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考 > 高考文综 > 高考文综复习

2014高考文综备考:两会高考热点及答题角度解读

编辑:

2014-03-17

举个例子:

科学发展是关乎民生、关乎未来的长远之计。

材料一、201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2013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突出强调了要积极稳妥的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的质量。在城镇化上升为各级政府的主要工作目标后,“家庭农场”这一提法首次出现在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中。这样,一方面通过加快城镇化建设有效吸纳一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让更多的农村居民进入城镇,开辟新的发展空间,营造新的发展氛围。另一方面,将没有能力和条件进入城镇从事工业生产,但具有较高农业种植水平的农村居民留在新农村,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这两个方面相辅相成,将使中国的城乡二元结构得到有效的改变,形成城乡互动、城乡共赢的良好局面。

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的知识,说明推进城镇化和发展家庭农场的意义。(14分)

第一步:看到这样的题目,我们通过阅读材料,特别是材料中重要的关键词,城镇化和家庭农场。

第二步:那么我们通过材料,确定涉及的知识范围,例如说从“经济学角度”,

从经济生活角度你可以归纳以下内容:

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就业能直接提高劳动者的收入,有利于增强劳动者抗击物价变动对生活的影响以及提升生活质量。

有助于促进社会公平,有助于实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目标,同时符合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因此说要提高劳动者收入,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

有利于扩大消费,拉动经济发展,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符合科学发展观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要求。

实现农民工就业有利于资金回流到农村,增加农业投入,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发展农村中的第二、三产业,促进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特别是农村城镇化建设起到促进的作用

优化资源的配置,促进现代(农业、工业、新兴产业发展)。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有的同学问,以上这些内容记不住也联系不起来怎么办,其实用关键词法最好了,例如说:经济生活部分涉及到哪些相关的关键词:例如收入、价格、消费、经济增长方式、宏观调控、就业……

第三步:重联系,就是将你头脑中的关键词与材料内容联系起来。例如根据材料你可以联系的关键词有:

科学发展观

“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收入、消费、内需。

“家庭农场的节约化……”——资源优化配置,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巩固和增强农业的地位

“城乡互利共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国民经济发展、、、

这样话的,导致现实背后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可以避免“漫天撒网”现象。

第四步:分析得分点。这个题目14分,不可能7个2分,如果是4个3分的话,那么还有一个得分点是2分。如果3个4分的话,还有一个得分点是2分。题目中材料涉及到四个方面的内容,从以上联系的内容看,可能是科学发展的体现这个部分分值偏小,其它涉及到的三个方面是每一个部分是4分。

第五步:既然通过得分点确定好答题的方向,同时也联系了答题的内容,那么剩余的就是组建答案了。

参考答案如下:

(1)城镇化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利于增加就业,促进居民增收,进一步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4分

(2)家庭农场实行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有利于农业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巩固农业基础地位,保证国家粮食安全。4分

(3)城乡互动共赢的良好局面,有利于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格局的新局面,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4分

(4)有利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如果做到这样的话,你这道题目就答得相对完美了。

当然,在考前这几天,你有必要弄明白答题思路,同时从主干知识上进行积累和突破,不要一味的死记硬背,那样背出来的东西也用不上,如果不会背也没关系,把知识模块中涉及到关键词记忆好好,并且在训练中扩展,在考试中运用,例如说,你可以把政治生活相关的内容总结一下,如果记不住可以记住一些关键词,这样就轻松多了,链接、、、

从政治生活角度可以归纳以下内容:

政府要履行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提供公共服务的职能,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以维护社会稳定,政府促进就业也有利于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

我国公民与国家是和谐统一的关系,国家依法保护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平等就业的权利是劳动者的基本权利。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把改善民生作为保增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体现了党的性质和宗旨。

中国共产党坚持与时俱进,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重视民生问题是科学执政的体现。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新生代农民工依法享有政治权利同时健全基层民主制度。

免责声明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