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sx_chenjp
2016-03-20
所谓说课,就是教师备课之后讲课之前把教材等方面的思路面对面地对听众讲述的教研活动,希望下面这篇初二下册物理第九章说课稿案例:第一节压强可以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与作用:压强概念是本章知识结构的核心,压强是在学生已学习了力的作用效果之后接触到的、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一个抽象概念,在生产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压强知识可以解释一些自然现象,也是后面学习大气压强、浮力以及高中学习气体性质的基础,这部分知识对整个章节以及高中物理起到引领和铺垫的重要作用。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压强概念;理解压强大小的相关因素;能用压强公式简单计算;了解增大减少压强的主要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对比生活现象提高物理思维;通过实验探究获得对压强的深入了解,初步学习使用控制变量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乐于探索的兴趣热情。
3、教学重点:压强的概念。
教学难点:压强概念建立。
二、教法学法:
九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物理思维能力,但压强却是个全新的抽象概念,仍难理解。因此我借助学案导学,采用体验和列举贴近生活的现象切入课题、设计自主探究活动去体验发现、运用新旧知识迁移获得概念等多种方法,让学生完成从感知到体验,从认识现象到理解概念实质的思维过渡。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观察对比讨论、小组合作探究、自我归纳总结等活动,于互助中思维层层递进,稀释直至化解难点,同时获得了知识、能力和方法上的全面提升。(幻灯片:教学法:学案导学——参与活动——互助学习——自主提升。)
三、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矿泉水瓶(一个)、水(足量)、面粉(塑料袋装)
四、教学过程设计:
(幻灯片:教学过程:自助反馈——情助激趣——互助探究——补助测学——续助提升)
(一)自助反馈:熟悉学情、铺陈新知
活动设计:
1、根据学案上“课前自助”部分的习题设置(展示幻灯片1),教师反馈学生课前自学的情况。
2、教师引导概括出压力概念。
设计意图:
通过受力分析引出压力的概念,为讲授压力作用效果打基础。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学案上的几幅图,强调压力不都等于重力,为以后区分不同形状容器中液体压力压强和后续分析力的做功情况做了前期铺垫。
我把压力概念和压力与重力的关系设计成学案上“课前自助”部分的填空题。学案提前一天下发,学生先自学完成学案上“课前自助”部分。课前自助是提前预习、发现问题的环节。教师通过自学反馈能清楚了解学情,为课堂有针对性有重点地讲解做铺垫。新课程倡导自主学习,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自主学习中才能培养发现问题的能力;教学的过程是预设和生成完美结合的过程,因此教师既要按照预设进行教学,还有根据生成的问题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
(二)情助激趣: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活动设计:
1、情境体验:两次用两手食指分别用大小不同的力按压铅笔的两端,观察现象感受效果。
2、对比分析:对比下面两图后分别说出两种情况下压力作用效果有何不同?(展示幻灯片2),教师指出物理学中就用压强来表示压力作用效果,引出课题。
设计意图:情境体验和生活现象可以让学生产生疑问:为什么压力作用效果会不同?苏霍姆林斯基说:“发明千千万,源头是疑问?”疑问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原动力!让学生自己去对比发现压力作用效果的不同,引入新课同时渗透了压强的意义。
(三)互助探究:小组合作,探索新知
活动设计:
1、猜想与假设:根据以上现象请学生做出合理猜想,并对自己的猜想给予假设。
设计意图:经历简单的体验,学生对“压力效果的不同是因何而起”会有很直观的认识,为合理猜想确定了方向。结合生活经验让学生对自己的猜想进行合理地假设,并通过生活实际进行论证。这样就顺理成章过渡到了探究环节。
2、设计实验:
利用学案导学:教师提出问题,组织学生讨论。参看学案,实验前组织小组讨论明确几个问题:(1)此探究所运用的物理学研究方法?(2)如何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面粉在实验中起什么作用?(3)怎样控制受力面积不变,改变压力?怎样控制压力不变,改变受力面积?教师适当引导提示学生多种改变受力面积的方法,如:矿泉水瓶正放、倒放、侧放。(展示幻灯片3)(4)设计实验记录表格。
标签:物理说课稿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