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检测试卷及答案

编辑:sx_yanxf

2016-05-06

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最直接的方法便是通过试题,下文为大家整理了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检测试卷及答案,赶快来检验自己吧。

1.根据下列拼音写出汉字。(2分)

(1)公输bān()(2)敝yú()(3)fù()鱼

(4)jīng()国(5)一dān()(6)cù()尔

(7)gǒu()得(8)lǐ()泉

2.下列加粗字拼音无误的一项是()(2分)

A.拂士(bì)米粟(sù)行拂(fú)胶鬲(gé)

B.至于郢(yíng)侮臣(wǔ)荆国(jīn)胡不见(xiàn)

C.窃(qiè)锦绣(jǐn)褐(hè)糠糟(zāo)犀(xǐ)

D.鼋(yuán)楩(biān)楠(nán)牒(diē)圉(yǔ)

3.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字。(3分)

(1)子墨子()(2)起于鲁()

(3)吾义固不杀人()(4)胡不已乎()()

(5)舍其文轩()(6)舍其粱肉()

(7)攻城之机变()(8)而曰()

(9)楚寇()(10)邻有敝舆()

(11)故不为苟得也()(12)贤者能勿丧耳()

4.下列四组加点字用法和释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1分)

5.下列句子不是反问句的一项是()(1分)

A.子墨子曰:“然,胡不已乎?”B.此为何若人?

C.子墨子曰:“胡不见我于王”D.宋何罪之有?

6.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它的含义。(5分)

(1)公输盘不说。()通()含义()

(2)知而不争,不可谓忠。()通()含义()

(3)子墨子九距之。()通()含义()

(4)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通()含义()

(5)公输盘诎,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通()含义()

(6)寡助之至,亲戚畔之()通()含义()

(7)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通()含义()

(8)入则无法家拂士()通()含义()

(9)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通()含义()

(10)故患有所不辟也()通()含义()

7.下列各句与课文原句相同的在括号内打“√”,不同的打“×”。(1分)

(1)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米粟非不多也,兵革非不坚利也。()

(2)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3)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4)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8.选出加粗词词义相同的一组()(1分)

A.所以动心忍性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B.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是年谢庄办团

C.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入之迂也

D.行拂乱其所为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9.译文

(1)翻译下列句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

译:公输盘给楚国制造云梯这种器械,造好后,将要用来攻打宋国

B.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

译:宋国没有罪,却要攻打它,不能算是仁爱

C.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轩,邻有敝舆而欲窃之

译:假如现在这里有个人,舍弃他的彩饰的漂亮车不坐,邻居有辆破车,却想去偷它

D.荆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

译:楚国的土地,方圆五千里,宋国的土地,方圆才五百里。这就好像破车同漂亮的车一样

(2)判断下列译文的正误,将正确的译文字母序号填入括号内。(3分)

①委而去之。()

A.受委屈而离开他。

B.放弃城而逃跑。

C.受委屈到哪儿去。

②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A.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

B.过去的君子有的不打仗,打仗的就一定能取胜。

③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A.因此使他的心受惊动,使他的性格坚韧起来,增加了他不行的方面。

B.通过那样的途径,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情坚韧起来,增长了他的才干。

C.通过那样的途径,使他动了心,忍耐住性子,增长了他的才干。

④池非不深也。()

A.护城河不是不深啊。

B.水池不是不深啊。

C.池塘非常不深啊。

⑤曾益其所不能。()

A.增加了他不行的方面。

B.增长了他的才能。

C.曾经更加强了他的才能。

⑥兵革非不坚利也。()

A.士兵和皮革不是不坚定锋利啊。

B.兵卒和铠甲不是不精良啊。

C.武器和装备不是不精良啊。

10.判断正误,正确的在括号内画“√”,错误的画“×”。(3分)

(1)《孟子》是一部记录孟子的思想和政治言论等的书。孟子是战国人,是孔子以后的儒家大师。

《孟子》是一部记录孔子和他弟子言行的书。()

(2)“寡助之至”导致“亲戚畔之”,那么“多助之至”的结果就是“天下顺之”。()

(3)这两篇短文,论述的中心都是文章的题目。()

(4)“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这句话是从一个国家存亡的角度来说明“死于安乐”的道理。()

(5)《公输》一文选自《墨子·公输》,《墨子》一书现在一般认为是墨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对墨子言行的辑录。墨子,相传原为宋国人,后长期住在鲁国,是春秋战国之际墨家学派的创始人。()

(6)《庄子》故事两则均选自《庄子·秋水》。《庄子》是庄周及其后学的著作集,为道家经典之一。庄周是春秋时宋国人,哲学家,道家学派代表人物。()

11.下面句式变换不正确的一项是()(1分)

A.那难道不是你的作文本吗?

改为陈述句:那是你的作文本。

B.真正的政治家都努力读书。

改为双重否定句:真正的政治家没有不努力读书的。

C.这套西装式样好,做工也考究。

改为否定句:这套西装式样好,做工也不错。

D.难道我还不懂得这个道理吗?

改为陈述句:我应该懂得这个道理。

12.加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上的几个句子恰当的顺序是()(2分)

南极是一个冰雪有2000米厚的大陆,__________________

①1983年7月,测得最低温度为零下89.2℃。

②在南极点,年平均温度达零下50℃。

③世界上环境最恶劣的大陆在等待着我们去征服。

④它是世界上最寒冷、风最大的地方。

A.①②④③B.④③②①C.④②①③D.③④①②

13.依次填入横线上的句子,同上句衔接得好,表达意思恰当的是()(2分)

①怎样精读?或一遍一遍地读,或在书上批注,或写阅读笔记,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残疾人靠货真价实的工作赢得光荣。当然,我们也不能没有别人的帮助,自尊不意味着拒绝别人的好意。只想帮助别人的好意。只帮助别人而一概拒绝别人的帮助,那不是强者,那其实是一种心理的残疾,因为事实上,_________________。

A.①动手写批注或阅读笔记,效果肯定好于只是一遍一遍地读

②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人不需要别人的帮助

D.①动手写批注或阅读笔记,效果肯定好于只是一遍一遍地读

②世界上每个人都需要别人的帮助

C.①一遍一遍地读,效果不如写批注或阅读笔记

②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人不需要别人的帮助

D.①一遍一遍地读,效果不如写批注或阅读笔记

②世界上每个人都需要别人的帮助

14.如果你忙得不可开交,这时有人请你帮忙,你回答得最得体的一项是()(1分)

A.急什么,没见我正忙着吗?你先等会儿吧

B.不行,我正忙,去不了,你等着吧

C.没关系,我把事情办完就来,您先等会儿

D.真抱歉,现在正忙,请你稍等,我过会儿就去给你帮忙

阅读(40分)

阅读下面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子墨子曰:“荆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荆有云梦,犀兕(sì)麋鹿满之,江汉之鱼鳖鼋鼍为天下富,宋,所谓无雉兔鲋鱼者也,此犹粱肉之与糠糟也。荆有长松文梓楩楠豫章,宋无长木,此犹锦绣之与短褐也。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王曰:“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6分)

1.解释下列加粗的“为”字。(2分)

①为天下富()②为与此同类()

③公输盘为我为云梯()()

2.翻译句子“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段选文,用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将楚宋两国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一对照,推出楚王也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结论。(2分)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4分)

1.这段文字的出处是()(1分)

A.《论语》B.《孟子》C.《韩非子》D.《列子》

2.用原文回答下列问题。(3分)

(1)守城一方的防卫条件具体表现在哪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攻城一方“环而攻之”所凭借的条件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攻城一方不能取胜的原因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14分)

1.这段文字阐述了什么道理()(1分)

A.人若处于困难之中,国家处于忧患之中就一定要灭亡的道理。

B.人只有处于困境才能有作为,国没有忧患才能发展的道理。

C.人若处于困境,就无法发挥才能,国无忧患则往往要遭到灭亡的道理。

D.人处于困境能激发斗志,国无忧患易遭灭亡的道理。

2.文中六个“于”可作“受到”、“在”、“使”三种解释,请分别指出。(3分)

A.“困于心,衡于虑”中的两个“于”字可解释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征于色,发于声”中的两个“于”字可解释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的“于”字可解释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有两个动词作名词用的词,请找出来并解释。(2分)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用的论证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5.本段从正、反两方面论证了什么?(用自己的话概括)(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经过痛苦斗争过程而得到的好处是什么?(用文中的三个字概括)(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造成一个国家灭亡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齐桓公伐楚

四年春,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蔡溃,遂伐楚。楚子使与师言曰:“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管仲对曰:“昔召康公命我先君太公曰:‘五侯九伯,女实征之,以夹辅周室。’赐我先君履,东至于海,西至于河,南至于穆陵,北至于无棣。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寡人是征。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对曰:“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敢不共给?昭王之不复,君其问诸水滨。”师进,次于陉。

夏,楚子使屈完如师。师退,次于召陵。齐侯陈诸侯之师,与屈完乘而观之。齐侯曰:“岂不谷是为?先君之好是继。与不谷同好,何如?”对曰:“君惠徼福于敝邑之社稷,辱收寡君,寡君之愿也。”齐侯曰:“以此众战,谁能御之?以此攻城,何城不克?”对曰:“君若以德绥诸侯,谁敢不服?君若以力,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虽众,无所用之。”屈完及诸侯盟。(16分)

(节选自《左传·僖公四年》)

1.下列加粗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汉水以为池池:池塘

B.屈完及诸侯盟盟:订立盟约

C.赐我先君履履:践踏

D.夏,楚子使屈完如师如:像

2.下列加粗“之”字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2分)

A.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

B.五侯九伯,女实征之

C.以此众战,谁能御之

D.齐侯陈诸侯之师,与屈完乘而观之

3.下列译句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蔡溃,遂伐楚(楚国被打垮,于是就讨伐楚国)

B.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你在北方,我在南方,相距很远,本来互不相干)

C.岂不谷是为?先君之好是继(这次用兵是为我呢,还是为了继承先君的友好关系呢)

D.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楚国拿方城作为城墙,拿汉水作为护城河)

4.下列加粗字中不是通假字的一项是()(2分)

A.昔召康公命我先君太公曰

B.君惠徼福于敝邑之社稷

C.女实征之

D.王祭不共

5.下列与“君若以德绥诸侯”中“若”字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2分)

A.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

B.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

C.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D.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

6.下列对加粗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

A.不虞君之涉吾地也涉:蹚水过河,这里有进入的意思

B.以此众战,谁能御之众:多

C.君其问诸海滨诸:之于

D.师进,次于陉次:临时驻扎

7.下列加粗字意义不同于其他一项的是()(2分)

A.无以缩酒,寡人是征

B.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

C.以此众战,谁能御之

D.君若以力,楚国方城以为城

8.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此句表明齐国在为进攻楚国寻找借口

B.本文记叙春秋初年齐、楚两个强国之间的一场斗争,最后楚国战败

C.文章简洁地表述了外交上的辞令应对

D.岂不谷是为?先君之好是继。”这是虚伪的外交辞令

作文(50分)

提示:“消费”是日常生活重要的一环,我们每个人,每个家庭都离不开消费。“消费”往往又是大人的行为,我们学生常常是被动享受“消费”的成果,很少独立从事“消费”活动。不过,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学生手头上零花钱的增加,中小学生自主消费的现象也越来越多了,“中小学生消费”的话题也常见诸报端。请以“中小学生消费”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记述自身的经历,也可表述自己的思考。

要求:1.文章内容要合乎情理;

2.文章要能反映出对本话题的关注和思考;

3.标点正确,书写工整。字数600~800字。

标签:语文试卷

免责声明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