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2014-08-14
13.(4分)(2014•岳阳)如图,在△ABC中,点E,F分别是AB,AC的中点且EF=1,则BC= 2 .
考点: 三角形中位线定理.
分析: 由E、F分别是AB、AC的中点,可得EF是△ABC的中位线,直接利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即可求BC.
解答: 解:∵△ABC中,E、F分别是AB、AC的中点,EF=1,
∴EF是△ABC的中位线,
∴BC=2EF=2×1=2,
故答案为:2.
点评: 本题考查了三角形中位线的 性质,三角形的中位线是指连接三角形两边中点的线段,中位线的特征是平行于第三边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
14.(4分)(2014•岳阳)如图,若AB∥CD∥EF,∠B=40°,∠F=30°,则∠BCF= 70° .
考点: 平行线的性质.
分析: 由“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结合图形解题.
解答: 解:如图,∵AB∥CD∥EF,
∴∠B=∠1,∠F=∠2.
又∠B=40°,∠F=30°,
∴∠BCF=∠1+∠2=70°.
故答案是:70°.
点评: 本题考查了平行 线的性质.平行线性质定理
定理1: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 简单说成: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定理2:两条平行线被地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简单说成: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定理3: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 简单说成: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15.(4分)(2014•岳阳)观察下列一组数:、1、 、 、 …,它们是按一定规律排列的那么这组数的第n个数是 .(n为正整数)
考点: 规律型:数字的变化类.
分析: 根据题中所给出的数据找出规律,根据此规律即可得出结论.
解答: 解:∵第一个数= ;
第一个数1= ;
第三个数 = ;
第四个数 = ;
第五个数 = ;
…,
∴第n个数为: .
故答案为: .
点评: 本题考查的是数字的变化类,根据题意找出规律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6.(4分)(2014•岳阳)如图,AB是⊙O的直径,P为AB延长线上的一个动点,过点P作⊙O的切线,切点为C,连接AC,BC,作∠APC的平分线交AC于点D.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②③④ (写出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
①△CPD∽△DPA;
②若∠A=30°,则PC= BC;
③若∠CPA=30°,则PB=OB;
④无论点P在AB延长线上的位置如何变化,∠CDP为定值.
考点: 切线的性质;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三角形的外角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分析: ①只有一组对应边相等,所以错误;
②根据切线的性质可得∠PCB=∠A=30°,在直角三角形ABC中∠ABC=60°得出OB=BC,∠BPC=30°,解直角三角形可得PB= OC= BC;
③根据切线的性质和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即可求得∠A=∠PCB=30°,∠ABC=60°,进而求得PB=BC=OB;
④连接OC,根据题意,可知OC⊥PC,∠CPD+∠DPA+∠A+∠ACO=90°,可推出∠DPA+∠A=45°,即∠CDP=45°.
解答: 解:①∵∠CPD=∠DPA,∠CDP=∠DAP+∠DPA≠∠DAP≠∠PDA,
∴△CPD∽△DPA错误;
②连接OC,
∵AB是直径,∠A=30°
∴∠ABC=60°,
∴OB=OC=BC,
∵PC是切线,
∴∠PCB=∠A=30°,∠OGP=90°,
∴∠APC=30°,
∴在RT△POC中,cot∠APC=cot30°= = ,
标签:数学暑假作业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