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sx_jixia
2015-04-25
想要学好地理,做题是最好的办法,但想要奏效,还得靠自己的积累。多做些典型题,并记住一些题的解题方法。以下是精品学习初中频道为大家提供的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检测题,供大家复习时使用!
一、地球的形状、大小与地球仪
1.地球的形状:麦哲伦环球航行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用事实证明了地球是一个球体。现在,经过人类精确计算,得出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举例说明地球是一个球体:
3.地球的大小:(如右图)
4.关于地球形状的假说:在古代,关于地球的形状存在着“盖天说”与“浑天说”。“盖天说”认为“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浑天说”认为“天之包地,犹壳之裹黄”,是由张衡提出来的。
5.地球仪:地球仪是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后制作的地球模型。运用地球仪可以直观地演示地球的自转、公转,四季的变化、昼夜长短变化等自然现象。
【巩固训练】
1.(2013四川绵阳)图1中数据说明了我们“家园”的( )A.海陆分布 B.质量 C.高低起伏 D.大小
2.下列事例不能证明我们家园是一个球体的是 ( )A.月食的图片 B.日食的图片
C.“神舟八号”上天拍摄到的地球照片
D.“大洋一号”科考船环球航行成功返航
3.在海边观察远处驶来的轮船,会出现图中①~③所示的现象。这种现象反映的地理事实是( )A.地球自西向东自转 B.地球是一个球体
C.地球绕太阳公转 D.海平面上升
4.“不用发动日夜转,春夏秋冬自己变,每天能行八万里,满载人类千千万。”八万里描述的是( )
A.地球极半径 B.地球平均半径 C.赤道周长 D.地球的表面积
5.(2012广安)读下图,有关地球大小数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赤 道半径6357千米 B.平均半径6371千米
C.赤道直径约为4万千米 D.极半径是6378千米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赤道长度等于经线的长度 B、赤道长度等于经线长度的两倍
C、赤道长度略长于经线长度的两倍 D、无法比较
7.麦哲伦的环球航行依次经过的大洋是( )
A、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 B、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
C、太平洋-大西洋- 印度洋 D、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
8.能“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的是( )
A、(1°S,19°W) B、(0,17°N)
C、(65°N,17°E) D、(65°N,17°E)
9.右图是探究地球形状的模拟实验,回答下列各题。
(1)粉笔在球面上由近及远移动时,你看到的现象是粉笔的 (填“上端”或“下端”)先消失。(2)粉笔在水平板上由近及远移动时,你看到的现象是粉笔 (填“会”或“不会”)消失。
(3)在大洋上航行船只远去,观察到的现象应与上述 (填①或②)相似,这个实验说明地球是 。
二、经纬网
1.纬线与纬度
(1)纬线的概念:在地球仪上,与南北极距离相等的大圆圈叫赤道,所有与赤道平等的圆圈叫纬线。 2)纬线的特点:
方向 指示东西方向
长度 长度不相等,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由赤道向两极逐渐变短,到两极缩为两个点。
形状 纬线的形状是圆,到两极缩为点
位置关系 互相平行
(3)纬度的划分:赤道的纬度为0°由赤道向南向北各作纬度90°,分别叫做北纬和南纬,北纬用N表示,南纬用S表示,如北纬30°写作30°N,南纬60°写作60°S。南极和北极分别是90°N和90°S。
(4)高、中、低纬的划分:0°—30°为低纬,纬度30°—60°为中纬,60°—90°为高纬。
(5)南北半球的划分:南北半球以赤道为分界线,赤道以北是北半球,以南是南半球,即所有的北纬都属于北半球,所有的南纬都属于南半球。(如图所示)。
注意:
(1)纬度的分布规律(如右图)
(2)根据纬度的划分,除赤道外,度数相等的纬线有两条,地球仪是标准的球体,纬度相等的两条纬线关于赤道对称,故长度相等。
(3)由于所有的纬线都是一个圆圈,沿着同一条纬线走,一定能回到原点。
(4)纬线上的方向:在地球表面,东西方向是没有尽头的,东和西都是无限延伸的。因此在地球上我们一直向东或向西走而不改变方向一定能回到原点。
(5)纬线的位置关系:所有的纬线都是平行的,因此,两条纬线之间的距离是相等的。
(6)纬线的形状是圆,指示东西方向,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由赤道向两极逐渐变短,到两极缩为两个点。
(7)纬线长短的变化规律:赤道是最长的纬线,由赤道向两极纬线的长度越来越短,即纬度越高,纬线越短。度数相同的纬线(赤道除外)各有两条,分别位于赤道的南北两侧,它们的长度相等,与赤道的距离也相等。
2.经线与经度
(1)经线: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线叫经线,也叫子午线。
(
2)经线的特点:
方向 指示南北方向
长度 长度都相等
形状 经线的形状是半圆弧
位置关系 所有的经线都相交于南北两极
标签:地理同步练习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