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二语文上册学案:苏州园林学案(二)

编辑:sx_bilj

2014-10-31

学案实质上是教师用以帮助学生掌握教材内容,沟通学与教的桥梁。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人教版初二语文上册学案:苏州园林学案(二),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教师寄语: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学习目标:

1.积累字词;整体感知课文,梳理文章的写作思路,弄清作者介绍园林的条理和顺序;把握本文所运用的说明方法,培养说明文的阅读写作能力。

2.揣摩语言,引导学生体会本文说明中糅合记叙、议论,表达方式灵活多变、语言简洁生动的特点。

3.了解苏州园林的艺术成就,领会欣赏中国园林的方法。

学习重点:

理清课文思路,把握苏州园林的整体特点和本文的说明顺序。理解句子丰富的内涵。

学习难点:

理解绘画与园林建筑的联系。理清本文所运用的说明方法,并理解其作用。

学习过程:

一、自主探究,整体感知

1.了解叶圣陶:

2.积累词语。

(1)辨明字音:

轩榭( ) 池沼( ) 邱壑( ) 模( )样 重峦叠嶂( ) 相间( ) 嶙峋( ) 庸俗( )镂( )空 蔷薇( )

(2)辨明词义,并造句

鉴赏:

因地制宜:

斟酌:

重峦叠嶂:

造句:

3.朗读课文,请用下面的句式概括读后的感受。

文章是从_______角度,抓住______________的特点条分缕析地介绍苏州园林的。

4、划分结构层次,理清全文思路。

5.把握作者的说明顺序。用自己的话介绍作者的说明顺序。

6、以第4段为例,探究局部说明顺序。

二、合作探究,深入感知

精读文章第6段,回答下列问题。

7.概括此段的说明要点。

8.“隔而不隔,界而未界”的艺术效果是如何形成的?

9.园林内装镜子,请用物理学知识对这一设计依据的原理及产生的效果作简要说明。

三、研读赏析,揣摩品味

10.要求学生分析本文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结合实例体会其作用。

11.运用从本文学到的知识分析《中国石拱桥》《桥之美》所运用的说明方法。

12.理解下列句子的含义

(1)倘若要我说说总的印象,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标本”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2)谁如果要鉴赏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后半句能否改为“谁就不该错过苏州园林”?)

(3)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去掉“一切”“决不”,可以吗?)

(4)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艺术”与“技术”有什么区别?)

(5)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去掉“往往”好不好?)

(6)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罗,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这个描写的句子有什么作用?)

标签:语文教案

免责声明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