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高校自主招生路漫漫 六成人认为增加学生负担

2013-06-05

【摘要】近日,各大高校都进行了针对特殊类考生报考的自主招生面试,威廉希尔app 小编编辑整理了以下各大学自主招生的试题、分类、注意事项等,供2013年广大考生学习借鉴,希望能帮助到考生们。

高校自主招生路漫漫 六成人认为增加学生负担

“高校自主招生”成了一个引起全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先是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5所国内知名高校首次携手实行“五校联考”;随后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香港大学3所高校宣称要在自主招生中联手。而北大试行的“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则将自主招生推上了公众舆论的风口浪尖。

从2003年开始试行的高校自主招生在培养创新人才上取得了不少成效,然而,在操作层面上一直存在一些争议。为此,上周本刊联合某门户网站推出了“高校自主招生,会否制造新的高考不公”的调查,在调查中近6成的被调查者认为:自主招生增加了学生的学业和心理负担;而在自主招生中获益的学生,仅是极少数。

五问高校自主招生

调查补白

自主招生,因为“被理解”为偏才怪才上大学的绿色通道,6年前甫一推出,即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自主招生,因为“被延伸”为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在这个冬天,再一次成为公众热议的话题。

从高招改革一个小小的切口,推及维系中国教育体系金字塔最顶层的制度设置——人们在审视高校自主招生制度试点6年来的历程时,更多顾及的是公开、公平、公正的理念是否得到彻底贯彻,更多担忧的是在推行这一渐进式改革中效率与公平的博弈。

也正是基于这一点,我们提出了如下五点疑问,以期对正在进行的自主招生试点有所推进。须知,高考改革迈出的每一小步,都会实实在在地影响一代人的成长之路。

当代钱钟书、吴晗

为何迟迟没有出现

由于一开始就将选拔目标锁定为创新人才,自主招生制度甫一推出,社会各界就普遍将其理解为“偏才怪才上大学的绿色通道”。然而在实施6年后,人们才发现:众所期待的当代钱钟书、吴晗并没有因自主招生的推行而出现;原因很简单:大部分高校依然以文化课考试作为自主招生的主要衡量依据,考生还要参加高考,而最优秀的考生得到的优惠一般也只有30分左右,平均到四五门高考科目中,也只能作为考场上一时发挥欠佳后的一点“贴补”而已,实在当不得大用。

为何明知是“局”

考生也不得不“上赶着”追逐

当6年前自主招生制度刚刚被推出时,善良的人们更多的是从考生的角度理解高考改革的这一新事物,大部分人认为此举无疑给考生上大学开辟了新的通道;然而,当自主招生“被延伸”一步,演变成中学校长推荐制的时候,蓦然回首,人们才明白,所谓的自主招生毋宁说是名校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做下的一个“局”,仅此而已。因为考生一旦上了钩,就要签下“卖身契”,高考报志愿再也没了自由,而自主招生的竞争由此也演变成了高校赶在高考前提早“掐尖儿”的一场大战。但是,话说回来,明知是“局”考生也不得不“上赶着”去追逐,因为高考毕竟关系到“身家性命”,多个机会多条路。

自主招生为何沦为

部分重点高校的“小灶”

参与自主招生试点的高校,从6年前的22所,已经增加到如今的76所。然而,相对于全国2000余所高校的总数来说,这实在是一个小数目。在基础教育领域里资源不均衡的现实被广为诟病的今天,我们是否也意识到了:在中国教育体系最顶端的高等教育领域里,同样存在着人为的教育资源的不均衡配制?开自主招生的“小灶”,是否会加重高等教育领域的贫富不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