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考 > 湖北高考 > 湖北高考资讯

2016年武汉城市职业学院普通高考招生章程

编辑:sx_haody

2016-06-30

为了维护学校和考生的合法权益,依法招生,结合武汉城市职业学院招生工作实际,制定2016年武汉城市职业学院普通高考招生章程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和《湖北省高等学校招生委员会关于做好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通知》的相关规定,为了维护学校和考生的合法权益,依法招生,结合武汉城市职业学院招生工作实际,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 本章程是社会了解武汉城市职业学院有关招生政策、规定及相关信息的主要渠道,是武汉城市职业学院开展招生咨询和录取工作的主要依据。

第三条 学校概况

一、学校名称:武汉城市职业学院

二、办学类型: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学院

三、办学层次:专科(高职)

四、学校国际代码:11796

五、学校地址:武汉市洪山区野芷湖西路10号(北校区)

武汉市洪山区南李路83号(南校区)

六、学校基本概况

武汉城市职业学院位于有“九省通衢”之称的湖北省武汉市,是面向全国招生的全日制综合性高等学校。学校前身创立于1904年清末湖广总督张之洞创办的两湖总师范学堂,是湘鄂两省近代师范教育的发端。2002年更名为江汉大学实验师范学院,培养专科层次小学、幼儿园教师。2007年由省人民政府批准更名为武汉城市职业学院。2010年6月湖北省人民政府再次批准,武汉城市职业学院与武汉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两校合并,成为新的武汉城市职业学院。

在百余年的办学历史中,学校以办学特色鲜明,办学质量上乘而在全国同类院校中闻名遐迩。学校扎根于“通博之士、致用之才”的职业教育地基之上,与时俱进,焕发着“创造城市文化、服务工业文明”的办学灵魂。是教育部命名的“师范教育先进学校”,湖北省教育厅组织评估的“办学水平优秀学校”。为国家培养输送了大量小学、幼儿园教师和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一线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

学校现有两个校区,汤逊湖校区(南区)濒临风景优美的汤逊湖。马湖校区(北区)坐落在风景秀丽的狮子山麓、野芷湖畔。两校区紧邻东湖高新区,地处武汉大学城,两校区总占地面积共1100余亩;建筑面积共50余万平方米;全日制在校生17000余人;学校具有良好的办学条件,拥有一支结构合理、技艺精湛、师德高尚的教师队伍。现有教职工900余人,校内实训室120个,校外实训基地380余个,合作企业2700家,馆藏图书83万余册;现代化信息网络系统覆盖全校;现代化的教学设施设备,为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学校专业门类齐全、特色鲜明,涉及文、理、工、管理、教育五个门类。现设有学前教育学院、初等教育学院、文化创意与艺术设计学院、酒店管理学院、财经学院、外事外语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汽车技术与服务学院、建筑工程学院、机械工程与电气自动化学院、职业网球学院、继续教育学院(职业技能鉴定所)等12个院系,开设有小学教育、学前教育、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建筑工程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动漫设计与制作、商务英语等60多个专业,有25个省级以上教学质量工程建设项目,其中6个国家级项目、19个省级项目、有23个楚天技能名师工作室。

学校是湖北省、武汉市教师教育重要培训基地,是建设行业技能型紧缺人才示范性培养培训基地,是中国冶金科工集团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拥有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培训鉴定资质、建设部批准的二级培训资质、湖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安全厅批准的冶金建设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资质、湖北省财政厅批准的会计电算化培训资质、湖北省建设厅批准的建设类“十一大员”培训资质。

学校坚持面向社会,开放办学。注重校企合作和国际交流与合作。先后与多家世界五百强企业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并实行订单(定向)培养,与美国、德国、英国、韩国、新西兰、澳大利亚、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大学签订了合作协议,邀请外籍专家来院任教、讲学,选派大量教师出国进修,在国际学术交流中不断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学校实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了“双证融通”的课程体系,实行“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近年来,我校学生荣获300余项国家级一、二、三等职业技能竞赛奖项。广大毕业生以职业道德好、综合素质高、专业技能强深受用人单位的好评,就业率达95%以上。

学校将继续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四个全面”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高质量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秉承百年师范求真尚德之传统,弘扬高职教育创新务实之风尚,以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趋势为契机,面向城市社区,面向新城区,面向武汉“1+8”城市圈,覆盖全省,辐射全国,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免责声明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