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陈涉世家

编辑:haiyangcms

2013-06-21

作家作品

司马迁(约前145~前90年),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字子长,夏阳(今陕西省韩城县南)人。其父司马谈是汉朝太史令(掌管起草文书、编写史料,兼管国家典籍、天文历法的官职)。司马迁10岁“诵古文”,20岁开始游历,游踪遍及南北,到处考察风俗,采集传说。归来后,初仕郎中,曾出使西南各地。汉武帝元封八年(前108年)继父职,任太史令,博览皇家珍藏的大量图书、档案和文献。太初元年(前104年),与唐都、落下闳等共订“太初历”,对历法进行改革。在《史记》草创未就之时,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解,被捕入狱,受腐刑。出狱后任中书令(掌管皇家机要文件),发愤著书,公元前91年完成《史记》创作。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长达3000年的历史。全书共130篇,包括本纪(帝王传记)12篇,世家(记诸侯本系)30篇,列传(序列人臣事迹)70篇,表(各个历史时期的简单大事记)10篇,书(记经济、天文、历法、礼乐等方面的情况)8篇,共526500字。其中对部分历史人物的叙述,语言生动,形象鲜明,在文学史上也有很高的地位。鲁迅称它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背景材料

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建立了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国家。他对农民进行残酷的剥削和压迫,实行严酷的刑罚;同时还大量征发农民修长城,造阿房宫,建骊山墓。沉重的徭役、繁重的赋税、残酷的刑法使农民苦不堪言。秦的残暴统治激化了统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到公元前209年,终于爆发了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敲响了秦王朝的丧钟。这些背景内容,在文中也有一定的反映。

文章主旨

本文以陈胜、吴广活动为线索,生动地描述了陈胜、吴广领导农民起义的原因、经过和浩大的声势,栩栩如生地表现了陈胜、吴广的革命精神和发动群众、组织群众的智慧、才能,显示了农民起义的巨大威力。

写作分析

1、前后照应。

文章开头写陈胜年轻时期的抱负,以“鸿鹄之志”引出下文,为“举大计”设下伏笔。中间写“举大计”的过程,从“死国”、“死即举大名”的意念、起义策略口号的提出、“大楚兴,陈胜王”这一谶语的制作,都可以看出他心中大有丘壑。结尾写起义军入陈,陈胜被立为王,正是“鸿鹄之志”的实现。如此前后照应,使全篇结构显得极其严谨,无懈可击。

2、选材详略得当。

从全篇来看,详写起义的准备和发动的过程,略写陈胜少时与人佣耕、起义军的进攻路线、农民政权的建立等。至于各地的反秦斗争则仅用一句话带过。在详写的那一部分里,重点写陈胜的谋划,其余如大泽乡遇雨、问卜、士卒夜惊恐、为坛而盟等,都写得比较简略。这样有详有略地写来,突出表现了陈胜的非凡才略。

3、言简而意完整,话少而情洋溢。

如“攻大泽乡,收而攻蕲,蕲下”。 动词“攻”“收”“下”用得很活。再如,“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活灵活现地写了士卒敬仰陈涉的微妙神态。还有,“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挺”“夺”“杀”“佐”几个富有动作层次的词将在一瞬间里所发生的一场激烈搏斗传神地写了出来。作者没有工笔细描,只抓住几个有着表现力的词,就情味浓郁地在读者面前舒展出一幅幅反映某一事件全貌的画图,以少胜多,语言洁净如洗。

☆本课文言词汇积累

1、通假字

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適”通“谪”,征发,调发。

卜者知其指意:“指”通“旨”,意思,用意。

固以怪之矣:“以”通“已”,已经。

为天下唱:“唱”通“倡”,倡导。

将军身被坚执锐:“被”通“披”,穿着。

免责声明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