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haiyangcms
2013-07-17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氧气》。下面我从教材、教法、学法和教学过程四个方面谈谈自己对这节课的教学设计。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我讲的内容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第二节是《氧气》。 从知识结构来说:氧气对学生来说是一种非常熟悉的气体,教材把它放在第二章第二节,以作为学习物质性质和结构的起始点,为进一步揭示物质的微观结构提供事实材料,是教材编写的成功之处。本节教材从学生熟悉的内容----氧气的用途入手,引出氧气的物理性质,进一步通过实验介绍氧气的化学性质,最后总结出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的概念,层层深入,符合初中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认知规律和建构主义教育论的元认知规律。
(二)教学目标:
1、 从能力培养来说:通过看图认识氧气的用途开始,到观察氧气的颜色、状态,到闻氧气的气味,再到观察木炭、硫、铁在氧气中的燃烧现象,可以说教材深入浅出,为后面几节氢气、碳及其化合物等内容的学习提供了一个合理的思维模式。
2、从情感培养来说:通过氧气化学性质探究性试验,培养学生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和探索自然的精神。
3、从本节教材的重点、难点来说, 重点:氧气的化学性质以及化合反应的概念。难点: 氧气的化学性质的理解及对实验现象的准确描述
(三)教学用具:
演示实验: [ 实验2-10 ] 至 [ 实验2-13]
多媒体课件:(1)氧气的物理性质动画,(2)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录像。
二、说教法
1、氧气的用途和物理性质采用自主学习教学方法。
2、氧气的化学性质采用实验探究的教学方法。
三、说学法
良好的思维习惯是本节课学法指导的关键,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人的正常感观习惯,指导学生先按色、嗅、味、状态的顺序去认识氧气的物理性质。
对氧气的化学性质,引导学生进行有目的的思维观察实验现象,学会如何观察、描述实验现象,并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得出实验结论。
通过碳、硫、铁与氧气的反应事实,归纳得出氧化反应与化合反应使学生的理性思维再一次得到升华。
四、说教学过程
1、新课引入:
先以游戏的形式开场。[谜语]:看不见摸不到,不香不臭无味道,动物植物都需要,离开它就活不了--打一物质(氧气)。设问: “人的日常生活中那些地方用到的是氧气?”学生讨论,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然后提出一些常见生活中现象,如:人需要呼吸,如果一个人5-7分钟不呼吸会怎么样?钢铁为什么会生锈?家里的液化气是怎样被点燃,为什么能燃烧?等,这些现象都与氧气有关,这样不但能自然导入课题,而且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因此能激活学生思维,使学生带着探索未知的心理进入新的教学
标签:初三化学教案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