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考 > 河南高考 > 河南高考资讯

河南郑州多民办学校转正难 呼吁政府降低审批门槛

编辑:sx_haody

2014-09-09

由于没有办学资质,在一些民办学校就读的孩子无法解决学籍问题,9月4日《河南商报》报道了这个问题后,引起很多读者关注。一些民办学校负责人反映,由于门槛过高,河南郑州多民办学校转正难,希望政府部门降低审批门槛。专家表示,民办学校在一定程度上分担了公办学校的压力,承担了义务教育的责任,政府部门理应给予扶持。

改变

多年的“黑户”转正了

郑州市金水区文馨小学由原来的春笋小学改名而来,此前学校因为没有办学资质,一直以“黑户”身份存在。

去年7月,因存在房屋产权纠纷、未报送民办学校设立申请及校舍硬件不达标等原因,春笋小学被金水区教体局强制取缔。随后,办学人杨万霖择址筹建文馨小学,并向金水区教体局报送民办学校设立申请。

今年4月,金水区教体局批准金水区文馨小学为符合办学条件的民办小学。

杨万霖先后创办过三四所农民工子弟学校,为上万名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提供了上学机会,但由于办学条件达不到标准,一直拿不到办学许可证。这些年,杨万霖一直为民办学校的“身份”而奔波。

无奈

门槛太高,民办学校转正难

在一些人看来,之前的春笋小学能获得办学资质,多少有些幸运。在郑州,没有办学资质的民办小学不下20所,能最终通过审批的微乎其微。

“审批的标准不改变,我们就会一直被卡死。”一民办小学负责人李先生说。

他所说的标准,是指《民办教育促进法》的相关规定,即民办学校的设置标准参照同级同类公办学校的设置标准执行,各地据此制定地方标准。

“按照郑州市公办学校的设置标准,学校要有200米长的跑道,要有科学实验室、仪器室、图书馆、计算机室等,这些条件对于民办学校来说,根本无法达到。”李先生无奈地说。

二七区一所民办小学的校长刘全(化名)算了一笔账:在都市村庄,6亩的场地一年租金超过20万元,再除去教师工资、水电费等,收入所剩无几,更别说改善学校条件了。即使像德全小学这样很有名气的民办学校,经常会得到爱心人士捐助,但要达到公办学校的设置标准几乎不可能。

免责声明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