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六则教案3

编辑:haiyangcms

2013-07-26

学习重点:1、理解六则语录中包含的道理,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

2、背诵课文,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语感。

教学时间:2课时

教法设计:。

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备注

一、 导人新课

在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有不少光耀千古的文化巨人,为我们留下了极其宝贵的文化遗产,这些遗产需要我们去学习、继承。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古人留下的文字,节选自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著作《论语》。

二、简介孔子和《论语》

把了解的孔子和《论语》的知识讲出来,如果不完整可以互相补充(学生之间交流)。

要点:

①孔子。孔子(前551一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②《论语八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9篇,内容有孔子谈话,弟子问及弟子间的互相讨论,体例主要是语录体、对话体、叙事体,内容以教育为主,包括哲学、历史、政治、经济、艺术、宗教等方面,它是儒家精典著作之一。

三、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齐读课文;

2、学生朗读课文。(1)齐读,散读;个人读(2)点拨朗读文言文的技巧。

(3)结合语言环境读准字音(4)注意朗读节奏,语速语调。

四、讨论、翻译、探究、质疑、析疑。

根据课文注释,理解课文,互相提问,互相解答。把讨论后仍不能解答的疑难问题,提交全班同学讨论。(学生质疑、析疑结束后,老师提出一些值得探究的词、句,供学生探究。)

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

孔子说:”学了并时常温习它,不也很高兴吗?  有同门师兄弟从远方来(与我探讨学问),

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不也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自己而自己又没什么不满,不也算得上君子吗?”

重点词语:时:时常说:通“悦”,愉快愠:怨恨

-----这则谈的是学习的态度问题。(要愉悦地学习)

免责声明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