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下学期地理期末备考复习知识点

编辑:sx_yanxf

2016-06-22

知识点在不断更新的同时也需要及时的归纳总结,才能更好的掌握,接下来威廉希尔app 初中频道给大家整理初一下学期地理期末备考复习知识点,供大家参考阅读。

第六单元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一、 亚洲的地理位置、地形及河流

1.地理位置:

① 亚洲的半球位置:亚洲大部分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

② 亚洲的纬度位置:热带、温带和寒带。

③ 海陆位置:亚洲东临太平洋、北临北冰洋、南临印度洋、西与欧洲相连。

④是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

⑤是面积最大的大洲。

⑥是跨纬度最厂的大洲。

2.地理分区:习惯上把亚洲分为6 个地区: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和北亚。

3.地形:

① 地形特点:地势中部高,四周低。河流呈放射状从中部向四周分流。

② 亚洲的世界之最:最高的山脉:喜马拉雅山脉;

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 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 最大的咸水湖:里海;

最深和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贝加尔湖; 陆地表面最低点:死海;

最大的半岛:阿拉伯半岛; 最大的群岛:马来群岛; 最大的内陆国:哈萨克斯坦;

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 最长的运河:京杭运河

二、复杂的气候

1.气候特点:

①气候复杂多样

②季风气候显著

③大陆性气候分布

第七单元——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

日本:

1日本的组成: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4个大岛、3900多个小岛组成。

2、主要城市沿海分布,如东京、横滨、名古屋、大阪、神户、北九州、长崎等。

3、多优良港湾:海岸海曲折,多优良港湾。神户和横滨是两个最要的对外贸易港。

4、多火山地震:日本地处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所以,日本多火山、地震。

5、日本跨经纬度广将使日本的地理环境更为复杂多样。

6、日本发展经济的不利和有利条件。日本地域狭小,铁矿、石油、煤炭等矿产资源贫乏,绝大部分依赖进口。国内市场狭小,产品大部分靠出口

7、“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模式。形成了以加工贸易为主的经济。对外贸易对象主要有美国、中国和欧洲。

8、是东西方兼容文化的典型。

9、服装:和服,第一高峰:富士山

10、日本对其它国家的影响:①日本把污染严重的企业移到海外,会使其它国家的环境受到污染,导致环境质量的下降;②日本从本国利益出发,保护本国资源的意识很强,但是大量进口木材或远洋超量捕捞,将导致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资源严重破坏,进而导致全球生态环境失调。

4、工业分布特点及原因:日本工业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

东南亚的位置,河流与城市 :

1、十字路口的位置:东南亚地处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尤其是马来半岛与苏门答腊岛之间的马六甲海峡,是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的重要海上通道。日本把它称为“海上生命线”。

2、地形特点:山河相间、纵列分布。范围: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中南半岛的大城市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

3、东南亚惟一的内陆国是老挝;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被称作“千岛之国”。

4、东南亚的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泰国、越南、缅甸是世界重要的稻米出口国;泰国是最大的橡胶生产国;菲律宾是最大的蕉麻和椰子生产国;马来西亚是最大的椰子生产国。

印度自然环境特征:

1、世界第二人口大国。

2、印度的粮食作物水稻、小麦。经济作物黄麻,棉花。

3、地形:分为三部分,北部是喜马拉雅山脉,中部是恒河平原,南部是德干高原。

4、自给有余的粮食生产:印度自推行“绿色革命”以来的结果。

5、加尔各答是印度最大的麻纺织中心,孟买是最大的棉纺织中心,首都是新德里。

6、气候: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全年高温,一年分为明显的旱季和雨季。每年6—9月,盛行西南季风,降水多,为雨季。每年10月——次年5月,盛行东北季风,干旱少雨,为旱季。印度水旱灾害频繁。

俄罗斯的位置、资源、工业和交通运输业:

1、位置:俄罗斯纬度较高,绝大部分位于北温带。跨亚欧两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

2第一长河是伏尔加河

3、气候: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由于纬度高,冬季漫长漫长而寒冷,夏季短促而温暖。

4、资源:俄罗斯自然资源种类丰齐全,储量丰富。主要矿产地有:库尔斯克铁矿、第二巴库油田、秋明油田、库兹巴斯煤矿。

2、工业:重工业发达,工业主要分布在欧洲部分。四大工业区:①以莫斯科为中心的工业区;②以圣彼得堡为中心的工业区;③乌拉尔工业区;④新西伯利亚工业区。

3、交通运输:主要有西伯利亚大铁路(亚欧大陆桥)。

亚欧大陆桥为什么沿南部山修建?

①南部山区有丰富的矿场资源。

②俄罗斯北部山区纬度高,终年寒冷,气温低,有很深的冻土层,而在冻土层上修建铁路难度大,而且安全系数较低。

标签:地理知识点

免责声明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