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考 > 高考地理 > 高考地理试题

2016高考地理地表形态的变化测试题(有解析)

编辑:sx_liujy

2015-09-02

复习基础、认真做题是帮助考生提高成绩最好的办法,下面是地表形态的变化测试题,附带答案,请考生参考。

一、选择题

(2014•安徽)鄱阳湖地区夏季的风向、降水等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位置变化的影响。鄱阳湖汛期水位上升,湖面辽阔;枯水期水位下降,水流归槽成为“赣江”(图b)。图中的沙岭沙山(29.5°N附近)形成于2万年前,由松散沙粒组成。沙山临湖一侧发育了一系列垄(脊)槽(谷)相间的地形。读图,完成1~2题。

1.受大气环流和地形分布(图a)的影响,图b所示地区(  )

A.全年以偏北风为主,冬半年风速较大

B.夏半年以西南风为主,风速较大

C.全年以偏南风为主,夏半年风速较小

D.冬半年以东北风为主,风速较小

【答案】 A

【解析】 考查大气环流和地形对气候的影响。冬半年,该地区受来自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冷空气影响,盛行偏北风,再加上山地形成的峡谷效应,冬季风速较大;夏半年受副热带高压影响,风由海洋吹向陆地。由于该时期副热带高压较长时间位于该地区的北部,因此该地区盛行偏北风时间较长,风速相对较小。选项A正确。

2.沙山及沙山上垄槽相间地形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分别是(  )

A.风力堆积、流水侵蚀 B.流水堆积、风力侵蚀

C.风力堆积、风力侵蚀 D.流水堆积、流水侵蚀

【答案】 C

【解析】 考查了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根据图中信息分析,沙山仅分布于局部小区域范围之内,因此其形成与流水作用无关,主要是风力堆积所致;沙山形成后,主要受风力侵蚀作用,在风力侵蚀作用下沙山侵蚀形成垄槽相间的地形,选项C正确。

(2014•浙江)下图为我国某地沿北纬38.5°所作的地质构造、地貌剖面图,图中一般地势越高地下水埋藏越深。读图,完成第3~4题。

3.对图中四地地质构造成因、地貌外力作用方式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地断裂抬升、黄河干流流水侵蚀

B.②地断裂下沉、黄河干流沙砾洪积

C.③地断裂下沉、黄河干流泥沙冲积

D.④地断裂抬升、黄河干流泥沙堆积

【答案】 C

【解析】 考查了地质构造成因和外力作用。根据图中信息分析,图中①为侵蚀山地,是岩层断裂上升,外力侵蚀形成选项A错误;②地断裂下沉,为洪积冲积平原,是河流出山口泥沙沉积形成的平原,与河流干流无关,选项B错误;③地断裂下沉,有黄河流经,为河流干流泥沙冲积而成,选项C正确;④地地壳断裂抬升,海拔较高,不能受到黄河干流的影响,选项D错误。

4.图中城市历史上曾是某王朝的都城,该王朝一般会选择在土层深厚、地下水位较深的地方修建皇家陵墓。图中较为理想的地方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 B

【解析】 考查了区位选择。根据题干信息分析,该王朝选择在土层深厚、地下水位较深的地方修建陵墓。从图中信息分析,②地沉积物最深厚,地势较高,地下水较深,因此最为理想,选项B正确。

(2014•江苏)下图为某向斜山地形地质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

5.与M点的地形—地层关系相符的是(  )

【答案】 B

【解析】 由题干可知,M所在的山为向斜山,向斜属于褶皱,岩层在挤压力的作用下发生弯曲变形,因而不可能是水平岩层,此外,地层界线经过M处,所以与M点的地形—地层关系相符的是B图。

6.与沿XY线相符的剖面图是(  )

【答案】 A

【解析】 从地形上看,剖面线为山地,且2、3海拔高度相同,1、4海拔高度也基本相同。从地质构造上看,四点均为地层分界线经过的地方,并且由1和4到山顶等高线与地层界线的变化是一致的,因此答案为A项。

下图拍摄于某山(75°E,72°55′S)的山麓,该地全年以偏东风为主。读图,回答7~8题。

7.形成图中岩石形态的外力作用有(  )

A.流水作用、冰川作用 B.冰川作用、风力作用

C.地壳抬升、风力作用 D.流水作用、风力作用

【答案】 B

【解析】 根据经纬度判断,该山位于南极圈内,即南极大陆。因为当地盛行极地东风,所以外力作用包括风力作用,南极大陆是个冰雪大陆,气温低,有冰川作用。地壳抬升属于内力作用。

8.下列有关该山所在地区的叙述中,说法正确的是(  )

A.地表水运动速度慢,有利于其下渗

B.形成降水的水汽多来自于大陆内部

C.地表水缺乏,沙漠广布

D.年降水量小,降水以固体形式为主

【答案】 D

【解析】 该山位于南极大陆,地表是厚厚的冰盖,图示地区没有河流,A项错。南极大陆的水汽主要来自周围的海洋,B项错。大陆被冰雪覆盖,没有沙漠,C项错。这里降水少,以降雪为主。选D项。

图1是某同学去广西旅游时绘制的地貌素描图;图2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甲、乙、丙、丁为沉积物、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①②③④表示地质作用。读图,完成9~11题。

9.图1示意的地貌类型是(  )

A.花岗岩地貌 B.喀斯特地貌

C.黄土地貌 D.雅丹地貌

【答案】 B

【解析】 图中河道宽阔,水流平稳,水中倒映着孤峰残丘,且位于我国广西境内,应为喀斯特地貌。

10.从地壳物质循环角度看,形成图示地貌的岩石最有可能是图2中的(  )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 A

【解析】 根据岩浆只能形成岩浆岩确定丙为岩浆岩,再根据三大类岩石在外力作用下都可以形成沉积物判定乙为沉积物,甲为沉积物固结形成的沉积岩,丁为变质岩。喀斯特地貌是可溶性岩石(主要是石灰岩,石灰岩属于沉积岩)在流水侵蚀作用下形成的。

免责声明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