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sx_liujy
2015-06-10
今年高考每结束一科后,网络上就会迅速刊登出北京2015高考试题和相关分析文章,解读今年高考试卷体现的北京教育改革的精神。北京市教委相关负责人表示,细细琢磨每道试题,背后都有深意和故事。今年高考试卷有哪些特点,如何反映北京教改精神……本报记者采访相关专家进行解读。
教改要求在北京试卷全体现
校长和教师们不会忘记,去年9月初北京颁布实施《北京市中小学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施意见》,这其中,明确提出实施“一十百千工程”,其中“百”是指“观看百部优秀影视作品,阅读百本优秀图书,了解百位中外英雄人物、先进人物的事迹”,就是这一条,在今年的北京高考语文卷微作文(一)中得到了反映。
在今年的语文试卷中,微作文题中第一篇要求学生在《三国演义》《巴黎圣母院》《四世同堂》《平凡的世界》中选择一部著作的一个章节或片段进行介绍。这一题目正代表了“百”这一工程的要求。当然,这一题目也是去年出台的《北京市中小学学科教学改进意见》内容的反映。语文学科改进意见明确提出“引导学生广泛阅读古今文学名著”,这一要求在今年的试卷中可谓得到了明确的答复。
“这道题非常灵活,可谓是对死读书的毫不留情的排斥。”北京市教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如果学生在平时读到了相关一点内容,这道题就会变得非常简单。实际上,这也体现了全链条培养中‘宽’和‘活’的要求。”
同样在今年的英语卷中,完形填空部分则讲述了一个邻里关系的故事:母子二人为了庆祝乔迁之喜,在深夜弹奏钢琴,因声音过大,影响到邻居休息,受到邻居抱怨,经相互沟通,误会消除,和谐相处。故事体现了“文明”、“和谐”、“友善”的价值观。
“今年的试卷更加注重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内涵的融入,创设的情境传递和渗透文明、和谐、友善的价值观。”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教研中心教研员、中学高级教师陈新忠介绍,“今年北京卷在命题上既有众多的创新,又符合北京市英语教学的实际,尤为突出的是教改新政精神得到了全面的反映。”
传统文化成各科试卷关注共同点
与往年不同,今年的试卷命题遵循“全面发展”和“终身教育”的理念,落实“全科育人、全程育人、全员育人”的要求,内容选择上大量使用了能够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创新能力培养的优质语言素材。这一特点在各科中均有突出体现。
在语文卷中,涉及传统文化内容则几乎覆盖每个大题。开门见山的长阅读一上来就从中国领先西方数百年、被称为“文明之母”的四大发明之一造纸印刷术说起;阅读理解中《说起梅花》,取材学生熟悉的生活材料“梅花”这一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意象;文言文部分中的阅读材料选择了《吕氏春秋》中的《去私》,该文本体现了传统文化中唯才是举、以人为本的用人理念;微作文和大作文更是体现出关注传统文化的理念。
“今年的语文卷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考查,注重弘扬时代精神。”北京市通州区教师研修中心中学语文教研室主任、中学高级教师徐南南表示,“这对今后的语文教学将会产生很大启发:如何在教学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如何守正语文作为母语学科的重要地位。”
在语文学科弘扬传统文化,在很多人眼里是相对容易的;但是在今年的英语试卷中,也一样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重视。
除了上文提到的用“文明”、“和谐”、“友善”的价值观处理邻里关系的故事,在试卷书面表达部分还有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和传承为背景,涉及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划龙舟和中华优秀民间艺术捏面人,这与当前北京各中小学推动实施课时的10%进行社会实践的要求是一致的。
“今年英语卷非常注重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内涵的融入。”北京市西城区教育研修学院中学高级教师徐雨玲介绍,“在语言材料的选择上关注人文素养的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体现和社会生活实践的体验。”
标签:北京高考资讯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