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sx_gaohm
2016-05-12
历史,简称史,一般指人类社会历史,精品小编准备了高考历史学科模拟检测试卷,希望你喜欢。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题3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 汉代京师长安的商业区有九市,“九市开场,货别隧分”。洛阳的商业市场有三市,“金市在大城西,羊市在大城南,马市在大城东”。在汉代不仅京师,一些名都和郡县也都设有市。下列关于汉代商业发展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商业活动突破空间限制 ②城市商业活动比较繁荣 ③政府开始鼓励商业发展 ④商品分区排列和出售
A. ②④ B. ①② C. ③④ D. ①③
2. 据《大唐语林》记载:某人请求玄宗开恩帮女婿王某科举及第,玄宗答应。负责科举的礼部侍郎将皇帝钦点王某情况报告宰相。宰相说:“科举是为国家取才大典,怎么能凭皇帝一句话,就把功名与人?”玄宗只好取消成命。这则记载表明( )
A. 礼部与宰相共管科举 B. 相权对皇权有制约性
C. 科举制度具有公平性 D. 科考不受皇权的干预
3. 河南安阳汤阴县建有“宋岳忠武王庙”,以纪念被秦桧陷害致死的抗金英雄岳飞。据旧《岳飞庙志》记载,1750年乾隆皇帝曾来此拜谒,御书诗一首,镌刻在石碑上,称“乾隆碑”,立在岳飞庙南北中轴线的“御碑亭”里。御碑的树立把秦桧等人跪岳飞变成了跪御碑。1915年“乾隆碑”被移到岳飞庙山门东侧,秦桧等五具败类像又置于岳飞的威视之下了。这一景致变化反映出( )
A. 岳飞深得后世人民爱戴 B. 意识形态具有稳定性征
C. 专制皇权的至高无上性 D. 政治变迁影响思想文化
4. 某思想家强调伦理认知的关键深植在道德本性之中,之所以有时会违背道德本性,是因为“物欲牵蔽”,该思想家是( )
A. 孔子 B. 董仲舒 C. 王阳明 D. 李贽
5. 中国近代的两首竹枝词写道:“都城洗帝王尊,出入居然任脚跟。为问大家前二载,几人走过正阳门”。“政局纷纷类弈棋,本来约法尚临时。四番总理曾更替,内阁从新组短期。”材料反映了当时中国的政治现象是( )
A. 八国联军侵华与政局动荡 B. 帝制倾覆与人民当家做主
C. 帝制复辟与政府更替频繁 D. 帝制倾覆与共和政体飘摇
6. 冯天瑜《中华文化史》中载:“电灯、自来水初出现时,上海市民曾十分恐惧,担心用电会“遭雷殛”……后来则非常欢迎电灯,称其“赛月亮”,“颇便行人”:开始市民“谓](自来)水有毒质,饮之有毒,相戒不用”,后来则“通装水管,饮濯称便”。上述材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 )
A. 思想观念的改变是近代化原动力 B. 国人对西方文明接受的思想过程
C. 当时国人生活水平有了普遍提高 D. 电灯、自来水自身存在明显不足
7. “康有为的维新思想对公众意识的影响日益扩大,中国不但面临着行政管理崩溃的现实,而且开始了以辛亥革命为结果的政治瓦解的进程。”这说明维新思想( )
A. 对封建专制思想进行了全面的否定 B. 促使国人民族意识的觉醒
C. 客观上有利资产阶级革命思想传播 D. 导致清朝统治的土崩瓦解
8. 20世纪的某一时段出现了这样的现象:日本大量赶制这种国旗(在一条条长卷的白布印上旭日徽,挂起晒干后即可裁成一幅幅小型的日本国旗),准备插遍中国各地:中国东北人口构成中,日本人比例突增,居于中国东北境内的日本侨民已达170万。这些现象揭示了( )
A. 日本蓄意侵略中国 B. 日本援助中国开发
C. 中国政府积极对外开放 D.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浪潮
9. 下表是1955—1960年与中国建交国家统计表,对表格反映的史实解读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时间 国家 时间 国家
1955年 阿富汗、尼泊尔 1958年 柬埔寨、伊拉克、摩洛哥、阿尔及利亚
1956年 埃及、叙利亚、也门 1959年 苏丹、几内亚
1957年 斯里兰卡 1960年 加纳、古巴、马里、索马里
①贯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成果 ②新中国外交出现重大突破 ③中国加强与亚非国家的团结与合作 ④不结盟运动推动亚非国家新联合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10. “可以划出一个有明确地域界线的区域,实行类似特区的政策……引进先进技术和科技项目,开发新产品,兴办新企业。同时,促进老企业的技术改造,优化经济结构,带动各自腹地经济的发展……”材料中的“区域”是( )
A. 特别行政区 B. 民族自治区 C. 沿海经济开放区 D. 浦东新区
11. 下面是两幅新中国宣传农村的海报,从中可以看出( )
《公社新邮图》 《新农村建设图》
A. 都基于土地所有制形式上的根本变革 B. 农民生活水平都获得了极大的提高
C. 都是对农村经济建设的有益探索 D. 都对未来农村建设规划了美好蓝图
12. 有人认为:罗马人智力不如希腊人,体力不如高卢人,经商的本事不如迦太基人,却能一一打败这些部族. 而且在战后还能与这些部族有秩序地和睦共处。为什么?你会发现,罗马帝国的强大,归根结底是因为它的宽容开放,它的兼收并蓄。这一认识主要是基于罗马( )
A. 万民法广泛的适用性与实用性 B. 较为发达的工商业经济
C. 帝国凭军事实力不断进行扩张 D. 《十二铜表法》成文化
13.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1763年以前)在西非,土著酋长们基本上把欧洲商人限制在沿海贸易站。在中东、印度和中国古老的文明中心,各土著民族如人们可能预料的那样,对欧洲入侵者的文化根本没有印象。穆斯林土耳其人虽与基督教欧洲人关系最密切,但极其看不起他们。”由此可以看出( )
A. 早期欧洲殖民扩张对亚非土著文化没有影响
B. 早期欧洲殖民扩张对亚非土著文化影响较小
C. 18世纪以前世界其他地区无视欧洲文化存在
D. 18世纪以前欧洲文化已经融入亚非各国文化
14. 1840年英国诞生世界上最早的“黑便士”邮票,以维多利亚女王登基时的侧面肖像为画面。1878年(光绪四年)中国首枚邮票大清“龙票”诞生。观察这两幅邮票的画面信息,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 英国政体对晚清产生重要影响
B. 中国的专制制度已经开始衰落
C. 两国都存在着王权思想的影响
D. 两国的政治民主化水平相近
15. 1807年《普鲁士王国所有城市规程》规定:国家只保留对各城市的最高监督权和司法权,其余权力归城市所有。但因反对势力强大,规定成一纸空文。在法国“二月革命”影响下,德国爆发革命并通过I849年宪法,内容涉及联邦制、议会制等。但普鲁士国王不合作,宪法流产。1871年德国宪法通过,实行君主立宪制,但保留专制色彩。德国60余年的探索充分体现( )
A. 法德两国合作源远流长 B. 工业革命保障政治发展
C. 启蒙运动促进政治变革 D. 政治民主化具有艰难性
16. 苏联问题专家郑异凡指出:“俄文本身并无‘余粮’的意思,而是指征收(摊派)粮食。所谓余粮实际上由国家和军队的需要确定,国家先确定所需要粮食数量,然后分配给各省、县和村。”据此作者认为( )
A. “余粮”指农民口粮之外的多余粮食 B. 政府“征收”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
C. 政府“征收”措施在苏俄一直延续 D. 政府“征收”考虑了农民的基本生活
17. 1933年3月,上任不到二十天的罗斯福就向国会正式提交了一份计划——准备组建民间资源保护队,并在3月的最后一天获批成立。“7月1日,距罗斯福做出这个古怪的决定还不到4个月,他设定的25万招聘人数的目标就已达成。”这一古怪计划所起到的最直接的结果是( )
A. 扩大就业机会 B. 缓和社会矛盾 C. 恢复发展生产 D. 保护资源环境
18. 20世纪六十年代,美苏两国提出要“和平竞赛”,商定在对方的首都办展览。苏联人办了炫耀其宇航技术的展览,美国人看了很害怕。而美国人到苏联办了个美国家庭的厨房展览,非常现代化。苏联人一看,大为震惊:原来生活可以这样!觉得美国人很幸福,内心向往美国。这一情形反映出( )
A. 美苏实际上放弃争夺世界霸权 B. 美苏两国在科技上的差距巨大
C. 美国取得对苏联的绝对优势 D. 美苏冷战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19. 这一理论既能解释低速运动状态下的物质,也能解释在光速或接近光速运动状态下的物质。这一理论( )
A. 揭示了空间和时间本质上的统一性 B. 说明了静止的绝对的时空观念
C. 肯定了牛顿为代表的古典物理学 D. 证明了时间空间和运动无关的观点
20. 在纽约苏富比举办的秋拍中梵高油画《静物,插满雏菊和罂粟花的花瓶》落槌,加上佣金拍价合计为人民币3.77亿元。这幅画堪称其短暂绚丽的艺术生涯中巅峰之作。对这幅画的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用热情奔放的笔调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
B. 用未受污染的眼睛观察世界并忠实地描述它们
C. 用强烈的色彩和火一样热情表达对生活的热爱
D. 利用下意识和几何形体的排列表达猛烈的情绪
二、 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满分60分。包括必做题和选做题两部分。其中第21题、第22题、第23题为必做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24题为选做题,包括A、B、C、D四小题,请选定其中两小题,并作答。若多做,则按作答的前两小题评分。
21. (14分)纵观中国历史,中央和地方关系始终是关乎国家统一、社会稳定的重大命题。古代围绕着“封建”与“郡县”之优劣利弊,自秦以来就多有讨论。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廷尉斯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苏轼《东坡志林》
材料三 汉兴之初,海内新定,同姓寡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裂疆土,立二等之爵。功臣侯者,百有余邑;尊王子弟,大启九国——藩国大者,夸州兼郡,连城数十。
——《汉书》
材料四 顾炎武:“知封建之以变而为郡县,则知郡县之弊而将复变。然则将复变而为封建乎?曰:不能。……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刘绍玢:“封建郡县. 均有善不善焉。”“仍郡县之制,师封建之意,亦日久于其任而已。……苟得其人,则必任以数十年之久。”——据《清人对柳宗元〈封建论〉的批评》整理
标签:高考历史模拟题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