动摩擦力.

专题:整体法和隔离法.

分析:整体法和隔离法是动力学问题常用的解题方法.

解答: 解:A、B两物块叠放在一起共同向右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对A、B整体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然后隔离B,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fAB=mBa=μmBg 大小不变,

物体B做速度方向向右的匀减速运动,故而加速度方向向左,摩擦力向左;

故选A.

点评:对于连接体问题可以用整体法求加速度,用隔离法求解系统内力!

3、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

专题: 运动学中的图像专题.

分析: 在速度﹣时间图象中,某一点代表此时刻的瞬时速度,时间轴上方速度是正数,时间轴下方速度是负数;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加速度与合力的关系满足牛顿第二定律;根据这些知识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

解答:解:A、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则知在2t0时间内物体的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故A错误.

B、在2t0时间内物体的速度先沿正向减小,后沿负向增大,故B错误.

C、在2t0时间内物体的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知,合力先减小后增大,故C正确.

D、在2t0时间内物体的速度变化量为△v=﹣v0﹣v0=﹣2v0≠0,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对图象的识别,重点要看清坐标轴,其次要看斜率,要注意速度和加速度都是矢量,不仅要关注它们的大小,还要注意它们的方向.

4、考点: 滑动摩擦力.

专题: 摩擦力专题.

分析: 以AB两个物体整体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平衡条件研究桌面对物体B的摩擦力f.

解答: 解:设绳子的张力大小为T.以AB两个物体组成的整体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平衡条件得,桌面对物体B的摩擦力f=2T.设t时刻砂子流掉的重力为G′,则由题可知,G′=kt,t时刻对C:由平衡条件得,2T=2G﹣G′,则有f=2G﹣G′=2G﹣kt,可见,f与t是线性关系,f﹣t图象是向下倾斜的直线.当t=0时,f=2G,t=t0时,f=G.故B正确.

故选B

点评: 要严格研究并选择图象,必须根据物理规律得到解析式,再由数学知识进行选择.

5、考点:人造卫星的加速度、周期和轨道的关系.

专题: 热力学定理专题.

分析: 万有引力提供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所以第一宇宙速度是围绕地球圆周运动的最大速度,卫星由于摩擦阻力作用,轨道高度将降低,运行速度增大,失重不是失去重力而是对悬绳的拉力或支持物的压力减小的现象.根据相应知识点展开分析即可.

解答:

解:A、第一宇宙速度为最大环绕速度,天宫一号的线速度一定小于第一宇宙速度.故A错误;

B、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有: 解得: 得轨道高度降低,卫星的线速度增大,故动能将增大.故B错误;

C、卫星本来满足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即 ,由于摩擦阻力作用卫星的线速度减小,提供的引力大于卫星所需要的向心力故卫星将做近心运动,即轨道半径将减小,故C正确;

D、失重状态说明航天员对悬绳或支持物体的压力为0,而地球对他的万有引力提供他随天宫一号围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所以D错误

故选:C.

点评: 解决卫星运行规律问题的核心原理是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通过选择不同的向心力公式,来研究不同的物理量与轨道半径的关系.

6、考点: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功的计算.

分析:三力平衡中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等值、反向、共线,故先求出除F3外的两个力的合力,然后将转向后的力F3与除F3外的两个力的合力合成,即可求出合力,根据合力与速度方向的关系判断做什么运动,根据转向后F3与速度方向的关系判断做正功还是负功.

解答: 解:B、力平衡中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等值、反向、共线,故除F3外的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等于F3,方向与F3反向,故等效成物体受两个互成120°的大小等于F3的力作用;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可知,两个大小相等且互成120°的力合成时,合力在两个分力的角平分线上,大小等于分力,故此时物体所受到的合力大小为F3,合外力为恒力且不为零,物体的动能一定改变,故B错误;

A、若此时合力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则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F3与速度方向为60°,力F3做正功,故AC错误,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关键在于三力平衡中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等值、反向、共线;同时用到两个大小相等且互成120°的力合成时,合力在两个分力的角平分线上,且大小等于两分力

7、考点:运动的合成和分解.

专题:运动的合成和分解专题.

分析:根据在相等的时间内,由位移公式可确定各自位移,并由三角形来确定位移关系,根据距离与时间关系,确定何时取最小值.

解答: 解:设经过时间t后,A的位置为L﹣vt.B的位置为vt

AB= ,

解得:AB= ,则当t= 时,AB最小.

最小值为 ,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另,本题的解法也可用运动的合成并选其中一物体为参考系,如此会更为简便。

点评:考查位移公式,并根据数学表达式来确定,在时间取何值时,距离取最小值.

8、考点:机械能守恒定律.

专题:机械能守恒定律应用专题.

分析:根据动能与势能之间的关系可用高度表示速度;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可求得动能和势能相等时的竖直分速度;则可求得水平速度和竖直速度之比.

解答: 解:最高点处时有:  mgh=2Ek=mv02;  解得:v0=

设动能和势能相等时,高度为h′;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可知:

mgh′+ mv2=mgh+ mv02      联立解得:h′=     则竖直分速度为:vy= =

故水平速度和竖直速度之比为: v0:vy= :1;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应用,本题要注意物理量较多,故应正确设置中间量进行转换.

9、考点:向心力;牛顿第二定律.

专题:牛顿第二定律在圆周运动中的应用.

分析:小球受重力和支持力,靠重力和支持力的合力提供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根据F合=ma= =mω2r比较线速度、角速度、加速度.

解答: 解:A、对小球受力分析,小球受到重力和支持力,它们的合力提供向心力,如图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F=mgtanθ=ma= =mω2r,

解得:v= ,a=gtanθ,ω= .A的半径大,则A的线速度大,角速度小,向心加速度相等.故AC正确,B错误.

D、因为支持力N= ,支持力等于球对筒壁的压力,知球A对筒壁的压力一定等于球B对筒壁的压力.故D错误.

故选:AC.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圆周运动向心力的来源,结合牛顿第二定律进行求解.

免责声明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