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haiyangcms
2013-06-22
一、说教材
《杨修之死》是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第二篇课文。本文节选自《三国演义》第七十二回:“诸葛亮智取汉中,曹阿瞒兵退斜谷”。文章在激烈的矛盾冲突中,塑造了两个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杨修既机智过人,又恃才放旷;曹操既虚伪奸诈,又深谋远虑。
二、说学情
九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历史文化积淀,能读懂浅近的白话文言文;另外对名著《三国演义》也有一定的兴趣,通过文学作品以及影视作品也多少有些了解,可以此为切入点,引入对课文的学习。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和学生实际情况,制定三维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读课文,分析人物形象。
2、方法与过程目标:分析杨修被杀的原因,训练学生拓展创新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激发阅读《三国演义》以及其他名著的兴趣,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精神上受到熏陶。
四、重难点的确立及解决方法
人物形象分析是本课的重点,杨修被杀原因是本课的难点。
语文《新课标》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因此,教师要放弃过去的僵化的模式,让学生通过复述课文,自由质疑,教师适时点拨、启发,让学生对人物形象作出分析,形成富有个性化的独特见解,从而突破重难点。
五、说教法
作为名著中的名篇,《杨修之死》入选中学语文课本为时已久。在学习这篇老课文时,怎样做到“旧壶装新酒”,老文新教呢?以新课标的精神理念为依据,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目标,确定因势利导,灵活采用以下教法:
1、激趣法。“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的课堂才是真正有活力的课堂。
2、平等对话法。让学生真切的感受到:老师也是我们学习的伙伴,老师跟我们一起融入了课堂,从而营造出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
3、引导点拨法。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当学生思路阻塞,或争辩得无休无止时,就需要教师的点拨,使他们的思维走向“柳暗花明又一村”。
4、激励法。只要是有理有据的观点,符合主流的道德要求,都应加以肯定和鼓励,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状态。
六、说学法
继续指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在“自主”中锻炼思维,在“合作探究”中共同提高。
七、说教学过程
仍然采用“五环节”教学法,分导入、示标、整体感知、合作探究品味鉴赏、拓展延伸几个环节,合理利用学案,提高课堂效率。
标签:初三语文教案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