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sx_yangk
2013-11-26
人才源自知识,而知识的获得跟广泛的阅读积累是密不可分的。古人有“书中自有颜如玉”之说。杜甫所提倡的“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等,无不强调了多读书广集益的好处。这篇政治经济学传奇故事:杰出的经济学家拉丰教授,希望可以加强你的基础。
让—雅克·拉丰教授(Jean-JacquesLaffont)是一位享有国际盛誉的经济学家。由于他在激励机制设计、公共经济学和住处经济学等诸多领域的杰出贡献,被推选为世界经济计量学会主席(1992年)、欧洲经济学会主席(1998年)、美国经济学会荣誉会员(1991年)和美国科学院外籍荣誉院士(1993年),并于1993年第一个获得欧洲经济学会Yrjo-Jahnsson奖(该奖与美国经济学会Clark奖齐名)。他被公认为未来最可能获得诺贝尔奖的经济学家之一。
拉丰中等身材,一头灰白短发。“让-雅克是个了不起的经济学家。”在法国产业经济研究所(IDEI),当我和其他学者谈起拉丰时,都听到这样的评价。
拉丰1947年生于法国图卢兹,1972年,获巴黎大学应用数学博士学位,1973年秋直接奔赴哈佛大学,拜在当时刚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肯尼思·阿罗(K.Arrow)门下。
“当时,法国的大多数学生都去了伯克利,而我去哈佛是冲着阿罗的名声,尽管当时对他并不了解。”拉丰回忆起这一决定改变了他一生的道路:
“1973年秋季,阿罗在哈佛为经济系的研究生开设了一个关于机制设计理论的研讨班,他当时带来了发表在Econometrica(经济计量学杂志)上的两篇互相矛盾的论文:一篇是吉巴德(Gibbard)所证明的不可能定理,而另一篇则是格罗夫斯(Groves)提出的可行的机制。这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
拉丰提到的两篇论文是激励机制设计理论的开创性论文。1973年,吉巴德在论文中证明,如果对个人的偏好域不加任何限制,则对于任何一个非独裁的社会选择规则,都不可能找到一个使得每个人都说真话的机制,占优实施这个社会选择规则(即对于每个人来说,不管他人是否说真话,自己说真话总是最优的策略),这就是着名的Gibbard-Satterth waite不可能定理。而在同一年,格罗夫斯却提出一个着名的机制(后来被称为Groves-Clarke机制),证明在拟线性偏好下,可以找到一个说真话的机制,占优实施任何一个非独裁的社会选择规则。
显然,在这两个定理之间横亘着一条似乎无法逾越的鸿沟。拉丰决心解决这个难题。
1974年夏,应阿罗邀请,拉丰和格林(J.Green)来到斯坦福大学,着手解决这个问题。他们的合作很快就有了成果,这就是后来发表在Econome trica(1977)上的经典论文,他们提出并证明了存在说真话的机制占优实施任何一个非独裁的社会选择规则的充分必要条件,并指出Groves-Clarke机制是符合该条件的惟一的机制。这个结论建立了一座沟通上述两个不定理的桥梁。
这篇论文奠定了拉丰在机制设计领域的学术地位,这一年他27岁。1975年,拉丰获得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
标签:名人传记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