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甲午中日战争》教案设计:上学期

编辑:sx_yanxf

2016-08-26

教案是老师为讲授新一课而做的教学设计和设想,编写教案要依据教科书和教学大纲,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精心设计,威廉希尔app 准备了八年级历史甲午中日战争教案设计,希望对大家有用。

一、教材与学情分析:

1、教材:中国与日本一衣带水,在古代一直是友好邻邦。但近代以来,积极对外扩张,先后侵略其近邻中国的台湾和朝鲜, 1894年,又寻找借口,挑起了中日有史以来第一次大规模的侵略战争——甲午中日战争。这场战争对两国历史都产生了重大影响。本课介绍了甲午中日战争的起因、经过、结果和影响,共有“黄海大战”“马关条约”两个子目,二者之间为因果关系。战争结果是清王朝被迫签订马关条约。

2、学情:通过前几课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两次鸦片战争的内容。这有利于学生对本课历史的学习。

二、教学目标:依据新课标和学生认知水平确定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起因和经过、黄海大战、邓世昌、马关条约的概况。分析中国战败的原因。说出马关条约给中国造成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描述与图示法,情景教学法并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认识甲午中日战争是日本实施对外扩张政策而一手挑起的。邓世昌等民族英雄不畏强暴、英勇作战、不怕牺牲的精神值得我们敬仰和学习。清王朝的腐败无能是中国一次次被动挨打的主要原因。

三、教学重点:依据新课标和学生认知水平确定教学重点:黄海大战邓世昌的主要事迹和《马关条约》的内容及影响;

四、教学难点:依据新课标和学生认知水平确定教学难点:理解《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

五、教法、学法、教学创意:

课堂教学过程中,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围绕相关问题进行思考,开展讨论,大胆表述自己的看法或观点;使学生体会到主动学习的乐趣,学会探究式学习和合作学习,学会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六、教学手段:左图右史,探究合作

七、课型、课时安排:多媒体新授课   1课时

八、教学过程与方法:

1、【导入新课

复习:①火烧圆明园是在哪次侵略战争中发生的?是哪几个国家制造了这一事件?(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②哪个国家趁火打劫,割占了中国多少领土?(沙俄;共计150多万平方千米)③收复新疆的是清朝哪一位爱国将领?左宗棠)

导入:展示一副富有趣味的对联进入新课。上联是:“万寿无疆,普天同庆”,下联是:“三军败绩,割地求和”。告诉学生慈禧六十大寿时有人愤然书此联于北京墙头,声讨慈禧、李鸿章等人的卖国行为。上联是说慈禧做寿,那么下联的 “三军败绩,割地求和”又指的是什么,慈禧做寿和三军败绩两者之间又有什么关系。通过对联里隐藏的问题,让学生带着两个问题学习,激发学习的兴趣。

或者展示另一副富有趣味的对联进入新课。上联是:“内无相,外无将,不得已玉帛相将”,下联是:“天难度,地难量,这才是帝王度量”。提出问题:“玉帛相将”是什么意思?学生回答后,教师设问:为什么甲午战争中,清政府落得如此残败,具有“帝王度量”的慷慨大方?

或者出示材料,闻一多诗:我们是东海捧出的珍珠一串,琉球是我的群弟,我就是台湾,我胸中有郑氏的英魂,精忠的赤血点染了我的家传,母亲,酷炎的夏日要晒死我了,赐我个号令,我还能背水一战,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这里,夏日指哪个国家?台湾是怎样被它割占的呢?这要追溯到近代史上的——甲午中日战争。

2、【讲授新课】:

一、甲午中日战争——黄海大战:

教材第一目黄海大战,主要讲述了哪些知识点?学生阅读教材讨论回答。

1、发动这场战争的原因: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让学生理解:甲午中日战争并不是一个偶然事件,而是日本政府蓄谋已久的,进一步明确战争的性质。接着用简短的语言讲清中日两国政府对战争的态度,为下面的学习做好铺垫。让学生了解:日本在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以后,确立的国策和发展方向。

2、战争爆发时间:为什么叫“甲午中日战争”。1894年旧历甲午年。

3、邓世昌为国捐躯。学生讲述过程。

通过史实,对邓世昌等抵抗将领做出一个正确的评价。组织学生讨论:邓世昌的举动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什么精神?

思考:北洋舰队为什么会全军覆没?指出:黄海海战历时5个小时,日方首先退出战场。但北洋舰队却在李鸿章“避战自保”的方针下,躲进威海卫。从而丧失了黄海制海权,导致了北洋舰队后来全军覆没。据此,让学生来讨论上面的问题。

标签:历史教案

免责声明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