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考 > 高考模拟题 > 高考历史模拟题

2012届高考历史复习往年模拟试题

编辑:sx_haody

2014-04-11

为了帮助大家掌握最新高考资讯,威廉希尔app 高考频道为大家搜集整理了高考历史复习模拟试题,供大家参考!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

1.(2008年江苏高考7题)如果看到右侧漫画,下列人物中最为愤慨的可能是(    )

A.魏源

B.林则徐

C.洪仁�

D.严复

2.(2011年高考全国文综Ⅱ卷35题)哥白尼、牛顿和爱因斯坦被称为近代以来最伟大的科学家,其理论的共同之处是

A.得到了科学实验的验证                 B.改变了人类对自然世界的认识

C.推动了技术的重大突破                 D.科学地概括出物质运动的定律

3.(2011年高考广东文综22题)1919年英国《泰晤士报》曾刊登标题文章——“科学革命”,两个副标题是“宇宙新理论”、“牛顿观念的破产”。具有“科学革命”意义的理论是

A.日心说           B.量子论          C.相对论          D.经典力学

4.(2011年高考安徽文综21题)日本福岛核泄漏事故引起全球关注。反思近代科技发展的历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类面临的核威胁最初源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B.原子弹的使用是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决定因素

C.科技发明是近百年间众多人为灾难的主要原因

D.第三次科技革命诸多技术源于二战中的军事发明

5.(2010高考广东文综21题)《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中有这样的评述:“两个学说都发现了变化的原因在于斗争——生存竞争和阶级斗争。”这两个学说最终形成于

A. 17世纪初期      B.18世纪中期         C.19世纪中期         D.20世纪初期

6.(2008年高考全国文综Ⅰ卷15题)1920年,梁启超在《欧游心影录》中谈到“科学万能说”时,认为它“当然不能像从前一样的猖獗”。梁启超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

A.科学技术在中国的传播遇到阻碍     B.科学技术在欧洲的发展水平很高

C.科学技术在世界大战中成为工具     D.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减缓

7.(2009年高考四川文综19题)哥白尼说虽被后来的科学发展所扬弃,但人们仍然视其为一场“革命”。这是因为它

A.撼动了中世纪神学基础,显示了挑战权威的态度

B.开创了近代实验科学,提出了研究自然的新方法

C.概括了宇宙运动规律,指引了人类认识自然的方向

D.开辟了天文学新领域,标志着近代自然科学的形成

8.(2008年江苏高考15题)一位科学家的墓碑上镌刻着这样的铭文:“他以神一般的力量,……第一个说明了行星的运动和图像。”这位科学家应该是(    )

A.伽利略           B.牛顿

C.爱因斯坦          D.普朗克

9.(2010年高考江苏历史16题)英国曼彻斯特地区,在18世纪80年代初只有棉纺厂两家,短短的时间内棉纺厂发展很快:1802年52家,1809年64家,1830年99家,以上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珍妮纺纱机推动工业发展        B.蒸汽动力的普遍推广

C.铁路交通大规模兴建            D.英国棉纺品大量涌入中国

10.(2009年广东高考21题)普朗克曾这样评论爱因斯坦的科学成就:“这个原理在物理世界观上所引起的革命,只有哥白尼世界体系的引入才能与之相提并论。”文中的”这个原理“是(    )

A.日心说   B.相对论  C.量子假说  D.万有引力定律

11.(2008年上海高考A10题)“月亮既不会掉下来,也不会离去,那是因为它的运动正好抵消了地球的引力。”说这句话的科学家是(    )

A.牛顿              B.波义耳             C.拉瓦锡           D.哥白尼

12.(2011年海南高考10题)17世纪,处于科学革命中的西欧,“肯定自然知识的实用价值,以及肯定它对科技进步的前景所包含的意义,已经成为普遍接受的常识,但科学的素养对于人类,以及对于人类所处的环境实际产生的作用还是很小”。这一现象说明

A.民众仅从实用角度理解科学革命       B.科学素养的提高不受社会重视

C.科学革命只影响到知识阶层           D.科学方法已获得广泛认同

13.(2010年高考福建文综20题)图9是一张历史研究性学习涉笔活动宣传海报的配图。据此判断,下列标题中最适合于这份海报的是

A.“超越时空的梦想”

B.“探索与发现:海王星”

C.“普朗克的假说与验证”

D.“比萨斜塔—亚里士多德力学学说的终结”

14.(2010年高考山东文综16题)下列选项中不能体现继承与发展关系的是

A.智者学派思想——人文主义思潮

B.牛顿经典力学——爱因斯坦相对论

C.君权神授说——社会契约论

D.罗斯福新政——二战后西方国家经济调整

15.(2010年高考天津文综历史部分11题)20世纪初,提出光量子假说,解决经典物理学无法解释的光电效应问题的科学家是

A.普朗克                            B.麦克斯韦

C.玻尔                              D.爱因斯坦

16.(2007年高考海南单科19题)20世纪初,爱因斯坦相对沦的提出是物理学的一场变革。它(    )

A.否定了经典力学体系

B.打破了绝对时空观

C. 彻底解决了19世纪以来物理学面临的危机

D. 标志着对物质世界的认识开始进入微观粒子世界

17.(2008年广东高考21题)19世纪,西方宗教信仰的虔诚度降低。与这一趋势形成无关的科学家是(    )

A.牛顿    B.达尔文    C.爱因斯坦    D.伽利略

18.(2009年高考安徽文综19题)被西方教会势力指责为“意在扰乱对神的信仰,企图毁灭上帝”,而中国启蒙思想家严复则认为“其彰人耳目,改易思理,甚于奈端(牛顿)氏之天算格致”的学说是

A.日心说           B.进化论

C.量子论           D.相对论

19.(2011年江苏高考20题)菲利普•费尔南德兹一阿迈斯托在评价某科学家时指出:在他的宇宙里,“每一种现象都带有欺骗性。物质和能量可以相互转换。双胞胎以不同的速度衰老。平行线可以交叉。光线弯曲的径迹其实缠绕宇宙。”这位科学家是

A.伽利略          B.达尔文           C.牛顿             D.爱因斯坦

20.(2009年高考广东理基67题)英国思想家斯宾塞认为,人类社会沿着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过程发展,他的思想最有可能借用了

A.相对论原理              B.万有引力定律

C.进化论原理              D.主权在民思想

21.(2010年海南高考历史12题)1909年出版的《一个女工的青春》记录了当时一位英国女工的陈述:“当我星期天去教堂时,我不愿人们看出我是女工,因为我为自己的地位感到羞耻。我还当学徒时,就总听说女工们轻浮、堕落。人们总是以蔑视的口吻谈论她们。我暂时不再贫穷了。我们星期天的美餐仿佛是皇家的宴会……当我涨了工资以后,每顿饭我还喝上一小杯甜葡萄酒。”这段材料表明

A.妇女已成为社会的主要劳动力    B.妇女的社会地位得到较大提高

C.陈述者积极改变自身社会形象    D.陈述者仍未摆脱社会偏见束缚

22.(2009年高考广东文基31题)从交通运输的角度看,代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是

A.蒸汽机车              B.内燃机车

C.电力机车              D.汽车

免责声明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