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2013-06-07
模仿大人是孩子的本能
“教”,到东汉时,《说文解字》中的解释是“上所施,下所效”也;而心理学则说:孩子七岁前是在他看见的“环境”中成长的。两者说法,均符合孩子大脑的发育特点。
科学家在人的相关脑区发现了“镜像神经元”。此神经元把人类几万年来文明进化的成果,压缩成具有内在化模仿机制的特定的文化编码(如同电脑里的内存“芯片”),储存于人的神经细胞里,让人在观察对象的行为动作时,可在瞬间辨认和领悟,不假思索地迅速理解,即“顿悟”。
镜像神经元的存在,使得每一个孩子天生就有个“顿悟机制”,一旦与外部事物接触,此机制就会自动“启动”。因此心理学家会说:孩子在七岁前实际上是一个观察者,他会本能地去模仿大人,模仿他所看到的一切。
“身教重于言教”、“榜样力量无穷”,在萧百佑的家里有很好的体现。
萧百佑说:“我是孩子心中的百科全书”;他喜欢音乐,喜欢写诗,还送给妻子了一本诗集。
萧百佑的助理说:“他是一个满脸堆笑、幽默风趣的娱乐CEO,他从来不会训斥员工和孩子,他只是用严格的标准和制度来规范大家。”
他的孩子们呢?也绝不仅仅是成绩优秀,溜冰、琴棋书画,孩子们样样都会。放假时,孩子们还到亲戚的酒店打工。
班主任老师说萧尧:“他给人的感觉是有思想,有性格,还有帅气。高中时,萧尧就具有普通高中生所没有的独立思辨能力。”
班主任老师说萧箫:“她对学习时间的管理十分到位。好像都没有看到她有过不开心的时候。她友善,人缘好,和每个同学关系都不错。”
孩子4年级后服理不服人
萧百佑说,孩子上了小学4年级后,就不能惩罚和重骂,他们的性格已经定型,再打也没用了。
研究表明,人脑在10岁之前发育速度最快,12岁左右脑重已经与成人相当。随着大脑发育的成熟,具体的形象思维逐渐向抽象的逻辑思维过渡。
个案:一位初一学生喜欢游泳。有一天,他的父亲看到一条消息:一个孩子游泳不慎被淹死了。立即给儿子打电话:“下午不要去游泳!”儿子问:“为什么?”父亲生气地说:“不让去就是不让去!”待父亲下班回家,看到一张纸条:“爸爸,我游泳去了。不是我不想听您的话,而是想以此告诉您,我已经是大人了。”
4年级后,孩子进入了“自律时代”。这时童年时代的百依百顺已不复存在,原因就是他的“逻辑思维”已渐成一种重要思维形式,他的自主意识已逐渐形成,他开始有自己的独立见解了。这时的孩子需要“羊爸爸”。
萧百佑是怎样当“羊爸”的?
他说:孩子们长大了,就像天宫一号进入了轨道,火箭总是要脱落的。不过,中控台还会对飞行器进行微调。我也一样,我只会监督他们往好的方向发展,在具体的选择上,他们已经独立了。
心理学说:“超越”或“落后”于孩子心理和生理发育水平的教育,都会妨碍孩子的身心发展。而上面那位初二男孩在参赛作文中则写道:“曾记否,欧阳锋错练《九阴真经》,导致血脉倒流,神志不清。一味地模仿萧百佑的‘棍棒教育’,会‘望子成聋,盼女成疯’的!”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 2018威廉希尔决赛赔率 > 家长专区 > 青春期
标签:青春期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